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怎样才能提升品牌力?

奋进2022


目前来看的话,小米可能最困扰的也就是品牌影响力了要知道,此次在小米九身上雷军是非常想提升一下品牌的影响力,想要将价格直接突破到3299元,但最终还是迫于形势压力,选择了2999元,这个比较保守安全的价格档位。



从雷军的选择我们就可以看出,连小米自己包括小米的创始人都认为,目前小米的品牌影响力确实上不去,而性价比就像牛皮糖一样粘在小米手机的身上,无法挣脱。

事实上小米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品牌升级机会,目前来说国内市场手机过于饱和,出货量连年下降,已经连续两年跌幅超过15%,这对于小米来说生存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更何谈品牌升级。



其实对于小米来说,在当年登顶国产手机销量榜首之后,就应该着手建立高端旗舰产品的一个规划的问题是,当时的小米还考虑不到很多问题,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如今终于性价比成就了小米,但小米终于抹不去性价比的影子。

其实如果小米想要提升自己的手机品牌影响力,无非是从核心技术方面努力,目前来看的话,如果小米继续采用供应链体系做出来,最完美的产品依旧是卖不上价格,而消费者也觉得,公版的东西根本不值!



所以首先从澎湃芯片入手,那么这个项目是不能被放弃的,而且要持续研发,便澎湃处理器目前与主流芯片的性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不妨碍澎湃芯片作为终端,处理器来重塑小米的研发能力以及品牌形象。

我们知道华为也恰恰是通过一款麒麟处理器就扭转了自己在手机里的地位,从此,再无其他国产手机能够达到华为这样的高度。



除此之外在硬件方面不能一味的选择热门的公版元器件。比如最近小米九所使用的索尼imx586传感器,当大家都在使用这颗主摄的时候,小米就没有了任何优势,也不能在价格上做以提升。如果可以投入的话,我个人还是觉得小米应该向苹果以及华为那样与索尼联合研发自己,独自使用的一款传感器。

在绝对硬件之外,外观设计包括整体的质感方面也要提升目前来说,小米手机的设计包括质感总体来说还是差点儿意思的与绝对旗舰相比,放在一起就已经露了馅儿,一点倒是可以学学魅族在产品上的打磨以及用料方面!



小米设计部要非常努力才行,从小米6之后,小米的整体设计就已经低于行业的标准线了,无论是颜值还是质感,都不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水平。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品牌的建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这个时间期限起步至少都在五六年左右,也就是说小米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不是像当年小米mix系列,横空出世之后又高开低走,成为了走量的产品,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小米的品牌永远升级不了。

关注互联网放大镜,一起深度讨论科技互联网以及硬件问题!


互联网的放大镜


早期小米和红米混合,小米就是旗舰性价比代表,红米就是千元机。

红米的品牌独立就是小米提高品牌竞争力的第一步。

1.小米也想跟华为一样走上高端手机行列,但却在饥饿营销上越走越远,想要改变首先开放现货提升品牌价值。

2.小米手机着重发展一项特点,例如华为P30的拍照是其强项,而小米手机却是各个高配硬件组装却没有一项非常突出的优点。

3.加大投入研发费用,有一天澎湃处理器跟麒麟处理器并驾齐驱的时候,小米将脱掉组装厂的称号。


痞老板讲故事


小米把贱卖和厚道绑在了一起。。。消费者当然喜欢越“厚道”越好,但有没有想过自己干活收取报酬时,是不是也要一样程度的“厚道”。我认为凡事要适度,过尤不及。

事物都是相对的,比如我卖一台手机,我觉得挣80-100是底线,价格是厚道的,可是对于成本更高的门店来说,我就卖得贱了。同时还有人挣30也卖,我就觉得他卖得贱了。

所以售价高低并不一定就跟厚道有多大关系,挣个本份钱,不坑不骗就行,买卖自愿,平等无欺。

再说品牌定位的问题,小的价格策略本来就是打便宜,招来的自然都是要便宜的顾客。消费者哪里会讲什么道理,价格高了就跟你讲优惠,价格低了就跟你讲品质,哪怕赔钱价格报出去,也不会让所有消费者满意的。只要出现一个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的,小米的消费者立刻转移。就因为小米是把性价比做为竞争核心,没有最高性价比了,那就没顾客了。

所以小米不要再提什么性价比了,做技术做发烧,别去做什么最便宜,最好的货就不应该卖最赖的价,搞得别的厂商不跟他一样便宜就是黑心奸商似的,这么干下去,品牌形象肯定起不来。




黄博-郑州联合通讯


以下仅是个人观点,小米走的是性价比路线。性能不错,价格不高,手机外观没自己的特点,不算漂亮的,在行业里真不算好。我们把用户归为三大类来分析,没钱的,经济能力一般的,还有就是不缺钱的。那么小米主要用户就是前两个,有钱的谁还在乎性价比?那么前俩种用户却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大家都在抢市场,性价比别家也会打,所以小米的生存很不乐观。我曾经发布过一段关于小米的评论,核心技术不能放松,那是立足长远的根本。说一个例子。我曾经注意过,40岁以下女性大多不认小米。为什么?是因为拍照。在这点上小米输给了竞争对手,不是因为小米手机拍照不好,而是在这方面炒作宣传不如对手下手早,对手已经抢得了一大部分喜欢拍照的用户,他们的宣传早就深入了一部分人心。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小米目前和对手比起来其实没什么优势。小米要把眼界放宽,除了性价比,还要有其他方面自己的特色。深入了解市场,多做调查,用自己的特色来占有稳固的市场。争取时间壮大核心技术,千万不要把打下的江山一点一点的丢掉。目前小米还是有很多忠实的用户的。但仔细想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仅靠打性价比。会越来越好吗?个人倒是对小米手机的设计有些想法,也许只是个人觉得还不错。如果写一些关于设计的评论,也能说一大堆。


