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一个月的纯利润是多少?

流浪大师沈巍沈书601


药店的利润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的执业药师-御药坊龚劲。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没有绝对的。每个店铺的情况不一样。


我从事医药行业整整11个年头,以及我开药店9年的经验而来,药店的利润其实并不乐观的。

大家经常说药的利润有多大,实际这个是个例从厂家的生产成本到零售终端之间的价格差。这里面有两个方面:
1、生产成本不等于药店成本,厂家的出厂价=生产成本+研发专利费用(这个很贵)+利润。

2、药店进货价=厂家出厂价+省代利润+市区代理利润+供应商利润(中间还有各个环节的税,现在增值税是17%),药店在赚取利润就是零售价了。

但行业内经常都听得到“赚着卖白菜的钱,担着卖白粉的险”,医药关乎生命,药也不可能和生活用品一样天天用,天天吃,利润再大也不可能有多少。


正常一个药店投资基本在20-100万左右,但是人员要求高,招人难,风险大,需要监管温湿度,需要购买或者制作阴凉库,还要确保夏天室内温度不超过30度等等标准都是药店的成本。


药店利润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大,也许个别药利润大,到利润分配不到药店,中间有厂家的各种营销费,各种渠道费等等到药店就少了。

现在最大的成本估计就是房租了,中国的房租是真心的有点畸形,不然也不会这么多药企药上市了,以前都不上市,为什么现在都上市呢,就是要去资本市场找钱啊。


熟悉东莞御药坊的朋友,相信对于我们的门店大家还是很认可的,我叶非常的欣慰!


御药坊龚劲


说这个问题前先举两个现实的例子:

(1)我们公司旁边的一条1000米左右的街上,大概有12家饭店,7家药店,1个诊所,1个彩票店,2家面包店,2家便利店,1家水果店。除了饭店之外,药店属于最多的了,但饭店是每日所需的,药店却不是,7家药店已经存活多年了,没有倒闭,这就说明了其有利可图;

(2)老家旁边就有一家小药店,老店主开了10几年了,儿子大学毕业后没出去找工作回来在镇上开了一家分店,10几年的时间,起了一幢大别墅,座驾奥迪A6及宝马X5,据传在我们县市区买了10几套房,至于存款就不得而知了。

古语有言:“三个劫道的,不如一个卖药”,就知道药店有多么的暴利。

药店赚钱的原因?

现在的药店之所以赚钱,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不讲价:除非几种常用药,大家对于价格略有点认知,其余的药价一般人都不清楚,而很多人买药很少做到货比三家(因为一年可能就几次,没人会去注意),且药店不二价,多少就是多少,价格上就有了操作空间。举个例子:在我们镇上草珊瑚含片一盒4元,在市里15元一盒,同厂同品牌,即使房租有区别,价格也不可能相差这么多吧?况且镇里的药店也还要赚,可想市里的药店叠加了多少倍?

(2)不单卖:犹记得小时候我们买药时,药店都是开盒后,按量捡药,比如3次或者6次,但是现在呢?你去药店,看看有人单卖给你没有,无论什么都是要整盒的,不管你能不能吃得完,绝不单卖,每次因为这样扔掉的药,我估计跟吃下去的药对半分了。

(3)医保卡套利:医保卡的资金不能取现,也给了药店的套利空间,其他地方我不清楚,我们这的药店很多兼卖日用品(比如洗洁精、牙膏、洗发水等等),价格比超市贵个10%-20%左右,这就给不少想要套现医保卡中资金的用户一个实现的机会,用医保卡买日用品,系统刷的是药品。

(4)保健用品:保健用品应该也是药店盈利的另一个高点,保健用品的坑有多深,看看巨人集团,史玉柱就是靠着一个脑白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的。

总结

有的人说药店并不暴利,确实随着开的药店越来越多,竞争加剧或许利润会有所下降,但最少在国家没有对全部药品价格进行管控以及药价没有实现全透明之前,其利润肯定不会太低。(别举几个上市的连锁药店,上市连锁药店,一则每年新开几百家新门店,2018年上半年,4大上市连锁药店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和益丰合计新开约1600家药店,装修及租金是要摊销到当年的成本里,再者新开药店,为了抢占市场,前期一般会有所让利,这就是四大连锁药店毛利只有表面上的40%几的原因)。


鲤行者


药店的利润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来自福建龙岩的药店人王桥通。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没有绝对的。每个店铺的情况不一样。

