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时候如果德国推迟半年再打苏联,苏联会怎么样?

Myth


巴巴罗萨计划是在1941年6月22日发起的,此时距离原定时间已经推迟了至少一个月,这是巴尔干战役导致的!普遍意义上都认为德军没能攻占莫斯科就是因为这一个多月的延迟,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赶在冬季严寒到来之前抵达莫斯科,德军完全可以毫无悬念的把斯大林赶到西伯利亚,届时失去了人口和资源优势的苏联就不可能再翻身。因此有人认为,既然已经耽误了时间为什么不等到1942年的春天再发动战争呢?



如果是考虑天气因素,即使是从6月22号推迟半年,等到1942年初再行动也显得操之过急,因为此时的俄罗斯仍然是严寒天气,一开始就在冬季行动对德军更不利,所以题主的意思应该是等到1942年春天再行动,就等于是把原定的巴巴罗萨计划推迟将近一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德国不可能永远欺骗苏联,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不可能掩盖德军向东线集结的蛛丝马迹,斯大林也不是畏战分子,即便大雷雨计划是个传说,他也不可能对德军的异动视而不见,一旦数百万苏军扑向德国会是个噩梦。

其实在巴巴罗萨计划发起前一天,已经有德军士兵叛逃到苏军一侧,并将德军即将发起攻势的消息告知苏军指挥官,只是苏军来不及作出反应就被德军闪电战打蒙了!如果德军不发起攻势,苏军很有可能打过来。那么德军有没有能力招架苏军的攻势呢?个人认为我们都太神话德军了,在公平较量中苏军完全可以碾压1941年的德军。



苏联人经过了苏芬战争的失利之后其实是有所成长的,从波波沙冲锋枪的快速研制和量产就能看出来(波波沙冲锋枪其实就是芬兰索米冲锋枪的仿制改进版本),而且苏军有可怕的数量优势和资源优势!这都是进攻战役的有利因素,而被封锁在欧洲大陆的德军不能比拟的!


德军不但需要分兵驻守北欧、南欧和西欧的占领区,还要在非洲和地中海方向与英国军队纠缠,它本土规模本就有限的工业区也不断被战略轰炸骚扰,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人参战几乎可以毁灭第三帝国了,苏军驻扎的维斯瓦河和布格河就位于波兰平原的中间位置,这里距离德国的首都柏林仅有几百公里,德国重要的工业区西里西亚更是近在咫尺。

可能有人要问,坐等苏军进攻可不可以呢?德军能否在防御中消耗苏联军队呢?这个假设明显不可能,要知道德军的优势就是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快速分割包围对手解决战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战!为此打造出来的战争机器根本不适合防御作战,在防御中德军没有重型坦克,火炮数量也远不如苏军,可以很肯定的说坐等苏军上门就是死路一条。综上所述,进一步推迟巴巴罗萨计划的风险太高了!


利刃巨透社


从军事角度而言,在1941年6月德军已经完成了总动员和战略展开,即便再往后推延也不会有明显的实力增长,最多就是给装甲师换装更多的新型坦克,因为当时德军三分之一以上的坦克仍旧是一号和二号坦克,这种坦克原本是训练之用,并不适合作战行动。



而苏联就不一样了,当时苏联在1941年4月就已经开始了秘密的局部动员,这是一个长期的动员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全面动员,苏联担心全面的动员会彻底引发战争,谁都明白,全面动员就意味着战争。苏军在6月1日到10日,以大规模训练演习的名义征召了80万人入伍。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苏军动员计划的一部分,战争每推迟一天,苏军的力量都会增长一6些,至少从其军队规模上来说是增长的。



当时苏联的这一秘密的动员将会持续到1942年初,届时苏军将会征召500万名预备役军人,增加24.8万台车辆、3.6万台拖拉机和73万匹马。动员后的苏军将拥有344个师,785万人,其中650万人会部署到西部各军区,而在1941年6月,苏军在西部军区只有290万人,所以如果德军将进攻推迟半年,也就是在1942年初期发起进攻,那么苏军也刚好在这一时间段完成动员,西部军区苏军的兵力增加了一倍多,而德军的进攻兵力会增加一倍吗?显然德军在1942年的进攻压力会大大超过1941年6月。


所以推迟进攻日期只能是对苏联越来越有利,苏军的实力会成倍的增长,大量的新型武器装备也会列装,边境以及纵深的防御工事也将完成,即使在西部边境德军也不会再占有数量上的优势,很难会在初期取得实际那样辉煌的胜利。


战略论


德国战争机器只要远转起来就不能停下,拖得越久就越麻烦,毕竟法西斯统治不是和平发展而是为战争扩张服务的。德国打苏联主要犯了一些旧思维的错误,就是把打掉都城作为灭国的象征。当时参谋部的建议是推进到高加索地区抢占资源……1942年德国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德军的摊子铺的太大了,从高加索到斯大林格勒到勒热夫都在逐对厮杀,如果1942年德军可以尽早全力拿下高加索,德国是有机会取胜的。苏联人当时已经山穷水尽,没有英美援助的八九十万吨肉罐头,前线士兵就要饿死或者哗变(当时这些援助一到马上运送到前线,后方的人就吃土豆)。


