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武器一般都是从哪来的?

夏目历史君


从红军时期开始,共军的武器就主要依靠缴获来补给。枪,炮,子弹,都是这样。但是,根据地时期、抗战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有些不同。

红军时期,各个根据地的武器都依赖缴获,不仅是枪炮,而且包括子弹。基本上没有自给能力。

抗战时期,有些根据地有自己的兵工厂,也能造一点枪支和子弹,但后来也基本上转为主要造子弹了。

解放战争时期,前期也和抗战时期一样,自己能造的很少,但到后期,自己造的就比较多一些了。但即便是到后期,自己造的武器弹药也仍然是少数,大部分还是靠缴获。

一直到抗美援朝已经开始,第一批入朝的部队中,武器也还是万国博览会,各种武器都有。从最古老的汉阳造,到比较新式的美制武器和苏制武器,都有。

这三个时期,唯一比较例外的,就是手榴弹。从红军时期开始,到解放战争结束,手榴弹始终以自己造的为主。

原因也不难理解。相对而言,制造枪炮、子弹所需要的工业基础和精密程度更高,而当时中国的工业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共军各个时期都处于被包围的状态,根据地都以农村为主,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从北洋时期开始,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兵工厂。

比如从吴佩孚时期开始,巩义就是主要的军工基地。汉阳铁厂也是一个重要的兵工厂,后来使用很广的汉阳造,就是汉阳兵工厂出产的。

东北军的沈阳兵工厂更是一度号称亚洲最大兵工厂,具备组装战斗机的能力。长三角地区,上海的江南造船厂也具备造枪炮的能力。甚至连马家军,都在青海化隆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

但共军始终没有这样的能力。只是在抗战时期,一度发展了一些小规模的兵工厂,可以造枪,但是很快也放弃了。因为没有配套设施,原材料比较短缺,划不来,不如缴获来得快。

而共军之所以能造手榴弹,也就是因为手榴弹的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不过,各个根据地所造的手榴弹的形制都不一样,规格也不一样。

比如四方面军自己造的手榴弹,在当时被称为马尾手榴弹。在鄂豫皖地区的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到了川西北之后,这种手榴弹就不好用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川西北密林地区作战时,经常会手榴弹扔出去了,结果挂在树上,掉不下来的情况,在空中爆炸了。

武器弹药的缺乏是始终存在的。比如红军时期,在中央苏区,刚从地方部队升为野战部队的部队中,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差不多只有一半人有枪,而且每个人只配发五发子弹。其他人都是拿着大刀长矛和手榴弹,就直接上战场了。

这种武器状况也决定了共军的作战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共军作战时特别注重在运动战中伏击敌人,利用敌人行军队列转换为战斗队形之间的时间差,突然发起进攻,而且是尽量靠近敌人再开始进攻。

一方面是因为子弹珍贵,越靠近越有可能做到“每一颗子弹都消灭一个敌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越是靠近,越是有利于通过投掷手榴弹来造成敌人的杀伤。

同样是因此,共军在伏击战中,往往是在完成战术包围之后,通过手榴弹对敌人造成一些杀伤之后,就开始吹冲锋号,向敌人冲锋,开始进入肉搏战阶段。

这也是共军的作战特点中特别突出近战、夜战和山地战的原因。枪炮少,重武器少,更多的依赖手榴弹和肉搏战,所以一旦敌人已经摆开架势,构筑好阵地,共军打起来就会特别费劲。

抗战初期,共军和日军作战总感觉比较费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军不仅在行进中遇到伏击时就地转入防御的速度很快,单兵作战能力更强,更是因为,日军在撤退时有破坏武器的传统,所以共军无法通过作战来缴获枪支弹药来补充。

西路军失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马家军的枪支弹药也是比较紧张的,而且骑兵为主。所以每次出战,马家军士兵基本上只带很少的子弹,所以撤离战场也比较快,即便能够消灭敌人,也很难缴获比较多的武器弹药来补充。


