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精锐教育常州清潭校区


当孩子情绪亢奋或失控时,他们就会言行失常,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当你自己还是小孩的时候,其实也一样。


自我情绪管理,意即管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表达的能力,是情商的主要组成部分。孩子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则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高。


4岁左右的时候,大部分小孩就会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策略,来应对他们受到的外部刺激。

比如说,当他们害怕时,他们会选择闭上眼睛;当他们听到刺耳声时,就会捂上耳朵。


直要等到10岁左右,小孩子才会逐渐的使用一些稍微复杂点的策略,来进行自我的情绪管理。


这些策略大致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尝试去面对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一类是尝试去努力忍受问题带来的痛苦。

当孩子认为他有能力处理遇到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想办法认清自己遇到的麻烦并尝试解决;


当他们认为自己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感受上,想办法去忍受和控制自己的痛苦。


以上提到的策略都属于情商的一部分。情商包含了意识、理解力以及表达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绝大多数父母都只关心孩子在学校取得的成绩如何,而严重忽视了孩子是否可以对自我的情绪进行管理。

这是属于家长们的短视,研究表明,情商对一个人成功的贡献是智商的两倍!

自控——作为情商的一部分,对于孩子今后的成功尤为重要。


那些有能力抑制自己的冲动(经常是由情绪引起的),避免被各种诱惑分散精力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实现他们的理想。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宁静致远。

一项针对自控力的权威研究曾选择了一批正在上学期间的孩子,持续追踪他们的成长历程,直到他们年满三十岁。


这项追踪调查的结果表明,从小具备优秀自控能力的孩子,要远比那些拥有高IQ、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环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情商训练的第一步是意识到并正确理解自己的情绪。在我们表达我们的情绪前,首先是理解并接受它们。

情绪并非一种障碍或麻烦,而是人类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不断进化得来的。

情绪的分离理论表明,我们拥有的每一种主要情绪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促使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悲伤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情绪,它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这就让我们有机会可以找到令我们烦恼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电影《头脑特工队》有对悲伤所起作用最好的诠释,那个小女孩儿能够从崩溃的边缘回归正常,她的悲伤,功不可没。

与之相反的是,愤怒会让我们躁动起来,让我们变得激动亢奋,四肢充血。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愤怒能给我们超常的力量,让我们在战斗中获胜;


而在现代社会,愤怒让我们保持对周遭危险随时做出反抗的力量。愤怒的存在是为了提示我们,我们的权利正在被侵犯,并且准备调动我们的能量来进行自卫。

我们应当重视并仔细分析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比如孩子为什么会在一个完全没必要激动的场景里,突然变得狂躁不安。


以我自己为例,我发现我的女儿会在那些她曾经成功处理过,但有时候又会处理失败的问题上变得激动难抑。比如,在自己调节她的汽车座椅上。

在最近的官方报告中,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父母不要用科技产品来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他们特别指出:“依赖电子产品或游戏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平复孩子们的情绪,这会导致孩子们在往后自己处理情绪问题上的无能”


根本上来讲,孩子需要去体验他们的各种情绪,并且练习控制这些情绪,以此来培养自己的自控力和情商。

由于情商对于成功的重要性,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情商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了解情商是如何发展的,约翰戈特曼首先观察了大量父母对待孩子情绪的方式。他最后把它们归纳为如下四种:


回避型父母认为孩子的情绪无关紧要,他们总是试图尽快平复孩子们的情绪,选择的方式常常是无视。

责罚型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有任何的负面情绪,一旦它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类似的情绪苗头,就会选择处罚他们。


放任型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但同时他们又很难帮助孩子调节这些情绪,也没办法教给孩子面对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教练型父母重视孩子的负面情绪,不会对孩子的情绪表达感到不耐烦,他们会把这种负面情绪体验当做是一种与自己孩子增进关系的机会,因为孩子总是需要父母协助解决他们遇到的感情困扰。


戈特曼的研究发现,那些教练型父母的孩子们身体更加健康,学习成绩更优异,同时跟身边人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情感教练型父母一般采取五个基本步骤来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当然,这通常这会花掉父母大量时间——大概会占掉他们正常时间的20%到25%,所以戈特曼认为,如果父母没办法一直都严格遵照这些步骤,那也没什么好内疚的。


这五个步骤分别是:

步骤1: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

情感教练型父母对于自己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都比较敏感,他们会注意孩子言行的细节,不会等到孩子的情绪被放大到快要爆发的时候才察觉到不对劲。


步骤2:把孩子的情绪当做是与孩子沟通并教导他的机会

对父母来讲,孩子的情绪并不是一种障碍或是麻烦。它们是你与孩子之间建立感情连接的机会,孩子也可以在正确克服这些情绪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步骤3:倾听并不断确认你的理解是否准确

当你的孩子在向你诉说他们的情绪和感受时,请全神贯注的倾听。并不时用你自己的话重新复述一遍他的话,并询问他们,你对于他所说的理解是否准确。


步骤4:帮助他们精确表达情绪

当你自信倾听他们的表述后,要帮助孩子建立他们对自己情绪的认识能力和精确表达他们情绪的能力。比如,让他们准确的理解诸如烦恼、悲伤、惆怅、兴奋等词句的含义,以便他们能准确的表达自己感受。


步骤5:帮助他们合理控制情绪

精确表达情绪所有的情绪都应该被接受,但不是所有的发泄行为都应该被接受。通过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帮助他们自己有效的发泄自己的情绪。把情绪的发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就需要你帮助孩子设立目标并提出方案来逐渐达成目标。比如,根据他们的情感状态,来决定是通过运动、大喊、大哭一场,还是通过谈心的方式来释放他们内心的压力。


有时候,利用上述方法来进行情感引导相当来讲会比较快。但有时候却会花掉大量时间,耐心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面对的问题比较麻烦,一时无法处理,那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感同身受:

当孩子的情绪变得尖锐时,你应该想办法让自己与他感同身受。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遇到的问题,尝试在大脑模拟他曾遇到的状况,让你自己陷入跟他一样的感情状态,然后想办法找到排遣这种情绪的出口。




以上

云学星球团队


云学星球


孩子发脾气,闹别扭,大哭大闹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做?