静夜思160519196


关于德国推迟半年进攻苏联的结果会如何这个话题很有趣,德国可能等不到那时候,苏联会开始主动进攻德国,德国之所以选择进攻苏联,很大程度上是已经感受到苏联的进攻压力,强先发动进攻。苏联已经在前线开始部署大量的一线作战部队,苏联对德的战略一直是先发制人,拒敌于国门之外。在开战前双方部署的都是进攻战略,不过是谁先动手的问题。对德国而言,根本没时间拖过半年,对苏联而言,半年的时间早就完成了进攻部署,苏联的大雷雨计划不是纸上谈兵的东西,而是斯大林的确开始的军事计划。这也是德国被逼在夏季发动攻势,一方面是对自己军力的自信,相信三个月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苏联,一方面也是形势所逼。苏联的进攻能力远大于防守能力。苏联如果先动手,估计德国的灭亡会提前,毕竟在人数上苏联远超德国,德国前期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突袭的结果,加上苏联部署在前线的都是进攻模式,很多部队都没有防御的方案,导致苏联前期大量的军力损失。而如果是苏联先进行,可能效果正好相反,德国会遭受重大损失,毕竟它也没有做好防御的计划。


45196389



月林6491


德国推迟进攻别说半年了,哪怕仅仅推迟一个月,世界历史都将会改写,《高堡奇人》看过没?就是讲美国二战战败被轴心国瓜分后的故事。我这里就编一个《高堡奇人前传》,说一下德国是怎么赢的。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就是斯大林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问题,这个计划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我相信有这样的计划。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前苏联拍的二战电影,名字记不得了,好像是叫莫斯科保卫战什么的,里面有个细节,我记忆犹新。当德国突然发起进攻,一支军队和大本营失去联系,这时军事主官和政委达成一致,冒着杀头的风险打开保险柜,拿出绝密方案(该方案还未到时间绝不允许开封)打开一看,发现这竟然是一份进攻计划!我相信这应该是大雷雨计划的一部分。

另外,《高堡奇人》由于资源问题我只看了前面几集,不知道后面怎么讲的,如果觉得我编的不好,别喷啊……

《高堡奇人前传》由此开始:

1.一切的拐点都是从德国推迟进攻苏联开始

首先,斯大林的野心不亚于希特勒,如果德国推迟半年进攻苏联,那么,1941年7月,斯大林的大雷雨计划就会被执行(大雷雨计划是斯大林进攻德国的计划,只是因为时间比德国巴巴罗莎计划晚了一些,才没被执行),用152个师两百多万人对德军发起突袭。

其次,希特勒虽有进攻苏联的准备,但是,由于苏联进攻的先发制人,德国应接不暇,而且,德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油田,近在咫尺。因此,德国迫不得已在东线集中防御,放弃所有非战略重点,至少保障罗马尼亚油田通道的安全,争取战略时间和空间。

然后,德国紧急采取以下对策:

政治上:无条件和法国、英国等国媾和,放弃一切占领区利益。

军事上:得以解放西线的几十个师,投入东线战场。

经济上:立刻和美国达成一致,尤其取得美国犹太集团的谅解,紧急获得战争贷款、购买石油等物资(注意,此时尚未开始屠杀犹太人,仅仅敲诈勒索犹太人的钱财,而这种行为却不是德国独有,整个欧洲的手都不干净)。

2.战争初期

战争初期,短视的西方国家,自以为终于可以看到驱虎吞狼之计实现了。

刚刚开始,自然一切在西方的预料中,高价卖给德国机床、石油、铁矿石,投资德国发行的国债,并拒绝红色苏联的任何发债请求(参考日俄战争期间,犹太人金融集团是怎么报复俄国的,俄国迫害犹太人也名声在外)。

而英法利用这段时间,除了发战争财之外,赶紧把刚刚走出战俘营的军队武装起来,部署到故土,尤其是部署在马奇诺防线,抓紧恢复元气,等着看德国笑话。

而在战场上,斯大林的军队和俄芬战争时期一样,刚刚经历过大肃反,名将凋零,军队从上到下素质很差,除了开始三板斧有点吓人,其实就是一个傻大个在挥舞王八拳。德国经过初期的慌乱,不到两个月就初步稳定了战线,只等生力军的到来。

德国吸取一战教训,果断抛弃既得利益,与西方诸国和解,坚决不两线作战。得以把生力军调往东线。

但是,他们在撤出法国马其诺防线时,对几个关键地点的防线内部做了仔细测绘。

然后,得到增援的德军,利用先进的闪击战术,迅速把西进俄军分割、包围,152个师被歼灭一半以上,总计损失一百多万人,苏军在苏芬战争后再经历此大败,元气大伤。

接着,希特勒顺势执行业已完成的巴巴罗莎计划,并在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的夹道欢迎下,于1941.10进入俄国境内,俄军一路溃不成军,但是,斯大林绝不允许丢失乌克兰,因此基辅战役展开,本以为残兵败将的苏军必然很快丢失乌克兰,可是,进入11月,西伯利亚寒潮突然降临。战场突然安静下来了。

俄军在舔伤口,不断的往乌克兰调集重兵,至少在基辅拖住德军。

德军在等棉衣、防冻机油等等,但是,冬天是属于俄国人的,斯大林虽无外援,但有冬天。德国人只能就地筑垒,熬过冬天,幸好,补给线并不太长,虽然,进攻不行,但是防守还是没有问题。


