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未來的趨勢是什麼?

飛火雲


儘管充滿著對增強現實、可穿戴未來的美好願景,受限於種種原因Google Glass最終沒能成功。不過在2017年,谷歌決定通過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賦予其第二次生命,而援引外媒9to5Google最新報道,谷歌已經在研發第二代企業版Glass,不僅硬件規格更加強悍而且還引入了USB-C端口。

從外觀上來看,第二代Google Glass企業版最大的改變就是充電端口使用了USB-C,而非此前版本所使用的磁性線纜。考慮到谷歌打算將這些設備用於工廠車間和倉庫,快速充電的能力比磁性充電器的美觀更重要,這是一個有意義的轉變。

圖片來自於 AGCO

援引9to5Google報道稱,第二代Google Glass企業版還將會採用高通驍龍710處理器,支持LTE網絡、藍牙5.0和802.11ac WiFi。攝像頭方面也進行了另一次升級,從此前的800萬像素升級至3200萬像素傳感器,支持30fps的4K視頻拍攝或者120fps的1080P視頻拍攝。在內存方面也從此前兩代的2GB提升至3GB。換言之,現在的Glass規格配置可以當做是一款中高端的Android手機。

以上圖片來自於 Tecnoblog

第二代Google Glass企業版看起來更新幅度並不是很大,但同微軟即將到來的HoloLens 2一樣,Google Glass的定位瞄準了企業用戶,而非此前的普通消費者。


cnBeta


說起智能眼鏡,大家多半會想起影視作品中那些外觀酷炫、操作風騷的裝備。什麼拍照、導航、信息分析都是基本操作,透視、追蹤、射個光波也不過是抬抬手或者眨眨眼的事。

比如系列電影《碟中諜》中的角色們佩戴的眼鏡。

亦或是短片《懷舊者》中,掩蓋戴上即可掩蓋世界殘酷的眼鏡。

▲短片《懷舊者》中設定,父親摘下眼鏡會發現兒子其實是機器人

人們對於智能眼鏡的要求,最低的起碼也得是著名小學生《柯南》的那副定位眼鏡。

這些影視作品中出現的眼鏡,飽含著人們對智能眼鏡未來的幻想:輕便、可視範圍大、解放雙手的動作或者語音操作等等。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智能眼鏡也逐漸變成現實。早在前幾年,就湧起過一陣智能眼鏡的大潮。各家科技廠商紛紛推出智能眼鏡,那個時候的科技展會,可能你看到最多的就是為自家廠商站臺的智能眼鏡。

其中消費級領域裡面,最引人關注的應該就是谷歌的 Google Glass 和微軟的 MR 眼鏡 HoloLens 了。

前者雖然外觀輕便小巧,但苦於最長也不到 5 小時的續航時間(如果錄製視頻甚至只有 30 分鐘),巨大的發熱量以及難以適配應用的操作平臺,將人們拒之門外。高達 1500 美元的售價,並不能滿足人們心中可以整天戴著眼鏡,進行日常辦公的美好幻想。試想一下你的頭上戴著一個不停發出高溫的環狀物體,就跟戴上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一樣心裡發慌。

所以谷歌迫不得已在 2015 年忍痛宣佈停產當前的 Google Glass,而在同年的 12 月,微軟發佈了自家的 MR 平臺 HoloLens。它不受線纜限制,可以與周圍真實環境中的全息影像互動。雖然開發平臺日趨完善,交互體驗也很良好,但是依然只有 5 小時的續航,再加上高達 20000 元人民幣的售價和谷歌帶給大家的前車之鑑,也讓它跟 Google Glass 一樣慢慢淡出普通消費者的視野。

隨著谷歌和微軟這兩大科技巨頭在消費級智能眼鏡領域的接連失利,還有索尼傳聞中的 Smart Eyeglass 也悄無聲息沒了下文,人們彷彿不再對這個項目產生興趣。

但是智能眼鏡真的涼了嗎?

並沒有,不僅沒涼,反而在某些專業領域大放異彩。

就在前天,陝西 1 頻道就報道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在 HoloLens 的幫助下,直接透視到患者的腫瘤位置,成功完成西北首例混合現實技術腹膜後腫瘤切除術。

▲截圖自「陝西 1 頻道」微博

而在此之前的 2018 年 11 月,西安兒童醫院也利用微軟 HoloLens 輔助完成了兒童顱內血管畸形切除手術。西安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史航宇表示:「在傳統方法中,醫生在看到二維(2D)片子之後,需要通過空間想象來疊加;AR技術本質是影像技術和影像檢查的重新展現,並且支持軟件加減、疊加,能讓手術成功率、精確率進一步提高。」

▲截圖自「Vista 看天下」微博

更早的 2018 年 8 月,英國 Alder Hey 兒童醫院也宣佈了希望在手術室中引入 HoloLens 的計劃。

除了醫學領域,汽車製造行業也對智能眼鏡情有獨鍾。早在 2016 年,沃爾沃就開始引入 HoloLens 進行汽車設計。

緊隨其後,法國雷諾卡車公司也利用 HoloLens 對組裝發動機的操作進行可視化控制。

飽受詬病的 Google Glass 也在某些領域幫過不少忙。2014 年穀歌就曾邀請網球天王費德勒使用 Google Glass 錄製與教練的訓練視頻。

▲費天王和 Google Glass

在 2017 年大火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也展示了陶瓷修復師竇一村利用 Google Glass 協助完成修復文物的便利之處。

▲截圖自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富有針對性的產品在專業性較強的領域發光發熱。

例如著名物流企業 DHL 就引進了名為 Vuzix M100 的智能眼鏡,配合專業的 vision picking 軟件進行實時的物品識別、條碼閱讀、室內導航等無縫銜接操作,使得公認的揀貨效率提高了 25%。

而成立於 2010 年的智能眼鏡企業 Daqri 則發力於工業級市場。旗下智能眼鏡紛紛利用於石油鑽井行業或大型製造業。值得一提的是,它是比谷歌更早搭載 Android 系統的智能眼鏡企業。

這些產品在專業級市場的火爆,證明了智能眼鏡在商用領域的潛力,也讓智能眼鏡行業燃起了希望。

谷歌隨即在 2017 年發佈了針對企業的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2018 年底其二代產品也現身了 GeekBench。

緊隨其後,微軟也傳出了可能會攜 HoloLens 二代參加 MWC 2019 的消息。

▲邀請函上半部分微軟故意做的十分模糊,而下面的文字卻十分清晰

緊接著迷你版 HoloLens 的專利也遭到曝光。這份專利讓人們看到了智能眼鏡設備小型化的未來。

不過儘管消息頻頻,但智能眼鏡距離普通消費者還是有很遠的距離,各大廠家在專業級領域積累的經驗,正在努力讓智能眼鏡變得體積更小、續航更長、功能更完美。或許有一天,我們真的會過上戴一副眼鏡出門,就可以代替手機進行掃碼支付、立體導航、查閱資料、說說話點點頭來回微信的生活。


極客視界


智能眼鏡趨勢不僅僅是要看功能,還要看內容供應,現在單純的功能性產品並不能很好的長久發展,源源不斷的內容提供會給用戶每次更新都是一種新的體驗,就像現在的VR市場,大作很少,好的大作就更少,要不斷髮展內容產品才能有好未來


VRsir


越來越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