我们常说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候,先照顾情绪在说事,孩子已经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给孩子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他的耳朵是关上的,他根本听不进去。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先自己冷静下来,再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把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比如孩子为了某件玩具,家长不买,孩子哭,这时候家长静静的看着孩子,孩子还在哭,家长就给孩子说“好吧,我知道你很伤心,那你先哭上三分钟,等你哭完了,我们再说”,

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孩子会选择继续哭,等时间到了,你再去问孩子“现在还难受不?要不要再哭会?”相信孩子这时候已经慢慢平复自己的心情,不再哭闹了。

这时候我们要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孩子,今天为什么不给你买玩具的理由,同时你可以提出现在可以带孩子去干什么,转移注意力,孩子一般也就同意你的做法,欣然接受了。

处理孩子的情绪时候,要坚定,先处理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波动到自己很生气,冷静,自己先镇定下来。之后再去安抚孩子,让孩子先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再去晓之以理,给孩子讲道理,这个时候孩子才能认真听下去。


豆小米妈妈说


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不良情绪时,自己也会产生不良情绪,与孩子形成对立面,个人建议:

1.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在行动上与孩子站在同一侧,而不是对面;在语言上,不带敌意的坚持,可以使孩子知道大家在商量事情本身。

2.家长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让孩子情绪要挟。

3.“提前预知”会减少孩子发脾气的可能性。

什么是“提前预知”,例如这么说,去商场,孩子看到喜欢的总是要买,家长不买就闹,我们在出门前,要提前跟孩子说好,买的是什么,其他一律不买,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再去逛商场不就在家。

4.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

5.把孩子的情绪当做是与孩子沟通并教导他的机会。

6.倾听并不断确认你的理解是否准确。

7.帮助孩子精确表达情绪。

8.帮助孩子合理控制情绪。

最后,当孩子的情绪变得尖锐时,你应该想办法让自己与他感同身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遇到的问题,尝试在大脑模拟他曾遇到的状况,让你自己陷入跟他一样的感情状态,然后想办法找到排遣这种情绪的出口。


茉莉故事会


首先我个人觉得要看父母怎么看待情绪,如果你认为有情绪是正常的,那你就会让孩子自然的发泄情绪。如果你认为有情绪是不对的,你就会不择手段的想要阻止孩子发泄情绪。

第二,什么和善而坚定、帮助孩子疏导情绪、自己有情绪要离开都是必须建立在父母对“情绪”的正确认识上的。只有你对“情绪”有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对待方式。

第三,将心比心,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希望得到家人、朋友怎样的对待,请用那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方式。想想当自己做错事,很沮丧时,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当自己愤怒无比,随时都要爆炸时,你又希望怎么宣泄?当自己伤心欲绝,难过得不行的时候,最希望听到怎样的话语?用这些方式去对待孩子的情绪,我想他们能够慢慢的学会控制情绪。

第四,在心理学中还有一个说法:和自己的情绪好好的呆一会儿,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情绪,寻找自己的情绪根源,看见它,它就会马上消失不见的。

我真切的体验过一次,前年的事了。那天也是一天到晚忙个没完,在长期休息不足、还要不断付出的状态下,我因为女儿的一点小事就火冒三丈,真的很想揍他们。于是我回到房间静静地呆了几分钟,与这个情绪呆了一会儿,突然一句话冒了出来,我把那句话说了出来:“我太累了,我需要休息。”话音刚落,眼泪哗啦的流下来,就这样一瞬间,我的怒火消失了,人也轻松了。然后心情愉快的和孩子玩耍去了!

自从这次经历,我真正的认识了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看见它,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对待孩子的情绪也是一样的,看见它就好了,不需要任何处理方法。


蔚蓝乌溜


1.要坚持尊重孩子的原则。有尊重才会有平等。

2.要坚持先降温后说事的原则。放一放,让情绪冷一冷,孩子更容易听进大人的意见或建议。

3.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努力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

4.要坚持治病救人的原则。成长中的孩子必然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正常的。经历挫折成熟更快。

5.要教给孩子控制自我情绪的方法。遇事学会三思而后行。


青声情语


我从十几岁就帮姐姐们带孩子,哪时后孩子好哄,接下来就是带自己的孩子,,好忙呀,全靠我自己背着,什么活也都干,现在带孙子,开始不好带,可能想的太多,后来想是帮她们不要一分钱,这样我就能放开手脚,你关察孩子,吃饭和玩耍,没毛病时你就得严厉批评和哄或是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必要时也🉐️


山清水秀154451708


最好冷处理,而且家长不要也带情绪。这样冲突一定会升级。


桃李香7877


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让孩子的发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