3.1941年的冬天到1942年的春天

在1941年的冬天,斯大林守住了基辅。

在此期间,斯大林采取了几个措施

1.总动员往基辅增兵,务必打赢基辅战役。

2.通过西方国家向德国求和,但是,西方很乐意看到两败俱伤,因此,婉拒了斯大林的请求,他们非常希望看到汉斯和伊万都打得奄奄一息时再出来收拾残局。

3.根据佐尔格远东情报组的最新情报,日本不会进攻苏联,因此,抽调了远东方面军到达莫斯科,作为总预备队。

其实,此时斯大林在西方也不是一无所获,西方诸国发觉德国的强大,终止了对德国的战略物资出口,导致,德国防冻产品不足,无法在冬季采取主动进攻。

1942年的春天到来了,斯大林在基辅执行海王星计划,准备在乌克兰围歼德军的精锐第六集团军。

初期计划非常顺利,久困基辅坚城下的第六集团军很快被包围起来。

但是,德军很快以第六集团军和基辅为圆心,干脆把更多的苏军反包围起来。

基辅战役渐入白热化阶段,苏军战备状态仍未能恢复,在没有外援物资的情况下,士兵使用着粗陋的苏制武器、啃着坚硬的面包和土豆,士气低下。并且德国有制空权,渐渐德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并逐渐把大包围合拢。

反应迟钝的苏联统帅部终于下令撤退,但是,此时苏军已经指挥失灵,结果,战至当年六月份,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布琼尼元帅战死,仅仅俘虏就达66万人,富裕的乌克兰丢失。

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靠此役战功晋升元帅。

对斯大林而言日子就太难过了,因为,莫斯科大门洞开了。


4.伊万不能死

西方紧急调停,他们需要的是汉斯和伊万的两败俱伤而不是汉斯打死伊万。

希特勒虚与委蛇,

一方面假意磨磨蹭蹭的进行谈判,德国外长李宾特洛普堪称完美的演员,哭诉着德国遭受的苦难,总有办法合理的拖延谈判。

另一方面借机休整,补充物资,准备莫斯科战役。

7月份希特勒准备完毕,李宾特洛普撕下假面具,停止和谈。

其实,此时的关键还是物资,苏联缺少外援,如果苏联能及时得到西方国家援助的军事装备、罐头等等急需的物资,其实还有可能把战争拖下去的,直到西方国家军事介入。

但是,西方国家还在争吵,西方主流认为希特勒补给线太长,而且,俄国铁路的轮距和欧洲不同,因此俄国占领区内的物资转运尤其困难,再加上占领区内的苏俄游击队袭击此起彼伏,越接近莫斯科,补给越困难,拿破仑的失败一定会在希特勒身上重演。

于是,莫斯科战役展开,在莫斯科方向,与苏联远东方面军展开决斗,同时,也暴露了苏联远东方面军西调,远东极度空虚的情况。

德国将此情况通报给了日本,因此,日军为了报诺门坎一箭之仇,积极备战,准备压上整个关东军。

虽然克格勃头子贝利亚得到了情报,但是也苦于无可用之兵,建议斯大林主动和日本和谈,割让部分远东地区,求得远东的暂时安宁,斯大林拒绝了,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小日本刚刚被打得满地找牙还敢再对斯大林挥舞拳头。

斯大林下达了第227号作战命令。也就是意味着莫斯科战役也是一场没有俘虏的战役,虽然这违反人道,但是却鼓舞了苏军的士气,使得苏军敢于去拼死一战,也使得苏军重新焕发了斗志。

227号命令的核心就是撤退者死,但是,这命令发展到最后变成所有投敌者的家人将被处决,即使是从战俘营逃脱的俘虏,也将全部被枪决,这也为斯大林之死埋下伏笔。

8月远东方面军尽全力作战虽给德军以重大打击,但是实力差距太大,自己还是遭受重创,退守莫斯科。斯大林依据227号令杀鸡儆猴的处分了一批军官后,开始准备莫斯科防御战。

斯大林再次向西方求援,西方世界终于感到了唇亡齿寒。

罗斯福决定美国继续援引、沿用《租借法案》,大力援苏。

8月底第三次诺门坎战役打响,这次,日军集中了关东军的所有精华,打了苏军个空门,进展极其顺利。

9月莫斯科防御战开打,与此同时,第一批援苏物资启航。

战况不利,斯大林仓促逃离莫斯科途,在他的豪华火车包厢中,一边喝的烂醉如泥,一边痛骂胆小鬼只会撤退,并且保证要枪毙他们。

千不该万不该的是,斯大林见一个骂一个,从身边的工作人员到贴身侍卫,无一幸免,前来汇报工作的将军也被斯大林用伏特加瓶子砸破脑袋,送进监狱等待枪毙。斯大林已经进入癫狂状态,而身边所有的人都战战兢兢,朝不保夕。

其实,斯大林已经坐在火药筒上,就差一个点燃导火索的人,这时贝利亚出现了。

最后斯大林被贝利亚毒杀,贝利亚以斯大林首级为见面礼,向德军无条件请降,可笑的是第一批援苏物资,终于靠岸,苏军主动把物资转交德军,成为德军的战利品。

希特勒接受投降,并与日本瓜分了俄罗斯,日本获得了俄罗斯远东地区。


5.遗憾的万一

德国和日本瓜分了苏联,整个西方世界一片安静,哪怕好战派丘吉尔和戴高乐都目瞪口呆,实在太快了!

轴心国向整个西方世界示好,告诉大家:轴心国吃饱了,和平来了。

但是,丘吉尔和戴高乐不相信,组建了以英法联军为首的维和部队,常驻欧洲各个要塞,以防万一。

遗憾的是万一很快就来了!

