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彙編關於「談問題導向」材料金句,收藏!

1.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就得有新幹勁、新狀態,對於複雜問題不能躲、遺留問題不能推、慣性問題不能怕,只要拿出燕子壘窩的恆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2.要突出問題導向,通過試點實踐把問題試出來,把解決問題的辦法找準,消除“施工隱患”、確保“施工質量”,打造“精品工程”。

3.問題,是鍛鍊能力的“磨刀石”。問題即使再小,如果高度重視,堅持“迎著上”,選擇科學方法認真解決,很可能都會總結出不少經驗。

4.問題,是最好的“老師”。即使解決的全是“小問題”,只要認真對待,仍然能夠成為行家裡手。雖然“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事物的原理有許多相通的地方。

5.一個問題背後,往往存在過去多種情況的累積、現實多元利益的交疊、未來多樣路徑的考量,需要我們深刻洞察事物運動變化,敏銳捕捉矛盾雙方動態平衡,練就把握施策方向與分寸的能力,從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啃硬骨、涉險灘。

6.願不願直面問題,敢不敢跳進矛盾漩渦,能不能攻堅克難,考驗的是黨性覺悟,檢驗的是領導水平。

7.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複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特別是要多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要聽群眾的逆耳言,這樣才能聽到實話、察到實情、收到實效。

8.剖析實質問題有“深度”。堅持問題導向,力求把思想談深、工作談實、問題談透。

9.問題是時代和實踐給出的考卷。開展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重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出在哪裡,調研就要走到哪裡;問題越複雜,調研越要深入細緻。

10.黨員幹部能不能堅持問題導向,究其根本,就是能不能堅持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根本、為使命。沒有這種意識和境界,只會明哲保身、當裱糊匠,對問題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遇到問題繞著走,再大的問題也不會成為導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