就我公司做医药批发六七年服务300多家药店的经验,以及我开四五年药店的经验而来,药店的利润其实并不乐观的。

人们群众误以为药的利润有多大,但行业内经常都听得到“赚着卖白菜的钱,担着卖白粉的险”,医药关乎生命,药也不可能和生活用品一样天天用,天天吃,利润再大也不可能有多少。

正常一个药店投资基本在20-50万左右,但是人员要求高,招人难,风险大,需要监管温湿度,需要购买或者制作阴凉库,还要确保夏天室内温度不超过30度等等标准都是药店的成本。

药店利润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大,也许个别药利润大,到利润分配不到药店,中间有厂家的各种营销费,各种渠道费等等到药店就少了。

作为大学学药,毕业后一直从事医药行业的药店达人,不知不觉和医药打交道10多年了,把青春都献给了医药行业。

并不是因为医药行业可以赚多少钱,而是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坚持是源于一种使命,一种热爱,我一直觉得药店人是最好的交健康自媒体,我们愿我们药店人的努力可以帮助更多人更健康,更快乐。


药店人才库王桥通


大实话:药店利润一般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也看经营手段和地理位置。

最近几年,大家会发现小区周围的大小药店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有时候一条街上有好几家药店,各种“大药房”有点赶超超市的感觉。当然药房不像超市那样总是顾客盈门,门庭若市的。甚至很多时候里面没有几个人。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奇怪,这样的生意能有多少利润呢,能维持基本开销吗?

正好我认识了一个老板开的是药店,而且还是连锁药店,规模不小。于是我就像他打听了一下,解决我这个外行人长久的疑问。

根据他的说法,总的来说,一个医药公司的毛利率大概在35%左右。就是直接用收入减掉成本,不考虑管理的费用和缴纳税收。

而每个药店的具体收入跟它的地理位置、产品结构、企业规模等等因素都有关系。比如我那个朋友,他的公司就开了好几家连锁药店,但是每家公司的利润是大相径庭的。

明显在大型小区附近的药房生意会好一些。有时候明明只隔了一条街,甚至只隔了几步路,两家药店的生意就不一样。这里面有很多小门道,这就是营销的艺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是我们外行人简单的认为开在越热闹的地方越好。但是,顾客多并不意味着利润就高。因为好地段的店面房租也高,所以这也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结构。

一般大家去药房买药都是买的常用药。医生开的处方药,每次买都会限量。这些药品的利润也许不低,可是数量不多。而且消费者会自己比较价格,当然去实惠的那家药房买。当然这些常用药会维持一个比较固定的客户群体。有时候药房也会推广会员制、积分换礼等活动来保住忠实客户。

另外药店的药剂师会适时的推荐一些调理的补品。比如女生去买月经不调的冲剂,药剂师一般就会推荐她买点活血补血的膏方,药店还会帮助处理好,拿回家就可以吃。而且药剂师在这些方面毕竟比普通顾客要专业一些,容易对症下药,所以这也是增加药店收入的一个方面。

另外,大的医药公司和小药房的进货成本也不一样。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当然大公司的管理成本也会相应的高一些。而且开药店还有很多我们外行想象不到的成本。比如安装必要的设施设备,比如空调冷柜的规定。还有严格的保质期和储运要求等等。

不过,让我们老百姓安心的是,现在开药店不会是暴利。开一家药店要经过药监局、物价局的等机构的审批。对价格检查不合格的是不被允许药店出售的,而且这个价格要每年经过审查的。

所以开药店和经营其他的行业是一样的,也需要很多的营销手段,管理技巧,政策合规等等。我们很难简单的说一家药店一个月的纯利润是多少,只能大概估计一个毛利率。其他的就要根据每家药店和药业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了。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由于规模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药店一个月的纯利润到底有多少还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药店的利润可观是真的。

别的不说,就拿我们附近来讲,这几年生意难做,店铺是关了一家又一家,可是药店却逆势而上,开了一家又一家,而且鲜有关门的,要说这行不赚钱,谁信啊?