同盟国再次为自己的愚蠢买单,他们情愿相信轴心国已经吃饱,也不愿意积极备战,情愿生产红酒奶酪也不愿意抓紧生产坦克大炮,一厢情愿的认为马奇诺防线可以防住德军,只是要把这条防线修到海边就功德圆满了。但是,同盟国之间,天天在为如何分摊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费用吵个不停。


还记得当年德国从马奇诺防线撤退时,画的马奇诺防线的内部关键节点的图纸么?德国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在英法联军的枪口之下,开工建设很多民用项目,给人感觉这次德国真的开始化剑为犁了,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就在马奇诺防线的前面。

其实德国在利用建设的噪音,掩护深挖的爆破坑道,撤退时画出的图纸发挥了大作用,当英法刚刚把德国的阿登森林突击战作为军校战例时,德国已经悄悄挖好好几处爆破坑道。


6.诸神的黄昏

狼要吃羊需要理由吗?如果一定要就编一个。

终于,1943年3月,德国盖世太保突然宣布破获了一起英法特务发起的刺杀希特勒的案子。柏林愤怒了,为西方世界消灭了布尔什维克,就得到刺杀这个待遇吗?

希特勒泪流满面,宣布悲壮的复仇,结果,1943年4月德军再次宣战时,竟然能在同一时间,炸毁几个关键节点的马奇诺防线,再次突入法国腹地。

当时整个西方世界都抱有侥幸心理,除了少数智者看透了希特勒的把戏之外,大部分人只想安安静静的回到家乡过过小日子。导致,当德军再次发动战争时,只要突破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腹地,便能迅速发动闪击战术,因为,刚刚走出战俘营的英法联军毫无战意,没有了抵挡德军的勇气。

这次德军又成功了,而且,刚刚从德国占领下获得自由的西欧诸国对被占领期间的德军很是欣赏,觉得挺有骑士风度的,与其用步枪打坦克,不如再蹲一次战俘营,再当一次亡国奴,毕竟命能保住,饭能吃饱。

而这次,不管是政府还是军队,非常迅速的没有心理障碍的投降了,熟门熟路的走进战俘营。

而命运使然,这次英法联军的核心部队竟然再次被困在敦刻尔克,只是,这次不可能再让英国人成功搞一次发电机计划了。

德军具有犹太血统的米尔西空军元帅负责此次对英法联军的空中打击,而陆地负责此役的是名将古德里安。这次德军吸取了教训,坚决执行陆空配合推进,以极快的速度插到了敦克尔克海滩,切断了30万联军的最后退路,没有放走一个英法联军。

凭借此役的出色表现,古德里安得偿所愿终于得到元帅权杖。

德国成功的二次迫降了法国,贝当元帅以为自己还能再次当伪政府首脑,结果因为这次法国输得底裤都没了,希特勒决定吞并法国,帝国保安总局局长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担任法国总督,老贝当羞愧难当,在自己的别墅吞枪自尽。

1943年7月欧洲大陆战事结束,整个欧洲仅剩英伦三岛,孤悬海外。

7.拳头大的是哥哥

此次欧洲大陆诸国被德军震慑,不管德军是否进入该国,这些国家的元首都纷纷亲赴柏林,拜见希特勒,愿为德意志千年帝国添砖加瓦。

别看我们国家小,但是,我们海外殖民地可不小啊,只要元首肯提供保护,我们这些国家以及相应的殖民地一定和元首站在一起,与万恶的英国战斗到底。

形势逼人啊,这么大的法国、俄国都灰飞烟灭了,其它小国胆寒不已。

希特勒在欧洲诸国的强力推举下,就任欧洲元首,并将欧洲分为几大区,任命了德国总督,当然,欧洲小国自然没有任何变化,以前有王室,现在还是有王室,以前搞选举现在还是搞选举,唯一的区别是,产生的首脑必须由希特勒最后任命,并且每年必须向欧洲大区总督述职。

德国开始接手欧洲仆从国的殖民地,关键是希特勒凶名在外,希特勒一宣布欧洲大陆所有海外殖民地都归于欧洲殖民办公室统一管辖,结果,这些殖民地总督们被希特勒在欧洲的成功震慑,一个个纷纷表态忠于欧洲元首希特勒,保证和英国势不两立,不对大英帝国任何船队开放港口。

英国绝望了,因为,英国的殖民地不仅仅不服从宗主国的调遣,而且已经有很多殖民地要求独立,并且主动向德国派去代表进行深度接洽。

日不落帝国的无敌舰队,全球能靠岸的补给点越来越少了,英国内部投降派越来越得势了。

欧洲元首希特勒一上任,第一件事就发布了“敦促英国投降书”,要求英国无条件投降,否则将再次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和无限制空袭战。

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天天在议会做说服工作,要求大家团结一致抵抗到底,但是,效果甚微,原因也非常简单,英国是买卖人的国家,最会算账。

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物资无法进口,会饿肚子;

无限制空袭战,会导致死人,而几十万英军已经在德国战俘营吃起了牢饭,听说德国人对他们很人道。。。。

而英伦三岛的可战之兵已经不多了,必须紧急向殖民地求援,但是,英国殖民地议会却没有明确表态,或者说,英国殖民地在等美国的态度。

8.虎虎虎与英伦陆沉

1943年12月7日,也是日本时间的12月8日清晨。

日本帝国海军终于对美国珍珠港下手了。

日军航空兵在珍珠港上空发出“虎虎虎”这条密电,暗语代号的意思“攻击 攻击 继续攻击”.

