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学霸得躁郁症,家长如何平衡孩子成绩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用户68708500


尖子生属于自我驱动人格,一般有很高的心里要求,甚至是要求完美。

往好的说是积极向上,但有利就有弊,不能成功反过来就会伤及自己。

亢奋和低落,狂躁和抑郁,其实是一个病,一种心理。就是极端的宣泄!

所以在优秀的尖子生身上出现高比例自然不过。不成功就成仁,心理的落差太大纵然情绪走极端,如果调节不好就成了躁郁症。

怎么来平衡呢?

心态是最重要的,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 尽力而为,结果要看机遇和天意。

懂得大势靠天,小事靠人,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自己不后悔,为了多一份选择的机会,一旦达不到,要坦然面对,拿得起放得下,潇洒的转身,开辟新的事业。

作为父母,不能只让孩子一条道走到黑,要给他多一些选择,要让他有回旋的余地。

被逼到墙角自然没法理性的反馈了。

用古人的话说,凡是留一线,得饶人处且饶人,饶过优秀的一塌糊涂的自己吧。


生活对我说


学习和人格的培养本身就不是矛盾体,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学习也不会太差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是长期思维的还是短线思维。



一,当下孩子的挑战是一个错误还是一个教育的机会

不少家长在面临孩子的挑战行为,比如说顶嘴、撒谎、不听话、不乖的时候这往往第一反应是应对措施是打压、纠正、抑制,再或者责骂。这样立刻马上到焦虑状态就会让家长忽略了孩子背后真正的需要。

一年级的朱丽有段时间会拿别人的钱,她妈妈一味的认为孩子品质有问题,每一次都采取打骂教育。经过老师了解发现他的妈妈是属于控制型,朱丽从小到大的所有事情都是妈妈控制,而且买东西绝对严格控制,朱丽在外面偷东西反而让她获得一种满足感和自我掌控的喜悦感。

这个行为如果引起妈妈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反思,那是可以借由此机会培养孩子对自主权的需要,甚至还可以培养孩子对金钱的价值观。

家长把每一次的挑战都看成一个好的机会,那么孩子的品质培养就会在每一次的错误当中得到提升,而不是受到打压,或者是走向偏激的行为。



二,眼前的比较把家长的焦虑强加于孩子的身上。

在这个依靠成绩来论英雄的时代,让家长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却忽略的孩子的其他品质。品质教育和学习也是分不开的。一个在生活当中有好品质的孩子,他的学习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相反一个成绩好,但是品质差的孩子的,未来的幸福感就会比较低。

家长对孩子要少比较,其实别说孩子了,大人也不喜欢自己天天被别人拿着去比较,在比较之下孩子就会忘记了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学习,最好是让孩子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努力,向内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内驱力培养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



三,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情绪管理。

家长也希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耐心,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孩子,但是家长总会,我很着急,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么成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又如何去言传身教孩子在成长学会自情绪管理呢。

如果从小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教育也重视起来,那么有一定自我情绪管理的孩子,行为品质也不会太过偏激。


亲子关系讲师露宏


躁郁症这类心理疾病,很大的根源,是患者缺乏情感关怀。很多天才或者是能力超群的儿童,额父母可能缺乏对孩子的陪伴,重视了孩子的学习,缺不给孩子玩耍的时间,没有亲情友情的滋养,和适当的运动娱乐。

尤其是孩子缺乏与外界,他人的交流,就会很容易跑偏


萌C物理


家长不要逼孩子和纵容孩子逼自己追求登峰造极,压力越大,脑子越容易出问题,任何人不要去做极端之人,极端之人非疯既蠢,中庸最好,位于中上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