安布瑞拉1


我认为小米自己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品牌升级时机,小米用户的粘性度是给力的,特别miui是个大杀器很多用户就是冲着ui而选择小米手机,当用户群到了庞大的数量你还不想办法推出高端高利润的产品,作为小米高层可以集体辞职了。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饥饿式销售,既然缺货不如当机立断将小米手机趁机提价,每一代产品加价200~300用户是接受的,若同时推出限量版手机,能消费的一样大有人在,而不是自身想提价又犹豫不决,明里不加转手却和黄牛党九二分红。

还有我认为最大失败就是红米系列,本身小米手机已经将性价比做到极致,却傻的还要推出更廉价的红米手机,这不是作死是什么?年轻人是小米用户的主力军,他们是会长大的,会减少玩游戏的时间的,张扬个性会收敛的,是随时会转投友商的。

当我看到小米9还是卖2999时候,就知道小米已经无法和华为OV同在一条线上了,或许我这番说话米粉会不服,你们试试拿着小米手机去夜总会消费看看有没有小姐姐理你?你们试试送台小米手机给父母让他们参加同学聚会,社会就是如此!去餐馆排队等吃饭轮到自己却被告知卖完了下次再来,谁都有气对么?

所以奉劝雷军:再不加价还不如专心做其他产品,低利润一次公关危机足矣要了小米半条命。


去过成都都成过去


品牌力是经营的主线。

小米的知名度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上了一定的台阶,性价比的极致已经根深蒂固了,消费者对于小米手机的概念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小米企业文化。经历了九年的沉淀,小米要在竞争中保有原来的地位并不断扩大也越发不容易,这几年中,我们看到小米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小米的品牌延伸进步很大,产品的多元化和产品线的扩展弥补了手机单线盈利不足的现状,个人感觉小米可以在个性的企业文化上大展手脚,毕竟米粉是小米特有的瑰宝,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品牌传播,是目前的要事。 小米已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过,市场的竞争千变万化,现在,小米要在消费者尤其是米粉和米粉周边用户的心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才是关键,这是通过好产品成功灌输并影响心理的一个过程,是个必经之路。小米的成长,起源于手机的成功,起初,品牌是依附在产品身上的,天性和共性的问题是适应消费者需求,当成功产品和小米品牌文化脱离开来时,那就是真正要加力的时候。

极致性价比是个双刃剑,redmi和小米的分开已经是小米在品牌力上的尝试,个人觉得如何界定区分是重中之重,这需要市场的检验。但这条路肯定是对的。

而小米文化的传播目前来讲,已无太大溢价的需要,个人建议转向小而精比较现实,点和面历来是个矛盾综合体,个性化有时是个好东西。

米粉是重点,这个群体是小米初始的基石,九年的发展,如何增强米粉的粘性是很关键的,友商间的竞争导致的路粉转换较之竞品本身更重要。

万物基于MIUI,系统的极致完美化也是根本,做好不易,但是小米做了,有目共睹的进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艰难,至少这是一条品牌文化的延伸。坚持下去才是王道。

说到底,提升的关键是在点和面上做文章,产品是点,布局是面,不断转换重点才能永保长青。

我说着容易,做着难,毕竟,雷军才是操作者。

闲暇时乱语,不喜勿喷,谅。


毛毛和牛


小米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一个把性价比整天挂在嘴上的企业,不挖心思搞研发,整天怼这个,怼那个的。别的不说,只要蓝绿,荣耀还有一加还在,小米就别想往上爬。自以为聪明的分出来一个红米,其实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两个都是一样的思路策略,只不过一个是低配阉割版,感觉就是在耍数字游戏。小米现阶段还是稳扎稳打吧,别想着提升品牌价格了。还是想办法如何面对蓝绿,一加,荣耀的夹击吧。希望有理智的米粉,也别跟着小米的高管到处煽风点火了,不然就真的变成水军了。


长流等你来


让你如此一问,好像小米的品牌力很一般似的,然后一帮自媒体侃侃而谈式的自嗨,一个上市公司、一个电子产品市场的强力竞争者,需要你们在这里JJYY?


七尺者大牛1


不把别的牌子反串黑脑残粉灭尽,国产品牌别想提升产品力。头条烂水果水军那么多,怎么让它们和各国产水军一起消失也是个难题。让苹果多年来不做利于消费者的创新只重营销的路子走不通,国产省下水军的钱放入更多资金到研发,品牌力自然就上去了。立法水军入刑之日,就是小米翻身之时。照现在的大环境,怕是极其困难。



历史政治128


同样的价格比配置是性价比;

同样的配置比价格是性价比。

高端的品质比高端的价格同样是性价比。

品牌力不该是妥协的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