一瞬间珍珠港陷入战火,同时,日军在香港、马来西亚、关岛、菲律宾、威克岛采取军事进攻行动。

罗斯福召开紧急国会会议,希望对日宣战并对包括德国在内对轴心国宣战。

参议院全体一致投票通过对日宣战的决议,82票对0票。
在众议院只有蒙大拿州反战主义者珍妮特·兰金持反对意见,388票对1票。


但是,对轴心国宣战也被全票否决!

美国对日宣战,却无人赞同对德宣战。毕竟德国的战绩太不可思议了,从某种角度讲,德军已经被神话。

但是,英国看到了希望。

丘吉尔紧急约见美国驻英大使,表达了希望美国尽快对整个轴心国宣战,但是大使却罔顾左右而言他。在美国国内,英国强大的院外游说集团日夜不停的约见参众两院的议员,希望他们能提交对轴心国宣战的议案,结果令人失望。

其实美国人看到希特勒在欧洲这顿嘁哩喀喳,早就吓破胆,当两院全票否决了对轴心国宣战后,无奈的罗斯福只能紧急派出副总统杜鲁门赶赴柏林,保证美国仅仅对日宣战,希望能与柏林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将世界带入崭新的和平纪元。

英国人失望了,他们发现美国人更现实,美国人认为你们欧洲都打不赢的仗,别指望我们美国人帮你们打,而且,现在德国这么强大,我们美国人以孤立而骄傲,不参与欧洲事务是我们美国的唯一准则,我们还要集中全力对付小日本呢。

美国的态度终于明朗了,英国殖民地态度也明朗了,大部分殖民地议会通过了决议,不派兵帮助英国,但是,竟然还有一部分殖民地竟然宣布了独立,主动向德国示好,对英国船队关闭了港口。

终于,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借着带自己妻子莫德公主回英国娘家休假的名义,秘密赴英拜访了英国王室。

哈康七世说:1940年已经带着全家和挪威政府在英国流亡过一次了,好不容易回到了挪威,不想再动了,希望英国王室也看清形势,这次欧洲大陆几乎已成定局,不可能翻盘了,连英国海外殖民地都已经不听招呼了,英国投降只是时间问题,非常希望英国王室能主动加入希特勒的“大欧洲共荣圈”,远离战争保其富贵。

英国王室心动了,两周后,突然招丘吉尔进宫,宣布罢免他战时首相之职,再次任命了张伯伦担任首相。

张伯伦受命后,立刻搭专机赴柏林,与希特勒进行的气氛融洽的会谈。元首充分照顾了大英帝国的面子,整个会谈没有用过一次投降的字眼,只是殷切的希望伟大的英国融入新欧洲大家庭。

换句话说:降欧不降德,英国终于从了。

1944年3月,第一支欧洲维和部队登陆英国,其实,就是德军,为了给英国保持脸面,打着欧洲维和部队的名义而已。

逃离法国的戴高乐此时住在丘吉尔家附近的公寓中,他与丘吉尔两人终日饮酒,痛骂议会的绥靖政策养大了纳粹,鄙视懒散的国民没有一点抗争精神。

但是,靠几个精英唤不醒自欺欺人的国民,早已无力回天了。

9.自欺欺人的代价

当英国还在眼巴巴的等着战争结束、战俘营的男人们回家时,第二支德军登陆英国了。

第二批登陆英国的是帝国保安总局的别动队,海德里希已经为英国建立了6 个特别行动队,由设在伦敦、布里斯托尔、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和爱丁堡的总部指挥它们的活动。它们将执行纳粹的恐怖政策;在开始时,它们要逮捕所有在《英国特别搜查名单》上的人,这个上罗列了大约2300 名英国的知名人士,纳粹秘密警察认为有必要立即逮捕监禁他们,他们不全是英国人,丘吉尔自然列在名单上,还有内阁成员和所有党派的著名的政治家。名单上有报纸的著名主编、发行人和记者。

更可怕的是,在1944年5月,柏林西南部的万湖的一个别墅内,在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的主持下,通过了“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海德里希将该方案提交希特勒,经批准后,由希姆莱安委托阿道夫 艾希曼执行这套解决方案。

所谓最终解决方案的目标非常简单,纳粹计划将犹太人从德国人的生活空间赶出去,“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总共涉及1千1百万人。

首先,他们将被送进“临时犹太人居住区”,隔绝犹太人和当地社会接触。

然后,被分批驱逐到东方的集中营,纳粹计划以强制劳动摧毁犹太人的健康与生命。

最后,幸存下来的将遭到屠杀。

最要命的是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被纳粹侦知。其实,原本德国科学家海森堡主持的核计划,由于计算失误,从1942年开始进入迷途,没有大的突破。但是,自从发觉了美国的曼哈顿计划,1943年起,希姆莱的注意力投向了原子弹计划,一方面,命令在美的特工竭尽全力向曼哈顿计划渗透,一方面建立几个新的铀工厂。

新的工厂建设顺利,但是,向曼哈顿计划渗透得极为不顺利,可以说毫无进展,但是,没有任何技术数据的支持,就无法说服固执的海森堡,让他相信自己计算失误。

在关键时刻,前苏联克格勃头子贝利亚来了,贝利亚向他的新主子希姆莱奉上克格勃在美国的卢森堡间谍小组,该小组发展了最有价值的成员:顶尖科学家富克斯,正是他向俄国人泄露了原子弹技术的情报,而这些技术情报正是海森堡最需要的。

