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丨华为安防之野望,海康威视之心病

2018年的安防圈,话题都被外力所牵引,美国国防部和商务部文件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但就行业内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几个信号是:华为“下海”、海康“喊话”、业绩减速。

大家关心的其他话题,例如传统大厂和AI四小龙之争,还未触及根本;BAT入局,从软到硬BAT未必有优势;中美贸易摩擦,特朗普使坏招,宏观形势未必真正是影响企业存亡的直接因素。

毕竟马云说了:“企业做不好不能怪经济大势,只能怪自己没做好”,这句话没毛病。

如果没有大变化,未来三年的安防市场,华为和海康的立体竞争,将全面打响,华为安防的野望,已经从纸面逐渐走向“战略级”部署;海康威视的心病,已经从粗放型快速增长的退潮中,渐隐渐痛。

不谈技术细节,从中观层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洞察丨华为安防之野望,海康威视之心病

洞察丨华为安防之野望,海康威视之心病



1.华为安防提上“战略级” 背后有什么底气?

“这是华为的战略业务”,2018年8月的发布会上,华为一口气发布了30款智能摄像机产品,同时大力推广其“软件定义”的概念。在笔者看来,现场采访以及大会演讲环节,华为安防相关高层总共提及了23次,更表现了华为的底气和决心,这比产品力更值得思考。


  • 最深的底气——硬件能力


华为海思芯片,尽管还依靠国际供应链上的ARM架构等技术,但就其集成能力和研发制造能力而言,已经具备了相当好的基础。有了智能手机领域的“淬炼”,在安防领域,其能力毋庸置疑。好比游戏级的显卡配置,用来做个PS跑个视频软件,毫无压力。

“华为不做黑寡妇”,任正非也早早下了原则通牒,让下游客户放足了心。但至少,这已经是华为所有硬件产品的底气。“底气”,并不是说华为有芯片的第一保障,而是华为具备高难度硬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这种竞争形态,国际上并非孤例。尼康相机的CMOS就是由索尼制造的,但是尼康自己参与了一些优化设计,当然国内厂商也在试图参与SOC,深度显然不如前者。


  • 最宽的护城河——华为的项目管理能力

华为最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是任正非敲门IBM,双方携手十几年从IPD集成开发到企业各类变革推进的“战壕友谊”。有人说IBM一手培养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但实际上更能看出掌门人任正非的气魄,IBM也在过程中积累了自身转型的能力,放弃掉PC业务的巨人,还能在云和Ai时代继续前行。

另一边看实效,华为ICT产品经历了从2G到5G的迭代和跃迁,智能手机产品是亿级的出货水平。

美国航天局曾经把阿波罗登月任务,分解为几十万个关键节点,依靠强大的项目管理能力,指挥调度数十万人,包含NASA员工和一众供应商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在现实企业竞争中,这种管理能力往往才是竞争的根本能力之一,某几种专利的门槛,是硬红利,但不是竞争中开的花。


  • 隐形杀手锏——华为的市场能力

从智能手机和5G两件事,能看出华为的市场能力。宏观上赢得,全盘认可;中观上,赢得大客户订单;微观上,在线上和线上的渠道能力和营销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ICT时期打翻爱立信,跑赢中兴的华为,在To C时代一度外抗苹果三星,内学小米OV,也有过非常被动的时候,但一步步扛过来了。就连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渠道布局,都在逐渐缩小和OV两厂的差距。

华为也有弱点,但我们能看到这家公司学习、转化、执行的坚决和能力。

2018年,华为还借大势促成了一场“苦肉公关”,这是市场侧的巨大势能,否则在2018年岁末,多个省市的一二把手登门访谈“安抚”,难道是空穴来风?不可能的。


  • 最表面的战力——华为的体量


最后才考虑华为的体量,是因为这是头大象,这是显而易见的。

2018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体量,安防传统4厂+4小龙都不及这个当量的一半的一半。

体量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竞争要素。

体量里面,我们考虑这些因素。

资金体量:华为一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可能就是一个头部企业全年的营业收入。尽管这些数字肯定90%不是安防领域的额,但我们也能想象,如果竞争到白热化阶段,“焦土策略”至少是华为可以选择的一种“下策”,而其他人只有被动等待焦土来临。

供应链议价能力:同上

渠道体量:华为在全国的渠道能力,如果想要加载上安防业务,也不是不可能,这种加载能力,可以成为其市场乘数能力。

声量规模:华为的品牌认知度、新闻曝光量、口碑积累量、思想领导力,已经不是安防市场中厂商可以比拼的。

其他方面诸如此类可推导。


洞察丨华为安防之野望,海康威视之心病



2.海康威视喊话背后,有什么心病?


  • 增长减速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太多雄心

2018年半年报和三季度报,一度引起资本市场“哗变”。投资机构惊呼安防市场要变天,但这种论调为人不齿。我们可以看到,不止海康一家,大华也减速了,宇视、天地、科达等显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减速并不是一件可怕的是,911以来全球的安防市场红利、国内城市管理带来的需求利好,也需要借助接连而来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降温。

连苹果都暴跌了,还有什么永远春天的行业吗?

所以减速一点毛病没有,但需要关注的事应对减速的能力。

从资金存量、人力资源、客户情况、产品能力来看,海康威视无疑比传统各大厂商和AI四小龙都有底气,事实也应该是如此。

突然来一场全球联考,临时抱佛脚的、耍小聪明的、偏科的、老师单独辅导的当然都战战兢兢,平时的乖学生海康自然地基最稳。

但我们还要看得更深。

日子好的时候,海康没有四处出击,自然现在过冬时粮库充实。但也是小富即安,缺乏战略上的雄心壮志。但如果一直这样,也没问题,而现在外力压迫和内部不安的情况下,谁来振臂一呼?


