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乡镇医院住院的人越来越少,那么乡镇医院是靠什么支撑和生存下去的呢?

新农微视野


目前我国的乡镇医院这一级,包括大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经全部靠财政了吧,记得前几年有过改革和这方面的报道。

相对于大医院的医生来说,如果没什么事业或者叫做业务上的追求,在这一档医院上班其实挺舒服的,虽然收入不会太高,但是属于旱涝保收,准点下班,偶尔还可以迟到早退,病人没什么要求,稍微重一点儿的疾病就推到上级医院;或者病人自己稍微重一点也不来这里,甚至很多单位没有最让人抓狂的夜班。这样的单位混混其实是很轻松很舒服的。

但是,多数的医生,辛苦读书那么多年,心里还是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丝情怀,总想要一个更大的平台,业务上能有些建树,真正能够做到治病救人,所以还是都想往大一些的医院去上班。


骨科医生杨丰建


说起乡镇医院,从发展轨迹来分析,今后住院的只能越来越少,因为目前优越的资源配置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处于第一线的乡镇医院,今后将面临适当的转型,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会撤销住院部,和那些大的二、三级医院成立医疗联合体,那些常见病,普通的小毛小病就在乡镇看,当遇到那些发烧高热的病人,由于基层医院没有一系列的监测机制,譬如很早的H7N9禽流感病毒,那就推荐到去二级医院或三级医院去加以治疗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在遇到疑难杂症的病例,就直接通过医联体去更专业的三级医院去诊治,所以说,今后住院只会少不会多,至于这些基层医院靠什么生存,我觉得那种靠收治病人来提高效益的思路早就不合时宜了,目前看病都有保险,农村的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市的有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这些的保险自会是医院财政强大的后盾,但由于那些基层医院的住院病人相对二三级医院来得少,当地主管卫生的政府部门就会采取适当的财政倾斜来支持,并不会存在收入减少,生存不下去的问题!


卫东1818


个人观点,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率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是越来越高了。加上各类媒体对卫生知识传播及铺天盖地的医药广告、保健品广告,把各类医学知识搞得似乎人人都懂医了,夸张地说甚至人人都能做医生了。诸不知,从医者必须是医学生。医学在学院类各专业是最难学的,医学生也是所有学生里最辛苦的,特别是对人体整体器官和部位的专业代名词,不仅要认知,从解剖学本身讲还必须理解,记忆。同为本科生,医学本科生必须学习五年,实习三年才能有资格参加考取从医资格证书。如果继续读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就足足得十多年才能取得自己的人生结果。就连医学护理学专业能毕业走出来都很难很艰辛过关,有人开玩笑说,医、护同科但是两专业,如果能从这两专业毕业,那几年大学任何专业毕业都不成问题,别的专业学习期间可以玩玩,医学护理专业稍有空闲必须落座图书馆所以,国家从人性化理解方面及我们从一些案例端倪看出,也感到了对打击医闹,扰乱医院秩序绝不手软。现代医学有别于我过传统的中医,虽然目标都是治病,但往往对病理认识和治疗路径都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媒体和自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很多机构为了搞钱是不择手段,一些机构无尽的夸大一些治疗效果,把白丁包装成专家教授,鼻梁架上眼镜就是学者,几乎没读过书的老太太给穿上白大褂就自封老教授、老专家,把专家学者搞得一文不值。其实他们不知道,尽管科学技术至今与旧有时期比较已经非常发达,但由于医学健康是人体器官出现的复杂病变,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作用,用现代化手段治疗也是受限制的。例如,当下我们人类对已知病情种类大约有5000多种,但我们人类能防范至于的也就是1%多一点,可不像广告媒体说的如此容易。所以说,千万不要相信广告,听媒体自封专家教授的。根据已知掌握,有些媒体专家连高小都没有读出来,就敢自封教授或者海归博士云云,医痛无小事,若信这类医学专家、医学教授岂不会是误了大事么?所以,常识告诉人们,也为了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有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特别是专业医院治疗非常必要。熟话说医生护士职业即是一门医学类的严谨科学学科,也是不断经验总结的医护专业学科,所以由于专科医院接触同类别病患较多,而这里的医生护士在整个为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病情变化发展观察处置,都会有独到的经验而谈,其它必欠之。其次,我国制定发展基层医疗事业,让基础医疗下沉到基层,将百姓的病情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快治愈,及时尽早的减轻患者群众的病伤痛苦,所以在偏远区域积极推广全科医生制度,这对在基层发现小病,解决小病,把群众病痛在轻微时就尽量治愈,特别是远方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区,效果一定是积极的,对急患者安全也起到了推进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基层医务室所作用仍不可小觑,特别是国家以后会有些撤村并镇,集约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活动,我想这不会影响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基层卫生院,在人口集中后,由于国家在基层投资的医疗器械作用,一定会得以有效的发挥发展,其服务空间必然加大。至于村屯的各类诊室,解决边缘区域卫生事业一定还有其积极作用,啰里啰嗦一大堆,说的不一定对,但是按应约谈了自己的认识,不一定对,可也算我认真的结果。


下里巴人153887258


辖区居民人均50元标准的公共卫生经费,足已养活乡镇卫生院,既轻松又不承担医疗风险责任,哪还有心思从事基本医疗?何乐而不为之呢?


仁术度人


骗医保,不住院又叫你住院,等到了晚上病人都回家了,不要检查的都给你检查,全医院的人都有活干了,出院时才百分之六,七十有报销的,不加上外面买的药,医院药房没有。县医院也一样,悲哀,悲哀。


温暖的心灵5


我们这的卫生院,上午九点上班,药品不全,一班的降压药经常的缺这少那,今年正月十八看病还不能报销,医术又不怎样 ,所以看病的人不多,挣的钱说是上边给的,无忧无虑,医改难啊!


晨熙晨宇


基层卫生院以前业务还是很满意的,真正做到了中小疾病不出乡镇,国家也没什补助,小日子过的还挺舒坦,但医改后药品实行零差价,医疗业务受到限制,很多原可开展的手术,和能接诊的急重病人也不能在基层治疗,所以只能接诊一些农村老年慢性病,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一类疾病,好在有农合支撑,很多老年人和五保户住院的还不少,所以收入不是很高但尚可维持!


土豆17590


国家也是有病,设置乡镇卫生院干嘛?预防接种让去城里,头疼感冒的也去城里的好医院,有些急性病在路途中一命归西多好,也就不花钱了,农村发生疫情了,让各自传染,反正传播不到城里,本来乡镇卫生院的设备也没有城里大医院的好,也只会看个头疼感冒简单的病,真心希望取消乡镇卫生院。


浮云看日落118509761


乡镇卫生院效益相好,医生一般有8000元/月,护士也有5000元/月,主要靠吃新农保。


4249270436


你们那儿乡镇医院病人少,我们这里的乡镇医院恰恰相反,住院病人天天排队,嗡嗡叫,医生都忙的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好疲劳呀。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啥事啥现象随时都在发生,我们要细心观察,用心去体会,客观看事情,保持平常心,活个大年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