就此,纳粹核计划最后一道障碍被攻破。纳粹开始集整个欧洲之力推进他们的核计划,该计划被命名为:海森堡-希姆莱计划。

10.恶魔的獠牙开始沾血

随着海德里希的英国别动队在按照特搜名单进行大抓捕的同时,欧洲的其它大区,分别开始组建别动队,并制定了特搜名单,那些不安定分子全部被列在名单上,比如:布尔什维克分子、著名评论家等等,并且在欧洲宣布执行了“欧洲新闻法”,规定了所有出版物必须执行许可证制度,也就是没有官方发给的许可证不允许开业,并且,报刊杂志必须由检查组进行内容识别后才能下厂印刷。

至此,欧洲舆论自由终结,反抗与抵制在意料之中,任何反抗在盖世太保的眼里无异于螳臂当车,希姆莱及其下面干将的办事效率奇高,很快就平息了第一波明面上的抵抗。

而犹太人居住区也选址在波兰和乌克兰,建设非常顺利。通过铁路,开始把大量的犹太人从欧洲各地转运到犹太人居住区,他们将被从社区分批运到集中营,没有用的直接送入毒气室,有用的送到劳动营榨干最后的劳动价值,犹太人居住区其实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当集中营缺人时就可以直接从居住区发送。

英国虽然荣誉投降了,但是,其实丘吉尔被解职后,他以自己的个人名义给整个舰队发电,要求他们听从自己的内心,如果选择投降就下舰回国,如果选择战斗的,就驾舰赴美,结果心高气傲的大英帝国舰队无论如何都无法向他们眼中的侏儒舰队德国海军投降,因此,几乎所有的主力舰队都投向了美国。

而德国的海军实力又没有办法短期内暴涨到和美国大白舰队抗衡的程度。

对希特勒而言,最大的敌人已经是美国,可是,海军实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怎么办?幸好希姆莱送来了良方。


何以解忧,惟有核弹!

最可怕的原子弹,对德国而言原本就有整套的设施,从重水工厂到铀工厂,一等海森堡修正了自己的错误,余下的制造阶段简直一跃千里,德国的精密工业实力可不是闹着玩的,德国计划1943年开始到1944年年底仅仅1年半,就准备在西伯利亚进行了第一次核爆,希特勒极为亢奋,他等待着他的超级武器的诞生。

11.不争气的小矮子与争气的贝利亚

对希特勒而已,目前和美国的和睦关系是他争取研发核弹的关键,因为,不管是海军实力还是美国正在研发的原子弹都不是希特勒可以招惹的。偏偏轴心国另外一个小矮子,日本帝国不信邪,非要和美国开战,希特勒吓出一身冷汗,那时已经是迫降英国的关键阶段,如果美国因此全力介入欧战,极有可能重复一战翻盘的情况。

幸好美国不愿意两线作战,更没想到的是,希特勒看不起的小矮子竟然能把美国打得满地找牙。结果到了1944年,日本帝国海军在中途岛大败亏输,德国情报部门的分析,根据日本的工业实力,这些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短期内得到补充的,只要美国释放出30%的工业实力,日本一定完蛋,也就是说,目前为止,美国70%的军事工业实力都是针对德国做的准备。

怎么办?只有抓紧研发核弹!虽然,德国工业基础强大,但是,元首要求1944年底完成第一次试爆,时间上几乎不可能完成。

但是,希特勒有希姆莱,而希姆莱有贝利亚,而贝利亚则有古拉格监狱。

在古拉格监狱,十万人在新沙皇贝利亚的领导下,不眠不休的工作,他必须取得新主子希姆莱的信任,当然荣耀只可能属于贝利亚的,代价则是几万条人命。

古拉格监狱的10万名囚犯在乌拉尔山后的切尔扬宾斯基挖掘修建了巨大的核反应堆。
当这个原子反应堆竣工时原子弹研制人员面临最棘手的困难是必须将储铀罐打开,而且须将有高度放射性的钚和焙砂分开,美国人为完成此举准备了防射线服及遥控机械手。贝利亚虽搞到了遥控机械手的图纸,德国也可以仿造,但当时无论如何都来不及了。

贝利亚决定用人工来完成分离钚和焙砂的作业,完成这项工作就成了必死的任务。来完成这项死亡使命的必然是古拉格监狱的那些倒霉囚犯。贝利亚凶神般的在试验厅里踱来踱去,他怀疑一切,只要谁有一丁点差错,他就会被斥责为破坏、叛徒,当场下令投入到一线车间去分离钚和焙砂。

贝利亚的努力没有白费。

随着1944年底,西伯利亚一声巨响,标志着德国率先跨入了核门槛。

12.慷慨的日本

经过1944年的中途岛惨败,日本的仗越来越难打。日本也明确知道自己扛不住了,工业实力可不是敢死队冲锋,讲究的是厚积薄发,日本的工业实力欺负欺负东北亚的弱国还行,但是和美国比就差太远了。

山本五十六知道日本的末日不远了,要有生路只有和德国深度合作,拉德国与美国开战。但是,希特勒又不傻,凭什么给你日本人挡枪。

怎么才能拉德国下水呢?很难啊!人家德国现在可是坐拥整个欧洲,要啥没有?