  • 海康的心病在哪?管理能力


2019年是海康威视成立18年,也是个成人礼的年份。

2001年海康威视成立,那一年的华为也还是ICT领域初出茅庐的“冲小子”。但不同在于,海康十年时间踩上了安防市场的红利,同时遇上了技术革新迭代的快车道,国外厂商不在秀场中央,没有这么强的动力。需求中心+吃苦肯干成就了第一个10年的海康。

而华为内外强敌环伺,ICT是个永远沸腾的锅炉,吃惯了“红米饭”的任正非,也想有朝一日吃上细粮,2003年只能开始做变革,就从IPD开始。

海康威视最大的心病就在于,玩了18年安防,却没有抓紧在管理上补课。

比如,海康处理的一些内部腐败事件,相比起来还是很初级的问题。可以侧面反映出其管理深度。别人都在大题上扣分了,你还在口算上检查作业,这就需要抓紧了。

作为对两边企业都有了解的人,我想主要说说海康的3点心病。


  • 产品和系统研发的管理能力


海康肯定已经不屑于和大宇科比能力,但绝对不敢和华为比精细。

说两个系列:内部软件开发的代码管理和随之而来的版本问题,华为已经在10年前意识到这类问题,并不断做出修正。时至今日,海康内部还没有完善的开源库。应用端也常常以“定制化”来粉饰其版本号过多而突显的软件开发管理能力。

麦当劳的每一个汉堡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而炒菜馆的师傅,还在试图保证“些许”盐和味精能保持一致。


  • 市场和客户的管理能力

今年,一个委办局的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举着“被集成”的旗号,背后的合作伙伴管理能力是一流的,相应的客户管理能力也是一流,具体就体现在“懂行业”的需求理解能力。但目前华为更多还是在ICT和云业务层面,当然,加上一个安防层,是很容易的事,因为完整的方案都沉淀在华为自己手中。尽管“被集成”,集成者也是为华为“打工”。

某对口部委客户就经常吐槽几大安防老厂,讲的东西太技术了,PPT基本等于大学技术教材,这可是客户啊,不是答辩会上的博导。有的小厂还在地方客户方面用旁门偏招,偏海康又是一身正气,正气的理工男,在这个时代是无法立在舞台中央的。善解人意、手舞足蹈,这几种,反而都有一方舞台,当然能“承包鱼塘”则是主流。

海康仍旧是那个“配套者”的角色,占位还是那个硬件摄像头制造者,真正是“被集成”的角色。在商业领域,这种定位无可厚非,也非常有利于和合作伙伴相处。但在更高维度竞争时,特别是面对华为,是需要补课的。


  • 全球资源的管理能力

揭开面纱的海康发现,很多事情已经到了花钱都不一定能办成的阶段。

过去20年,各个领域都处于触角张狂的阶段。学术圈跨界商圈,商圈互动政界,政界聚合各界。而今天,到了一个洗牌结束回归清醒和规范的阶段。今天如果才走出闺房,会发现,第一,资源的成本已经高企;第二,资源的调度方式已经不是简单的1+1等于2;第三,如果没有持续的高投入,很多资源就是白白一次性浪费。


洞察丨华为安防之野望,海康威视之心病



3.野望和心病就必然一边倒吗?

当然,华为和海康的话题,还没到“一边倒”的局势。

海康威视CEO的话中,有一些确实是客观事实,比如,安防市场是一个小、散、苦的圈子。相比于ICT动辄上亿的订单和成规模的投入,安防更多是“硬币级”的存款体验。

但不要忘了宏观环境,企业里有饿殍,就有饥餐。谁能保证施瓦辛格不吃素?何况自己家里现成就能搭起大棚。

同时也不要忘了5G时代,华为就是最了解5G的企业之一。加上云业务的突进,小小安防不能“捎带手”做了吗?

海康威视真的全面劣势吗?这也未必。

盛极之下,必有阴影,而且阴影会很大。

海康乖孩子的形象没必要改变,而成人礼对于海康来说,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光环一点都不重要,真的。

对于海康来说,既然认识到安防,还有更新的企业类业务,是苦活累活,那内功更是需要比拼的能力。

乒乓球界最爱调侃的事,省队第一名,遇到国家队陪练,依然可以被打11:0剃光头。千万不要忘了企业竞争的本质。

当然我们看到,相对于华为领导人的风格,海康管理团队的存在感实在太弱,这种存在感,据海康员工反应,在内部也同样很弱。

马云交班给张勇,张勇就开展了组织架构调整,并说了一句在正常不过,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到位的话:“打仗不是互相协同,而是统一指挥”。

华为安防的上半场,指战员已经到位,冲锋号已经吹起。

海康的下半场,谁来指挥,谁来参谋,能上井冈山,把组织建到连队吗?


洞察丨华为安防之野望,海康威视之心病

作者信长自我介绍:你可以认为我是一个行业链条上最小一环上的一个链扣,势力范围华北和华东,工作基础形形色色的用户和大厂,偶尔也写写文字,喝喝小酒,听听吐槽,聊聊长短。不是文字工作者,也不是纯粹的技术专家。所以半个内行半个外行,大家权当闲聊谈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