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看看药店到底赚不赚钱:

1,一个从事该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称,绝大部分药房还是赚钱的,有的药品毛利润高,但也有部分药品是亏本在卖的(有些心脑血管药品就是亏本卖了),不过,整体平均下来,药房利润一般都要超过25%。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那就真不赚钱了。

此外,药店比较赚钱的其实是保健品、维生素系列,还有中药和医疗器械。如果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有些导购员会主动向顾客推荐类似的商品。



2,单从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其实也能直接体会到药价的涨幅,以前有些很管用却很便宜的药品慢慢淡出了视线,反而有些新品药价格不便宜效果还真不咋样。例如,以前药店卖那种小塑料瓶装的藿香正气水,一盒才一块五,现在貌似是三块了,虽然味道很冲,但效果很明显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可是,如果你说自己中暑了想要买药,药店的售货员便会推荐你买更贵的藿香正气胶囊,价格贵就算了,吃一盒都没什么效果。还有以前的感冒胶囊以及一些消炎药,都是物美价廉,现在包装精美了价格上来了,可是总感觉不太管用了。再加上去药店买药最起码要成盒的买,这样你一般只会比实际需要的买得多,整体感觉下来就是一个字——贵。



3,以前开药店的确赚不少,现在利润有所下降,但绝对有得赚,准确来讲比一般生意要好。现在实行两票制,出货就得带票,少了税点这部分钱,再加上各层分销商也想赚钱,药店的利润等于变少了。打个比方,一种药原来进价100块每盒,卖110元,放在以前不要税票,可以减少10%的税点,那么进价的百分之十也是利润,等于卖一盒赚20块钱。现在需要打票扣税,等于一盒只能赚10块钱。还有,以前存在一些卖近效期药品的情况,现在管控严格,基本上没人敢卖了。对于顾客来讲是好事,对于药店来讲就少了一部分利润。

此外,卖药不讲价,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有些药品存在差价,家里有人买过胰岛素,同一种药品在不同的药店会有几块钱的价格浮动,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总而言之,开药店是赚钱的,就算是门口一两间房的小药店,月入也是以万为单位的。那些真不赚钱的,要么是不懂行,要么就是位置选错了。


夜雨如书


医药是所有行业中利润率最高的,而药店又是医药行业中直接获利的一个环节。不管是什么行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卖出去了才会有收益,药店就是医药行业其中的一个销售环节。诸多的医药公司销售毛利率都在30%以上,部分生物制药销售毛利率更是高达90%。对于医药行业来说,药店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具体的收益多少要看药店所在的位置,以及具体的销售情况。

一个月收益多少,药店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以我们平顶山为例,如图所示这是平顶山部分药店的分布情况,红点的位置都是药店的分布情况。一个药店一个月能盈利多少和它所在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在人口聚集区,医院门口,住宅居多的地方药店的利润则会高一点。住宅少,居住人口少的地方药店的利润则会低一点;药店比分布密集的地方收益也会相对低一点。所以一个药店一个月的纯利润多少,和它所在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我们这里三四线城市的药店,一个月保守收益也在两万元左右,位置偏,人口少的则会少一点;位置好,人口密集的则会高一点,大城市的药店收益自然会更高一点。当然也有不少的药店会因为没有生意而倒闭,并不是所有的药店都是生意兴隆的。

一个药店都要那些收益呢?

我们熟知的都是一些知名药店,比如老百姓大药房,益丰药房,同仁堂,国大药房等。但是也有一些药店是地方性的,在一个地区会比较大,比如我们这里就有一心大药房,康春大药房,张仲景大药房等等。药店的收益除了卖药外还有其它收益,比如刷医保卡,医药公司的柜台展示费用等。我们之前买药都是买够治病的药就可以了,买个三五天的药就行了。但是现在的药店都是整盒销售的,不存在我们之前买的几片,几瓶这样的了。即便是吃一片药就能好的,你也必须要买一盒。这样的销售方式,利润自然是之前不能比的,这样的销售方式也大大的增加了药店的销售利润。而且我们每年都会交医保,刷医保卡买药也不在少数,这部分业务给药店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投资观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这几年我们会发现,小区周边的药店越开越多,有的甚至两家连锁药店对着门开。

为什么这么多的药店会如雨后春笋般的都冒出来了呢?难道开药店真的很赚钱吗?