其实,德国确实缺一个关键装备,就是他没有办法把核武器悄悄的渡过大西洋送到美洲大陆,如果用舰艇或特制的超大型远程轰炸机运送,还没看到海岸线就会被干沉到太平洋海底,要悄悄的把核武器投放到美国,只有超大型潜艇。

德国没有这么大潜艇,偏偏日本有,日本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伊400型潜舰。伊400所携带的燃料足以绕地球航行一圈半,可装载3架强击机并可使其迅速投入战斗。该型潜艇以攻击巴拿马运河船闸为目标设计的大型载机潜艇,排水量3530/6560吨。

德国特使把希特勒的请求告知日本时,山本五十六大喜过望,虽然不知道德国为何需要这么大的潜艇,但是,傻子都猜得出,肯定是针对美国的。因此,非常爽气的卖给德国三艘(伊400号、伊401号、伊402号),并且同意转让设计图纸。

德国也非常满意,全力改造到手的三艘潜艇,并努力消化吸收,开发出德国的超级u型潜艇。至此,跨大西洋投送核武器的问题解决了。

13.该来的终于来了

比基尼岛,是一个位于马绍尔群岛北端的堡礁,为比基尼环礁中最大的一个岛。随着1945年,日本被驱离马绍尔群岛后,该群岛及环礁即归美国海军管理,比基尼岛也在其中。

1945年底,比基尼环礁,一艘巨大的潜艇悄悄的浮出水面,并在离比基尼岛最近的一个无人礁岛登陆。

对,没错,这是德国的别动队,他们将业已完成武器化的核弹在美军眼皮子底下,布置在无人岛上。

同时,已经有两辆大卡车停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的一个荒芜的农场,这是德国地下情报站。此地离新墨西哥州阿拉木郭多75英里。这也是通过大型潜艇运到美国的核弹。

其实,在此之前大型潜艇已经往美国运送过数批核弹,并已经完成潜伏,这次是最后一批,德国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这么多核弹,完全要感谢捷克珍贵的铀矿和贝利亚的古拉格囚犯。

德国业已准备完毕,要在日本彻底失败前,撕下假面具!

1945.12.16,德国外长李冰特洛普紧急约见美国驻欧大使,提出了一个荒谬的要求,因为欧洲人口密集,因此要求借美国的土地进行核试验,并提交了第一次计划核试验的备忘录。

美国大使彻底闷了,在重复确认了一下李兵特洛普的要求后,这位老外交家拿着备忘录的手颤抖了,说到:“我供职40余年,从未见过这样一份满篇卑鄙的谎言和歪曲的文件。”愤然拂袖而去,李兵特洛普在这位老外交家面前,实在属于小字辈,再加上确实理亏,他像一个殷勤的侍者,跟在美国大使身后,拼命想解释一些什么。在美国大使登车后,李兵特洛普死死拉住车门,说出最关键一句话:“不管美国态度如何,德国一定会按照备忘录的时间、地点爆炸核弹,麻烦赶紧把比基尼基地的军人、平民撤出,防止无谓的牺牲,别去找核弹,你们根本找不到的”

12.18日凌晨5点,在晨光微露的瞬间,在比基尼环礁一颗蘑菇云升入空中。

12.18上午10点德国驻美国大使,紧急拜访美国外长,告知,希望在美国召集的紧急国会上能够让他发言,他会有个更好的提案。外长和议长商议后同意了。

在美国国会,这次议题就是对德开战,但是,在投票前,议长说,下面请德国大使进行投票前最后的演讲。

德国大使在一片嘘声中走上讲坛,德国大使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其实就几个主题。

1.德国已经把核弹布置在美国本土的各个地方。

2.在圣诞节将会有第二颗核弹爆炸,届时麻烦美国的核专家先测量测量威力再考虑是否对德宣战。

3.第二次核爆地址会提早12小时宣布。

美国议员们被第一颗核爆的威力震慑,竟然同意了圣诞后再表决是否开战!

一时间,美国的各种媒体,电视、报刊杂志。。。铺天盖地的宣传比基尼岛的核爆炸以及德国即将爆炸的第二颗威力巨大的核弹,美国民众陷入一片恐慌。其实,这一切都是德国在后面操作,在新闻自由的美国,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如鱼得水,使尽浑身解数影响美国民意。

很快到了圣诞夜,德国使馆前围满了各路记者,德国附近的酒店、公寓价格暴涨,毕竟,德国再狠也不会炸自己的大使馆。

12.24下午四点,德国大使宣布,将于12.25,凌晨4点核爆,地点在美国南部,天呐,那可是近20个州啊。

12.24晚上十点,德国大使宣布在西南部,终于缩小了,可是美国西南部还包含四个州。

12.25凌晨一点,德国大使宣布在墨西哥州。

12.25凌晨两点半,德国大使宣布最后的范围,在以新墨西哥州的阿拉木郭多为原点的半径100英里内。

对,这就是德国宣传部长的神经战术,这十二个小时是美国最混乱的12小时,一点点缩小范围,让这些可怜的美国人连圣诞大餐都没得吃,全家逃难。

奥本海默一听最后地点是阿拉木郭多附近,几乎要疯了,这不是美国计划核爆的试验场嘛!德国人究竟要干什么?来不及仔细考虑了,只有一个多小时了,赶紧逃命吧。

12.25凌晨四点,德国准时起爆了核弹,这是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由于靠近美国的核试验场,导致美国的核实验基地遭受巨大破坏。

