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性價比為何失效了?

討厭的夏天又來了


小米的性價比沒有失效,而是銷量受限於現貨不足導致每次開售都被吐槽,而vivo的IQOO發佈不到一個月銷量幾乎反超小米9了,更是在3月銷售額突破千萬,並且還獲得了天貓、蘇寧兩大電商平臺的國產手機銷售額與銷量冠軍。

小米每一部手機都存在備貨不足,從小米第一代到小米9已經經歷了九年,但是供貨不足的情況也延續了整整9年,至今仍未有個解決辦法。

筆者猶記得去年魅族16發佈後消費者紛紛叫好,但是最終的銷量卻不盡人意,並不是性價比不高,也不是手機不好,而是產量託了銷量的後腿,被給予厚望的魅族16始終沒能趕超小米8.

去年魅族與小米的經歷被複制到了小米與vivo上了,小米9憑藉高通855處理器,在發佈後就受到用戶的熱捧,由於產能不足還與比亞迪代工廠合作,雷軍也信誓旦旦的說如果不能現貨供應就去流水線擰螺絲,然而這只是一個笑話罷了,每輪的開搶總是有大部分用戶空手而歸。

而後來者vivo的IQOO也搭載了高通855處理器,並且售價相比小米9便宜一元,這與去年魅族16和小米8如出一轍,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在3月銷售額突破千萬,並且還獲得了天貓、蘇寧兩大電商平臺的國產手機銷售額與銷量冠軍。

後來者將小米9直接幹翻了,高通855已經炒熱了用戶也持幣代購,誰家能現貨供應肯定選誰家的,IQOO和小米9配置基本相同,售價也無明顯區別,所以有現貨的就能獲得用戶的青睞。

如果說小米的銷量下滑是性價比失效的話,我個人到不這樣認為,小米的每款新機都是市場中配置最高的,售價也是非常親民的,那麼性價比肯定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基於產能的問題新機發布後久久搶購不到,結果用戶只好吐槽,而小米9遇上了IQOO恰好被反擊,所以很多人都在吐槽小米耍猴。

如果後續小米的產能不能再度提升的話,高通855的市場份額將被其它手機廠商所蠶食,而IQOO的大踏步前進雷軍看著心裡應該挺著急的。小米9與IQOO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了現貨之爭,誰能現貨誰就是贏家。


案案看世界


小米的性價比失效和手機市場以及銷售模式的演變密不可分。手機市場經歷了三個階段,低配高價,高配低價,高質高價,銷售模式也經歷了互聯網模式(純線上),零售模式(純線下),新零售模式(線上和線下)三個階段。在這每個階段的變化過程中,小米並沒有敏銳的把握住機會,從而錯失良機,導致性價比的標籤失效。

手機市場變化因素

智能機時代初期,智能手機市場長期被蘋果,三星和HTC把持,價格也是3000打底。但從小米一代的發佈,用1999的極致價格撬開了智能機的新局面,在這個低配高價的市場大環境中,小米反其道而行之,用高配低價的策略,打的蘋果,三星,htc和當時的中華酷聯措手不及,也為小米贏得了價格屠夫的極致性價比稱號。



智能手機發展的第二階段,由於眾多國產手機的殺入,已經變成了一片紅海,甚至連原來做視頻產業的樂視以及做安全的360,還有一眾青檬,大可樂之類的不知名小廠加入了這場廝殺。以小米的紅米note一代開始,加上很多用戶對手機配置的需求凸顯,很多手機廠商都開始打起了高配低價的旗幟,由於競爭太大,小米在這階段的性價比優勢就曉得不那麼突出了。

智能手機的第三階段,隨著第二階段很多廠商從廝殺中被淘汰,大家嚐到了高配低價的惡果,加上這時候華為mate7晉升高端成功,oppo的R系列,Vivo的X系列晉升中高端。眾多廠商紛紛轉型,開始自己的高端品牌建樹。小米也以Note系列和Mix系列作為試水,無奈受制於性價比的標籤束縛以及設計的問題,定價反而不被廣大消費者認可。當時讓小米成功的性價比標籤,反而成為小米高端之路的絆腳石,近期小米把紅米系列獨立出去,就是為了擺脫這個束縛。



銷售模式變化因素

第一階段小米掀起的互聯網線上搶購模式,深得蘋果飢餓營銷的精髓,創造了當時的銷量奇蹟。引起當時除了OV之外的其他國廠手機廠商跟進。

第二階段,由於OPPO和VIVO線下模式的成功,小米也開始佈局小米之家,但由於渠道的不成熟,以及提成較低,所以門店數量遠不如OV,而這個階段期間,小米也並沒有跟上市場主流,比如當時流行了的指紋解鎖,一直到小米5發佈,小米才跟上,所以銷量不如預期也是正常。

第三階段,線上和線下的新零售模式中,受制於品牌策略原因,知名度不如華為和OV,甚至出現了大家認為買小米就是窮diaosi,買小米會被人看不起,小米並沒有反思如何提升品牌價值。反而小米9繼續走搶購路線,供應鏈關係不穩,供貨不足,導致大家對小米失去了耐心。



總結

以上就是小米性價比失效和銷量不如華為OV的原因和分析。如有不正確之處和不同意見,也歡迎評論指出。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點贊哦,也歡迎您的評論,謝謝!