实际上,药店激增数量大约是在09-11年的三年时间里野蛮生长,在那段时间里,药店的利润确实很高,可以达到40%左右。

但新药改以后,药品的价格下降,让药店不再赚得到钱。

同时,因为市场过于饱和,为了相互的竞争,有的药店开始打价格战,使得运营费用升高。比如说一盒常用药的进价是15,药店为了竞争客源,卖到了11.5元。

大多数药店更是为了吸引客流量开始兜售一些和药品以外的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有的甚至售卖生活日用品来拉拢客源,这些产品都是零利润销售的,为的只是吸引顾客到店里消费。

如果你留意过身边的药店,很多都开始转让了,开不下去了。


正商参阅


虽然说医药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逐渐褪去,但是这个行业依然很赚钱,我们暂且先不论药店的投资大小对其盈利的影响,仅从下面两个方面说明:

1.人们日常生活

本人是研究环境的,曾经就研究过废水抗生素的去除,现在这一话题依旧是很热门。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导致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所以日常生活中一旦有一些小病小痛,他们不会选择去医院就医,而是去药店购买一些头孢,阿莫西林之类的消炎药。其一医院人多挂号比较麻烦,其二本身就是小毛病,自己都可以给自己开药。几十年前人们只需喝点热开水解决的问题,现在由于抵抗力下降必须得吃药才能解决了。放眼望去,现在包括县城里面,都是走几百米就能看到一个药店,所以药店的纯利润是由它的规模以及店面所处位置决定的,其实没办法说出准确数值。

2.药店所卖药品种类

现在的药店已经不仅仅是卖药的了,更多的是卖一些保健品,生活日用品,以至于洗发水零食都卖。如果单单卖药的话并不能赚多少钱实际上,药店激增数量大约是在09-11年的三年时间里野蛮生长,在那段时间里,药店的利润确实很高,可以达到40%左右。 但新药改以后,药品的价格下降,让药店不再赚得到钱。 同时,因为市场过于饱和,为了相互的竞争,有的药店开始打价格战,使得运营费用升高。比如说一盒常用药的进价是15,药店为了竞争客源,卖到了11.5元。大多数药店更是为了吸引客流量开始兜售一些和药品以外的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有的甚至售卖生活日用品来拉拢客源,这些产品都是零利润销售的,为的只是吸引顾客到店里消费。

所以如今的药店,并不是完全以卖药的多少来衡量的。


用户6245224596315


直接成本1元多的药品,药店卖10多元,你以为数十倍的差价,都被药店赚取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多人都以为,药价逐年上涨,药房逐年增多,药品不议价、不打折,药店的利润一定很高。

其实,实际情况并不一定都是如此,药店的利润其实并不乐观:

1、药品综合毛利30%-35%之间。

药店的大部分药品都为普药,毛利非常低;有些中老年常用的心脑血管药品,甚至还会赔钱卖;饮片、器械等的毛利能稍高些;毛利最高的是保健品;

药店售卖所有商品的综合毛利率,大约都在30%-35%之间。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高毛利。

2、再去除管理费用,利润空间不高。

以上30%-35%的毛利,再扣除逐年上涨的房租、水电、仓库、人员工资等管理费用,剩下的利润更是不多。

3、药店竞争越来越激烈。

市场上的药店越开越多,互联网药店又开始兴起,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药店几乎都推出积分、会员等活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4、药店处在药品流通环节的终端,终端地位决定了其不会有太大利润。

以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片”为例,“纵横医药”做了如下测算——12片/盒的直接成本约为1.18元:

但是,实际购药过程中,在网上购药平台输入12片装的“复方氨酚烷胺片”,零售价为1.69 - 22元/盒不等。而在实体药店,10元以下的复方氨酚烷胺片则几乎购买不到。

出厂价1元多的药品,药店卖10多元,你以为数十倍的差价,都被药店赚取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其中的利润,并不是被药店赚取,而是被流通环节的中间部门赚取——省代、市代层层加价,到了终端环节的药店,可增加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


纵观医药


药店都以为是暴力行业,其实不干不知道,一干赔的掉了膘,卖正规药不挣钱,卖假药有人管,老太太一天转三转,你药店贵一毛走人,便宜一毛我不嫌远,上边几天下来一次检查,你有医师证可以省个钱,如果在找个医师顶名用证,一年下来没有几万不行,药店有规定少于50平方店面一边凉快去,药要明确专柜,处方药随便卖抓住罚死,做柜台很贵(钢化玻璃)转让时废玻璃价,干吧不够工人工资,不干天天没生意,医保弄个点吧,条条批复,长痛不如短痛,关门转让,赔钱落个心静,你们猜我干过这个行业吗?答对有奖,奖壹玖年健康永远一桶,奖壹玖年旺财发家一箱,奖壹玖年新产品万事如意一筐,谢谢你的阅读!祝你新年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