教育部发布“最严”招生令,民办校升学率是否会降低?会影响教师行业吗?

漫影梦幻


我反复阅读教育部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发现确实有新亮点,尤其对老百姓关注最多的一些热点问题,几乎都有涉及。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整顿原来设计不合理的一些招生政策,实为大好事。

一、民办校升学率是否会降低?

对比通知来看,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要看民办校的办学质量,对于以往那些办学质量差的民办校,可能真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性了。如此说来,如果民办校数量减少,必然会强化办学水平,升学率反而会有提升。当然,这也只是预测,需要一年以后才能初见成效。

二、至于说会影响教师行业吗?

公办学校的教师肯定不会受到影响,编制就在那放着,学校撤并的可能性基本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公办学校的数量,以容纳更多的学生。但是对民办学校来说,则会是一个冲击。如果办学质量上不去,再加上通知所要求的管控力度提升,必然会无法生存,这样一来,部分民办学校的教师可能就需要考虑出路了。

三、关注《通知》的“十个严禁”,看中小学校教育新变化。

1、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
2、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3、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4、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5、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6、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7、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8、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9、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
10、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各地如果严格执行“十个严禁”,可以说会让中小学教育呈现一个新秩序,新面貌。但是实话讲,落实起来真的很难,因为有些严禁需要各省市单独设置具体执行的部,去门落实执行和督查执法。如果和原来那样各自为战,很可能会在落实过程中又走了形。

但不管怎么说,《通知》中能够将老百姓最关注的热议问题都能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为推动中小学校健康发展的新起点。当然,身为家长必须要及时学习通知内容,了解新的变化,这样才能让你不会再抱着老观念去面对孩子入学等问题。


寒石冷月


教育部发布“最严”招生令,民办校升学率是否会降低,会影响教师行业吗?关于此问题,小徐老师仔细翻阅了教育部3月21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涉及中小学招生和考试的方方面面,力求整顿和规范教育招生市场。

在此项整顿落实中,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社会培训机构。其次就是民办私立学校。

对于多年来,和公立学校齐头并进的民办学校而言,一直存在单独招生,掐尖招生以及开除不良学生等行为,同时也因此在学习环境、生源质量上的竞争力要优于公立学校,但是此《通知》明确表示:

1、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

其中“免试入学”的要求,让民办教育无法“掐尖”,并且义务教育期间,无论公立、民办学校都不能开除学生,这对民办教育的生源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民办义务教育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此项规定同样有效遏制民办义务教育的“掐尖”形为。

原文件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多年来民办学校真的不以学生成绩作为入学标准的话,相信生源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办学校的升学率。但是就我地的民办学校而言,每年报考的学生有很多,学校又无法全部接收,因为通过入学考试来择优录取已成常态,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按《通知》要求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的话,这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原因如下:

一、于民办学校而言,升学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知名度,进而决定了民办学校的壮大和延续。因此,一旦学生报名人数高人招生人数,“择优录取”是民办学校保证生源质量的最好方式,所以即使不考试,通过面试或让家长提供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说明也依然能实现“择优录取”。

二、于公立学校而言,相对于民办学校的自由性较差。公立学校既没有权利选择学生,也没有权利开除不良学生,因此公立学校的门口永远向学区内所有学生开放,不能跨区招生,更不能择优录取,相对民办学校却可以面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开放,对于已被老百姓认可的私立学校,无形中其竞争力与之无比抗衡。

因此,小徐老师认为,按《通知》规定办事,虽然民办学校受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一些办不条件和教学质量高的民办学校一旦被人们所认可,势必会吸引更优秀的学生进入该校学习,如果没有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民办学校面对大量想进入自己学校的学生进入选拔,也不会受到有效遏制。因此生源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三、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保证生源质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源自严格的学校管理和促使老师拼命工作,不余余力的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系列奖惩制度。而且民办学校有着比公立学校更大的自由。民办学校的教学活动比较单纯,很少受到一些非教学活动的干扰,所以升学率并不会受到太到影响。

另外,此《招生通知》对教师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特别是严查私塾类社会培训机构,严查非法办学行为,因此,一些在校外培养机构上班的教师有可能面临失业。

如果真能保证不同性质的学校生源均衡发展的话,相信公立学校的老师不会再为公立学校优秀学生的转出而烦恼,工作的幸福感也会有所提升。


指尖教育帝国


无论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划片就近招生入学,严禁拔尖招生。国家根据地区人口量设立公立学校,逐步取缔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加重了受教育者的成本。私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提前到各地、校打广告,拔尖考试招生。很多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也被他们高薪挖走。所谓教师高薪,尖子生优惠或免费,这钱难到是办学者给的吗?答案是NO!钱全是那些育目追求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出的。国家投资办学是为了国家后继有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强国先强民。如果私立学校也是这样的办学目的的话,那就感谢这些投资办学的人啦!老板投资巨款办学,就看的是投资有稳定的市场和良好回报前景。不然的话,当初把钱捐给当地政府好了,何比挖空心思地去经营学校?办好公立学校,稳定国家教师队伍,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文化、学知识、学做人。


