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從優先到優選 江西打造多層次一體化公交體系

原標題:公共交通從優先到優選——江西打造多層次一體化公交體系小記

曾經人們對於搭乘公交車印象並不太好:“等了半小時,好不容易來一輛,卻人滿為患”“加班稍微晚一點就沒有公交車,不知道怎麼回去”“公交車一過帶著一串長長的黑煙”……

現在,隨著公交線路的不斷優化和加密,地鐵在南昌的延伸,等車時間更短了、轉乘更方便了、乘坐更舒適了。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已成為不少人的首選。

“城市公共交通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出行服務的公益性事業,是關係人民群眾出行體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民生工程。”省運管局局長易宗發表示,“近年來,江西以國家‘公交都市’和省級‘公交城市’為抓手,不斷加大投入,通過改革創新,努力打造多層次一體化公交體系,讓公共交通從優先走向優選。”

近年來,我省積極踐行“公交優先就是百姓優先”這一民生服務理念,大力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南昌市、上饒市先後入選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城市。2016年以來,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財政廳在全省開展省級“公交城市”創建,贛州市、上饒市、宜春市、吉安市、九江市、萍鄉市、鷹潭市先後入選。

建設公共交通,加大投入是關鍵。據瞭解,“十二五”以來至2018年底,我省落實城市公交企業車輛購置稅、車船稅的減免政策,投入省級專項資金37.67億元,用於支持公交都市、公交城市創建、新能源公交車推廣和交通一卡通建設。目前,全省設區市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86%,港灣式候車亭設置比率達21.7%。全省公交線路共有780條,中心城區公交車線路網比率達79.4%。

在加密和優化線路的同時,我省公交行業服務質量也躍上新臺階。在智慧公交建設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省11個設區市中心城區均實現了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走在全國前列。在大容量公共交通方面,我省城市軌道交通實現“零”的突破並進入網絡化階段,南昌地鐵目前運營總里程達48.47公里,日均客運量超過30萬人次。快速公交(BRT)、有軌電車等其他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統也正在規劃建設之中。撫州市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4.7億元,開工建設BRT工程,成為全省繼南昌市之後第二個建設BRT的城市。在綠色公交體系建設方面,我省連續三年超額完成中央下達的新能源公交車推廣任務。截至2018年底,全省設區市中心城區綠色公交車比率為60%。其中,宜春市有新能源公交車516輛(佔比79%),綠色公交車比率達93.3%。

各地還積極構建步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系統,引導公眾綠色出行。南昌市大力推動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設置了400個租賃點,配備了公共自行車1.4萬輛。上饒市出臺了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促進了共享單車規範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省設區市中心城區慢行道設置比率達91%。為更好適應形勢發展、服務民生,我省公交企業近年來改革步伐加快。南昌市支持公交企業對公交場站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發展了加油、加氣、充電、汽車維修等相關產業,所獲收益用於彌補企業運營虧損。吉安市、新餘市、鷹潭市、景德鎮市先後引進江西長運公司合作投資公交企業,促進行業企業加快發展。

下一步,我省將發揮公交在城市交通運輸中的主體作用,力爭到2020年,南昌市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將達60%,其他設區市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將達40%以上。繼續優化線網布局,到2020年,南昌市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將爭取達到100%,其他設區市將達95%以上。加快車輛裝備的改造升級,進一步提高空調車輛和綠色車輛的比例,確保2019年、2020年全省新增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重分別不低於65%、75%。(記者 林 雍)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