北辰劍心


性價比並沒有失效,從目前來看小米9數字旗艦系列呼聲是目前3000元檔位產品裡最高的,而供不應求,也表示用戶對這款產品確實是非常看好。



也就是說就當前來看,價格依舊是唯一最重要的主導因素,能夠刺激消費者去購買新產品,這個規律連蘋果都無法打破,要知道蘋果在去年的三款新產品上市之後,價格太高導致銷量非常慘淡,而不得已降價銷售之後,銷量立馬提升了接近80%,可以看出價格才是唯一驅動因素。

無獨有偶,今年的小米9,在上市之前,雷軍曾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小米9想要漲價,也就是說標準版突破3000元檔位,沒想到,在發佈之後依舊不敢突破3000元檔位可以看出,性價比對於小米來說如今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小米的消費者來說也是最重要的。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產品,這個訴求是亙古不變的,將來也不會變。所以性價比並沒有失效,只是因為目前國內的用戶,要求確實太高了,這是因為國內的手機市場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你不努力友商在努力,你不加黑科技友商在加。

也就是說消費者目前想要的,就是性價比足夠高的前提下,還要有黑科技加持,當然不得不說消費者確實是挑剔的,但這個挑剔,也是因為國內手機可選的,品牌廠商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說無論在任何時候,價格都可以是最重要的驅動因素,這個因素會長期存在,也就是說性價比不會失效。


互聯網的放大鏡


小米的性價比從來沒有失效,如果小米不是性價比做支撐其實很難形成競爭力,早就被淘汰了,小米的靈魂就是miui和性價比,再沒有了,基本沒有領先的技術,都是比較成熟的,而且和高通比較好的關係可以拿到首發!

小米可以說成也性價比,敗也性價比,很簡單,憑藉性價比小米用8年被中國人熟知,甚至可以說想到性價比腦袋裡自動跳出小米,但是缺乏技術,再被友商刻意抹黑一下,性價比就變成了屌絲、學生黨、沒錢的代名詞,總之大多數女生不會買小米,因為女生面子比天大!很多學生有錢之後也會換掉小米!還有性價比策略低利潤導致小米不敢囤貨,飢餓營銷也就出現了,可以說小米最爛的名聲就是缺貨,幾乎貫穿整個小米生態,總之好東西就是買不到!



小米的性價比為什麼失效?其實最大的原因是誰都可以低價,iQOO就是例子,一加、榮耀都是追求性價比,他們的技術還更強!說了這麼多,你會發現只要是好產品肯定會搶購,小米9和紅米note7就是例子,小米8就算再便宜也被吐槽!技術進步才是王道!


用心生活的小Q


其實小米上市後若要拼價格 股價將難以支撐。所以今年小米的產品才會讓人失望,就算是新上市的小米也是難以讓人信服一樣的配置某些品牌可以做到更低,像蘋果X的設計和已經被其他廠商用爛了的配置讓很多米粉投入其他品牌的懷抱。

日益上漲的成本,友商的步步緊逼,上市之後的前景,創新力的下降。這似乎都是讓小米性價比不斷下降的原因,如果想和從前一樣堆配置,恐怕小米的價格會讓米粉再次感到陌生,如果選擇每個型號只做一個突出點,那又要陷入各品牌手機大戰的泥潭當中。

曾經小米用互聯網營銷和性價比讓自己走到了國內銷售第一的位置上,而如今小米雖然成功做到了下滑之後又上漲的奇蹟,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小米上市之後可能會在性價比這條路上跟我們越走越遠。


貓de天空


性價比,和銷售量短時間內,跟銷售渠道、銷售方式、銷售政策、返利等都是相關的,並不一定說銷量最好的一定是性價比最高的。就像之前的安*利,很多產品銷量特別好,一盒牙膏買79塊(那是好多年前,相當於現在至少200塊)照樣很多人買,大家都是被利益驅使,因為你賣一盒牙膏,有可能所得報酬是你一家人一週的生活費!


夜來風雨


對於用戶來說,樂於看到手機廠商這樣做 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導致了小米所謂的性價比優勢明顯不足了!到18年下班年的時候 終於做出了調整,小米定位高端,紅米主打性價比,但是時機稍微晚點了,各家的消費人群基本飽和,導致了小米的衝擊高端失敗,拿米9來說,它可謂陷入的包圍之中,已有的榮耀V20系列,OV的子產品不斷出擊,還有虎視眈眈的魅族新品,以及降價下來的已經過氣的蘋果往年旗艦,性價比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了。用戶可選餘地太多了,所以小米的立家根本,就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沒有力度。

總結來說,一是公司高層戰略分析不足,二是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太快。三是各手機廠商都在使出渾身解數保全屬於自己的蛋糕,也玩起了性價比,所以小米的優勢丟了。這個就是我的個人看法


養哈的青年


不止手機行業,所有產品的發展都要走向品牌化高端化和經濟化大眾化。顯然他們之間是矛盾的,必定要做出取捨。而且他手機廠商早就開始認識這一點,開始就著手雙品牌戰略,一個走高端化品牌化,一個走性價比大眾化。戰略大於戰術,戰術只能贏得當下,最終勝利還是靠戰略。


一家之言116


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用了足料的都一個勁的吹,看不見的地方一個勁的省,這就是小米,而且小米的推送特別多,煩人。因此對小米無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