四维155995615


什么令,也改变不了就近读书事实!有些人,说考试最公平,因为,分数至上,考试过关,有文评,考高分有培养。那么考试公平,是公平吗?那么初中毕业,考了高分,那里学校最好呢?当然是所谓重点高中啊!有城区,有市中心,有省的,最好教育资源是北京的,能上得到吗?好似考大学!北X,清X,假如一个学校十个班,一班五十人,两个学校加起来一千人,本地投资教育,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占了六百个学位,其他大公分猪肉,但是三十一个省,自治区,所谓高考状元,七科,每省七个,等于二百一十七个学位,被状元分走了!本地六百加上二百一十七,等于八百一十七个学位,剩下多少呢?剩下一百多个学位,三十一个省,自治区,那些重点高中,最高分的,分成二三个,其他普通高中,到了线也没有机会上了,这就是考试公平,多大欺骗性!再说一下,本地六百学位,因为就近读书,也分城区,还有各区,城中心,还有副属学校,又是大公分猪肉,离得近是亲的,远的,有钱,也难分得到,轮不到!砖家,考试公平吗?教育规则,就近上学,好像画个圆,离名校中心点近,比人多一半机会!教育资源发达北京,圈多少环,房价有多高,都会有人买,因为是未来孩子投资,上名校机会,比别人多一半机会,也可能少奋斗一半时间,好似韭菜样代代有机会!有的人要立起床板来读书,残酷现实就是,有的老师说,一分干掉一万人!血淋淋丛林法则,考试过独木桥,上名校,累死孩子们,上了名校,就有文评,上大学可以享受人生!不管能力,知识,研究,思维力量,只要文评,你好,他好,大家好,学生好,企业认可,家长好,终于毕业了,学校好,又迎新生了,校长露脸,数家底了,没有校训,没有科研走向,技术走向,时代走向,为孩子们定目标,定志向,为时代担责,对得起国家培养,回报社会,成为学校,国家,民族骄傲!



说道231960427




一、教育部发布“最严”招生令

我们先来看看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内容1.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内容2.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

内容3.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

内容4.扎实做好中考组织管理工作;

内容5.规范特殊类型招生;

内容6.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

内容7.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

内容8.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

内容9.严格执纪问责;

内容10.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认真详细读《通知》内容,感觉非常具体到位,关系着广大百姓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对规范教育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校升学率是否降低?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民办学校升学率会大受影响,不断降低。不过,不靠优质生源,有实力的民办反而能够提升升学率。

我们知道民办学校为了提高名气和升学率往往提前招生,各种“掐尖”选生源,分快、慢班,或A、B班教学,各种浮夸宣传等等。有些名校都是全省选拔优质生源,这样的升学率不用想都很好。

落实“十项严禁”,总体来说,民办学校的升学率会大打折扣。规范后,真正的优质民办学校会越来越好,崭露头角。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真心对学生好,对孩子的教育好。



三、会影响教师行业吗?

我认为对学生有利,对教师来说也是最好的,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然很多老师教差班,好多老师在很差的学校,教学成绩没法比。不要和我说话,只有不好教的老师。生源太差,神仙也帮不了考上清华北大。

公办学校都能严格执行教育部的各项要求,教师也有编制,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民办学校,一些质量比较差的很可能竞争压力会大大增加,教师工作量会增加,福利待遇会减少。封住其他路径,只能专心做好教育。我认为公办教育实力更强,就像重点高中,大学一样。民办初中也有自己的生存之地,不过没那么疯狂了。

我坚信教育会越来越好,偶尔走走弯路,出现问题也是非常正常的。随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一定会硕果累累。我们要多关注教育,特别是国家的教育政策规定,不然继续走老路会拐到脚的,对孩子是不利的。

以上个人经验和见解,不到之处还望多多指教,欢迎交流探讨。


徽乡小居


3月25日教育部在一起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上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虽然是针对所有的中小学校作出的,但是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觉这份通知“暗藏玄机”,其中有很多规定就是直接指向民办学校。

过去有些地方为了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民办学校在招生上享有“特权”,民办学校可以和公立学校分开进行招生。

民办学校在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肯定和公立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招生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民办学校都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甚至引起了很多老师和家长的不满。

比如就曾有新闻报道说,浙江某私立高中为了抢占优质生源,在4月份就开始招生,并且要求学生4月15号入校报到。4月中旬很多学生都还在复习备考,这样过早的提前招生,不仅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于其他学生和学校也非常不公平。

