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看完《地久天长》已两天有余,有太多的细碎,不知当讲不当讲。

从影院出来后,听着大家的讨论,就知道又成了一个另类的观赏者。

所有的当讲不当讲,都是想讲而未敢讲。

然而一直到周五晚上,还是决定写下这一篇。

《地久天长》当然是部值得一看的片子,但它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我要是说,我满脑子萦绕不去的是《红楼梦》,你还愿意继续耐下性子,听我这么胡扯下去吗?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01.

其实,我都觉得好荒唐,可是看着照片里原本和乐美满的两家人,总是让我想起月下一别的甄士隐与贾雨村。友谊地久天长,奈何人生轨迹竟是如此天差地别。

那一晚,甄士隐与贾雨村聊得如此畅快,他还给了他不少盘缠,助他实现鸿鹄之志。

自中秋一别,英莲走失,甄家失火,回到老丈人家,又被半哄半骗地失了大半钱财田地,寄人篱下,饱受白眼。

而贾雨村呢?中了科考,成了大老爷,娶了二房,不到一年便有了儿子。虽说被罢了官,却在“游历山川”时,进林府做了西宾(黛玉的私塾先生),并借着林家的关系,攀上了贾家,又是一番飞黄腾达。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三十年巨变,一家蒸蒸日上,每一个节拍都踩得精准,活脱脱时代的幸运儿;另一家却惨遭变故,计划生育,下岗潮,几乎扛下了时代的每一次苦难。

对此,有评论说这部片子已经不是描绘一个正常的中国家庭了,怎么这户人家可能每一次都这么不幸呢?

它更像是特意被选出来加以表现的特殊家庭。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同这一观点。时代悲剧与个人悲剧交织,历史小人物刘耀军更像是一个被精心塑造出来的“悲惨英雄”,渲染着中国人素来推崇的坚忍品格。

可同时,我又觉得有的人生就是这么点背啊!

就像第一次坐在电视机前看甄士隐,我当年连小学都没上,一个字都不认得,好了歌更听不懂,只顾着问外公:他怎么这么惨啊?

外公就回了我两个字:命吧。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到后来,我也是慢慢体会到:甄的失女,失火,失财,失去尊严并不是特殊的个例,可能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失去吧!

你觉得自己失无可失,已经没有什么不能面对。

然而,年迈的耀君夫妇坐在飞机上遇到气流,还是紧张得双手紧握。

她笑了: 没想到,我们居然害怕死!

是啊,总还有生命可以失去。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02.

还是说回来这两家人吧。

每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富贵还是寒门,这倒不是最主要的。

真正令我寒心的,所谓友谊地久天长,不过是一方总在隐忍,退让,成全。

我们的文化是那么地喜欢『相逢一笑泯恩仇』,可岁月是否真的可以抹平失独带来的人格伤疤?

如果你觉得可以,那么你应该谢谢导演。他如此巧妙地用令人动容的最终和解,模糊了概念。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我绝对相信海燕一家对丽云一家的友谊是有真情实意的,但有时,他们真的过分了。

就像贾雨村,我也相信他对甄士隐是有着以文会友的交情在,可对他而言,“做正确的事”远比这份友谊更重要。

《红楼梦》里有一个细节,我每每看到,心底都难免酸涩。

(士隐)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

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当然,不论友情,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对等性是常态。

可是,一旦牵扯到伤害,事情还能这么简单吗?

影片中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心理安慰:那是海燕的工作,不怪她。

可是就算没有三十年政策风云,若一方处处只为自己想,又有什么地久天长呢?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海燕知道丽云怀了二胎,她说的是:你是我朋友,你带头违反政策,你让我以后怎么主持工作?(原话记不清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她把丽云送进医院剁了胎,事后没有一点内疚,口口声声:都是耀军害的;

哪怕到头来自己得了癌症,都得把丽云一家找回来,就是要他们知道:我海燕这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忘了他们!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再到她的丈夫,直接一把菜刀拿到门口,说什么“一命赔一命”,演的好一出苦肉计!

再来她的儿子,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承认了当年的错,可理由是:我身体里有棵树,我觉得它快要把我撑破了。

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忏悔,并用尽全力地弥补啊。他们只是希望获得你的谅解,然后让自己的心里好过一点。

但凡他们有一丝真诚的愧疚,星星的坟墓也不至于杂草丛生到这般地步。故人远去,帮忙打理下其爱子的墓地,哪怕不出于罪感,总该有些起码的情意吧。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希望大家对所有的伤害都耿耿于怀啊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从现实角度,我们选择放下,是为了成全自己,人生就那么长,何必把自己的感情和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但从影片角度,我觉得很多东西被唯美化了。如果不是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恐怕耀君和丽云的形象很容易流于克制隐忍的“中国好人”

心有嫌隙,数十年不联系,末了再聚首,依旧算地久天长,So long, my son.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原来,岁月才是最佳滤镜,给友情,亲情都镀上了温情脉脉的余晖,曾经那些深深浅浅的伤疤被一概柔焦。

人生当然需要和解。

但真正的和解,应该有来自某一方真诚的愧疚与努力吧,而不是依靠着某一方苦涩而无怨尤,宽容而不批判的圣洁人格。

我们需要的 -----

究竟是『和解』,还是『算了』?

对不起,《地久天长》带给我的不是感动,是悲哀

03.

最后提一句,片尾下一代出生,几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但笑容底下,却是波涛暗涌。

这一点,很红楼梦。

电影名叫地久天长

音乐响起地久天长

我们渴望地久天长

可有什么能地久天长呢?

选自《地久天长》/ 配图

『佛学修心课』是费勇老师独家创立的一整套以“修心”为核心的佛学课程。从佛学知识谱系的传授到100个日常修心的练习,再到修心方法的具体运用,你将体验到的是一次不断自我更新的觉醒之旅:

“300+” 至关重要的佛学知识和核心概念

“100种” 消除焦虑、找回宁静的修心法门

“100条” 让你一生困惑不已的问题的答案

全面打通佛学壁垒,清理个人知识误区

找到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升思考感受能力

人生是一段放弃妄想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