12.25上午十点,德国大使再次拜访了美国外长。除了送上新年祝福之外,明确告知:德国已经在美国埋伏了一百枚核弹(这是在吹牛,真实数量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希望美国能学习欧洲诸国,和德国联手建立新美洲联邦。并且,再三强调,这次不是外交斡旋,是对美宣战!并且,正式递交了宣战书

也就是说,德国对美宣战了,几乎准备剖腹的山本五十六,泪流满面,特地进宫觐见裕仁天皇,他告诉天皇:在天照大神的护佑下,日本保住了,天皇皇位保住了。

14.最后的结局

戈培尔与李兵特洛普两人一搭一档,他们深谙群众心理学,他们知道,要逼降美国就必须掌控美国人的民意。因此,1946年一月一日德国大使再爆大料,在美国第一大都市纽约有至少两颗核弹,第一颗已经在帝国大厦地下停车场!但是,只公布第一颗的地址,没有公布起爆时间。

美国政府很容易的找到了这颗核弹,因为,不怕死的各路记者用已经先一步围着帝国大厦的那枚核弹拍个不停,这次根本就是德国故意暴露的!

美国使用了拆弹部队,很快,触发了倒计时装置,六个小时倒计时开始!

美国人慌了,德国大使就一句话:希望美国民众考虑德国的建议,成立新美洲联邦,否则,纽约核爆后,马上会在纽约爆炸第二颗!

美国的各种亲德势力,没日没夜上街游行,用尽各种手段给议会施压。

美国召开紧急议会,但是,时间实在太紧,在最后关头,德国大使同意暂停核爆,派出拆弹专家,解除核弹起爆程序,并卸下核弹。但是,美国必须开放领空、领海方便德国专家撤出!

美国迫不得已同意了,等德国专家磨磨蹭蹭卸下核弹关键部件,在各路记者和民众的围观下,像大明星似的到达纽约国际机场时,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然后又在机场等了一天时间,传出了德国两艘齐柏林航母编队在向美国海岸靠近的新闻!

可是美国媒体纳闷了,应该通过港口撤离才对啊,这些德国人为何要把核弹关键部件运送到纽约机场呢?突然,所有人都没见到过的一幕出现了,一架喷气式飞机降落在机场,德国专家把关键部件安装在飞机上后,立刻再次起飞,并且与天空8架伴飞的喷气机汇合,9架喷气机利用自己的高航速戏弄了美国战机群一番后扬长而去,这九架喷气机是从最近美国海域的德国巨型潜艇起飞的。德国潜艇一放飞喷气机立刻撤退,而此时的喷气机尚不成熟,要命的地方就是航程短,因此,他们必须降落到刚刚靠近的德国齐柏林航空母舰。

这么大费周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舆论:我除了核弹还有了可以投核弹的喷气机,而美国却什么都没有。

一时间,整个媒体都在传播德国黑科技的可怕,比如:德国已经有了跨大西洋投下核弹的远程喷气轰炸机、德国已经有了会潜水的航空母舰。。。

半真半假,一时难辩真假,议会对是否对德开战争吵不休,这时,德国大使又宣布了,将在1.10,纽约、华盛顿、旧金山等全美最大的十个城市,起爆核弹,每个城市根据规模大小分别起爆一到两颗。

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时间,刚刚让美国人见识到了德国黑科技,然后再让美国舆论发酵一下,最后一锤定音,把全美十个城市夷为平地!

降还是不降!

德国大使在宣布1.10的核爆计划后,立刻撤离使馆,匆匆赶赴纽约机场,再次登上德军喷气机匆匆离开了纽约。

美国人彻底慌了,这次德国是铁了心要开战了,怎么办?1.9美国原则上同意德国建议,并宣布立刻成立了美洲联盟,诚约德国参加,而且要求德国任盟主。

也就是美国从了。

美国是民主社会,而且,民众有抵抗政府的传统,所以,总有彪悍誓死不降的美国人。因此,希特勒绝不拖泥带水,决定给美国建立广阔的中立区,讨厌德国的就让他们去中立区。

大西洋沿岸是德占区,接着是中立区,然后是太平洋沿岸,那是日占区,日占区自然是最小的,也是希特勒实在无法企及的地方,在和日本达成一系列秘密协议后,干脆就做个人情给了日本,而对日本而言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就了!

ps:

接下去,《高堡奇人》故事展开。

不喜勿喷哦

注意:写的是大纲,如果需要把大纲改成小说,请留言建议在哪个平台发表


gonang


二战时期德国是用闪电战横扫了整个欧洲的,苏联人亦看到了,但由于前期苏联对军队大清洗,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所以正在重整军备,如果希特勒推迟半年再向苏联进攻,苏军的战斗力一定会大增,那么德国一开战就有可能进入生死搏斗,甚至可能打不到莫斯科就给打败了,而苏联人的损失就不会这么大。


何义575


二战时期的德国速来以闪电战而著名。如果推迟半年再进攻苏联人,那么苏联就有充分的时间去挑战作战方案。所以,在苏联人没有充分的调整作战部署之前去打苏联是最好的时机。事实证明元首希特勒的判断是正确的。苏联人虽然有了些部署,但是远远不是德军进攻的对手。










aircraftone


德国进攻苏联的日期是6月22日,半年之后,是12月22日,苏联久负盛名的严寒正严阵以待,希待勒就算是真疯了,也不会选择这个时间进攻苏联。

况且,苏德态势已明,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苏联未发动进攻,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正在争分夺秒地抢时间⋯

也许,等不到冬天⋯


bindong1


德国会更难打。苏联准备会更充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