掐尖招生,提前招生,抢占优质生源,这些都还算是“正常”的现象,更恶劣的是有些学校虚假宣传,和一些公立学校串通,违规收集家长考生信息,甚至采用欺骗的手段超计划招生。

就在今年1月份,有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的孩子就读于山西某民办学校,目前已经读高二,最近才发觉自己的孩子没有学籍,这意味着不仅不能够参加高考,而且上了高中,连高中毕业证也没有。并且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这个学校有将近好几百人没有学籍。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公布的最严“招生令”,整治民办学校招生乱象,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有的民办学校觉得招生寒冬来了,可能是以前过得太舒适了,如果只要有钱,躺着就是办教育,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如果现在再不整治,估计公立学校正常的教学和招生也会出现问题。

通知主要是从以下几个途径来约束民办学校的招生:

民办中小学严格落实免试入学;

逐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等名义招生;

民办高中也纳入到招生范围;

加大违规招生的处罚力度。

其中对于民办学校影响最大的是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和民办高中也纳入到招生范围,原来大部分民办学校的招生主要就是通过给予高额的物质奖励,吸引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报考,有了好的生源,就会有好的教学成果,和较高的升学率,而教学成果和升学率就是生源的保障。

如果逐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就意味着民办学校的教学成果会显著下降,“尖子生---升学率---生源---收费---物质奖励”这样的招生模式失效,而高中纳入到统一招生范围以后,民办学在升学率上也将不会有任何优势,甚至还不如公立学校更受欢迎,毕竟大部分公立学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上要比民办学校好很多。

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升学与考试


其它地方我不知道会不会受影响,但我认为我们这不会受太大影响。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让考试,民办学校、或好点儿的公办学校还是会想办法提前招生的。


在我们这儿,每年一进入五月份,县城的一些初中就会到全县的各小学做宣传。六月十日后,全县几所实力较强的民办和公办学校会同时考试,相互争夺优质生源。有一年,不允许公办学校考试,如果私自考试,让校长离职,结果公办学校的校长想了个对策,让在全县小学生毕业会考中,两科成绩均达到九十分以上的,全部录取。有些家长在民办学校已报名交过钱,又在这所有名的公办学校报名交了钱。家长宁肯浪费钱,也想把孩子送到自认为较好的学校。


就算你出台再严厉的招生政策,民办学校为了生存,也会想办法招生。规定不让考试,可以不通过考试选拔。比如,借鉴每年各乡镇的期未考试成绩,或者通过各学校校长,到学校面试学生,或者通过班主任介绍,招收班里排名靠前的学生。

我们这儿的私立初中,与各小学的关系都特别密切。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各小学的校长都是他们的贵客,只要招待好他们,就不会愁优质生源。差生自然由公办学校接收,就这样,我们这所公办学校还得感恩戴德,感谢人家没把全部学生收完。

我们这儿的各小学,课程设置很单一,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课,其它美术、音乐、体育等几乎都是只存在课表上,不在正常教学中。学校都很注重抓学习成绩,考试的次数也很多。所以,谁要想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是很容易得到的。


教坛杂谈


教育部于25日晚出台《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的通知》,从内容来看,对于教育工作要求较为严格,这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注。

但该通知没有直接或间接要求对民办教育的特殊要求,这就说明,该通知并非是针对民办教育而设,我觉得所谓针对民办教育的“最严令”不存在,此“严格”是对所有教育单位的严,而非是民办教育的寒冬!

民办教育从2002年以来,一直在教育事业中提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1%的教育资源贡献18%的作用,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同时也是对我国公办教育的填充。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教育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提倡和鼓励的机构,这不得不承认。

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制度和要求的不断完善和改革,促使教育事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民办教育在中功不可没,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公办教育的很好补充,应当给予肯定。设想,没有民办教育,我们农民工朋友的子女教学问题如何得到解决,谁还有心思能很好的去建设国家?没有民办教育,留守儿童的数量得增加到多少?没有民办教育,多少家庭会不圆满?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很多人对民办教育存在误会与偏见,往往不外乎几个主要方面:

1.民办教育师资力量。

2.民办教育监管不够到位。

3.民办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素质。

4.民办教育的制度问题。

5.民办教育的费用较高。

教育部近年来所发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通知来看,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在逐渐得到改善,包含此次要求,它不仅包含民办教育,同时对公办教育也是进行要求和提示,这没有针对谁之说,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要求,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民办教育之“严冬”。





一根烟3777


放心有权的,和有钱的都没事,像我们这种寒门,孩子努力了六年。昨天我向孩子道歉。我拿不出10几万给孩子报名,我们西安说的摇号,大家懂的。我道歉,向孩子道歉。道歉自己的无能为力。希望他们努力,不要让他们的后代失望,寒门再无贵子出。


哈哈哈哈唉


我刚刚看了几所私立学校今年的招生简章都挂网上了。打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