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天津的一個文化招牌,北方的人們大都知道“吃在天津”

“吃”是天津的一個文化招牌,北方的人們大都知道“吃在天津”

天津八大碗

人說“食在廣州”,也有的說“吃在北京”,還有人說“吃在天津”。我所知道的周圍地區的人們、北方的人們,大都知道“吃在天津”。

到底吃在何方?到底有哪“八大菜系”?其實我們倒是沒有必要一定那麼較真兒。我們中國這麼大的地盤,有那麼多的人口和民族,生活習俗和文化的差異又是那麼大,多幾個“說法”也是符合邏輯的。這些說法表明,無論南方北方,無論東部西部,都有其特色“吃”法,為人們所接受、所仿效。比如寧夏,那小吃就多得很、好吃得很。

天津物流豐饒,南北大菜,滿漢全席,中西交融。天津菜餚受京菜、魯菜的影響很大,素以“八大碗”而聞名,其實名菜還有許多,大都以海鮮、山珍和雞鴨肉為主料,烹製手法有扒、溜、炒爆、蒸等。除此之外,天津民間小吃品種繁多,花色多達500多種,比如人們熟悉的燒餅、煎餅果子、鍋巴菜、豆腐腦、餡餅、小豆粥、龍嘴茶湯、蒸餅、麻團、切糕、元宵、楊村糕乾、果仁張、滷雞、餑餑熬魚等,每一種小吃裡面,又分為許多不同種類或不同做法。

舊天津有一家著名的小吃店叫“萬順成”,這家坐落在勸業場、天祥市場附近的飯館於1919年開業,到解放前夕,發展到一定規模,經營的種類有稀食類、麵食類、油炸類、烙烤類以及季節節日食品共幾十個品種,每天早4點開門,一直經營到夜間1點,遊人絡繹不絕。“萬順成”解放以後完成公司合營,幾經變遷,1980年代末更名為“京津餐廳”,主營京津風味的小吃,經營規模和範圍更加擴大。近年隨著環境的變化,該飯館已經退出市場。

“吃”是天津的一個文化招牌,北方的人們大都知道“吃在天津”

天津人的吃可是吃出了“名堂”。1984年,天津用了100天的速度,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飲食文化城——南市食品街,這座食品城毗鄰繁華的和平路、南市旅館街、服裝街,佔地36畝,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營業面積3萬平方米。南市食品街在國內外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論白天和夜晚,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後來,食品街進行了徹底改造,風格一新,新食品街的客流量每年2000萬人次以上。這個食品街誕生在天津,興隆在天津,真是對了天津人的胃口,飲食文化也得到了發揚光大。

“吃”是天津的一個文化招牌。號稱“天津三絕”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早已馳名海內外,是天津食品的“代表作”。我在澳大利亞期間,我說我來自天津,那些連中國話都說不利索的當地華裔竟然首先提到“狗不理包子”,我當時十分震驚。原來一個小吃竟然代表一個城市。“狗不理”成了這個城市的名片,成了代名詞,儘管名字有些不雅。其實,很多本地人可能不見得吃過正宗的“狗不理”。如今的“狗不理包子”不再是大眾食品,而是中高檔貨,有那麼多的選擇,還有多少人捨得花高價去吃它呢?

“吃”是天津的一個文化招牌,北方的人們大都知道“吃在天津”

天津人常常以會吃而沾沾自喜。普通老百姓似乎最樂於高談闊論的,就是“吃”,吃什麼、怎麼吃、怎麼做,關於吃的信息交流最多。幾個老太太到了一塊兒,能嘮叨上兩個小時的“攤煎餅果子”的趣事,且每日必嘮,不厭其煩。影星李嘉存的一句廣告詞“吃嘛嘛香”,借用天津方言,成了流行語,流行之久創下了廣告語流行的一個記錄。這也是天津人喜“吃”的佐證,但也似有另外的隱喻:吃貨!

天津有句俗話:“當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就是說,把傢什物件當出去,也要吃好,再沒有錢也不能屈枉了這張嘴。天津人好琢磨吃,鼓搗吃,做出的菜絕對是有滋有味的。成年人不論男女,大都會燒幾道象模象樣的菜,家中來了客人,都可以露一手。有人說一個普通的天津家婦,到了外地,那就是個“二級廚師”。我注意到一種現象:天津人儘管在家門口嘮叨這不如意、那不稱心,一旦走出津門,到別處呆上幾天,馬上就會深有感觸地說:“要說吃,還是咱天津!”“吃,哪兒也比不了天津!”話語中充滿自豪,大概也夾雜著自誇。

天津臨河臨海,盛產河海兩鮮;同時,過去漕運興旺,碼頭繁榮,流動人口較多,這就形成大眾性的各種民間小吃生意興隆,它們簡便易做、品種豐富,適於流動的、跟水打交道的人們。天津發達的飲食文化跟“水文化”是密切相關的,從某個角度說“水文化”也造就了飲食文化。同時,天津人來自南北各地,歷史上又有過較長時期的九國租界,飲食由此而豐富多彩,中西合璧,雅俗兼備。

“吃”是天津的一個文化招牌,北方的人們大都知道“吃在天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