萧武


1944年6月22日,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在延安对中外记者批露,我党领导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不含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 已发展到474000人,而自抗战爆发以后,重庆政府只在头两年提供了三个师45000人部队的部分弹药补充,更没有成规模拨发枪械。因此队伍不断扩大的八路军,其武器装备只能通过生产自造、缴获敌人、收编武装而来。

其中最大的一笔武器获得来自于“山西新军”,在1939年的“12月事变”后,山西新军大部加入八路军,根据史料记载,共得:“枪95000支,轻重机枪1500挺、晋造山炮36门、迫击炮150门”。



一,自产武器远远不能满足军需。

八路军在挺进华北抗日后,虽然总部和各大军区都建立了兵工厂,但由于技术有限和材料匮乏,根据数据统计,整个抗战八年生产出来的步枪和掷弹筒等武器不过数万支(件),显然远不能满足八路军日益扩大的需要。延安曾经提出每年造枪10000支的要求,但就当时的条件来说,这一任务基本无实现的可能。

比如1940年7月定型的“八一式”马步枪,全枪重3.36公斤,口径7.9毫米,虽然性能尚可,但产量十分有限,一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前总共才生产了9000支,这简直是杯水车薪。因此在1941年前后,延安命令各兵工厂将主要精力用于翻造子弹,从而使子弹的年产量达到68万发,手榴弹月产量15000颗。



二、战场缴获才是主要武器来源。

根据八路军第129师的一份抗战前四年的报表,在对日伪军和对顽军的作战中,武器缴获的数量一直大于损失,但弹药的缴获却远远跟不上战场消耗,这也是各兵工厂转变重点翻造子弹的原因,但进一步影响了武器的生产数量。

比如由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和山东抗日武装合编建立的山东军区,在八年抗战期间共缴获:步骑手枪207000支、各种炮955门、轻重机枪1106挺,炮弹16800发、子弹和手榴弹越370万粒(颗),需要指出的是,这里面缴获自伪军和顽军的数量占据很大成分。



三、收编武装获得一定数量武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队在华北地区迅速溃败,留下大批散兵游勇和武器弹药,因此在抗战初期,收编地方和杂牌武装曾一度是八路军扩军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然也包括他们所携带的武器装备。比如在冀鲁豫边区,八路军的作法是将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先改编成脱离生产但不脱离地方的游击队,再逐步升级为正规团队。

再比如冀东地区兵员数量很庞大的“平西抗日游击队”,原非我党领导的地方武装,但是在地下党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学生打进去后,便牢牢地掌握了营连两级部队,最终迫使其总队长赵侗放弃了前往太原投奔阎锡山的计划,接受了到抗日根据地整编的方案,这些部队的武器装备则基本来自于原国民党地方保安团、警察局等系统,以及溃败时遗弃的大批枪械弹药。



四、战区拨付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

重庆军政部对八路军的武器弹药拨付是通过阎锡山第二战区进行的,主要集中在1937到1940年期间,皖南事变后所有的武器、弹药、粮饷全部停发。同时也与阎锡山的抗日态度也是息息相关的,1937年日军初犯山西时,阎锡山急需八路军开赴前线助战,因此拨发了一批晋造汤姆逊冲锋枪、迫击炮等武器,但1939年以后抗日态度转为消级,自然也就不再给八路军提供武器弹药。

除此之外,苏联政府确实在抗战初期秘密提供了一些武器,比如八路军长沙通讯处就转运了120支苏制转盘机枪到延安,主要负责此项工作的则是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因为在1937到1939年间,从新疆到兰州的公路基本掌握在苏联手中,以便给国民政府运输援助物资。但受限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苏联援助的武器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数量肯定不会很大,从1938年底开始,国民党开始监控新兰公路上的苏联车队。



季米特洛夫当时的回应是:“假若援助了,这可能不是帮了你们,而是害了你们”,1939年后苏联与日本签定所谓和平条约,中断了对重庆政府的军援,自然也更无法援助八路军,之后国民党军队加强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苏联军援更无可能。

正是主要依靠消灭敌人来武装自己的方式,以及艰苦奋斗的自力更生精神,八路军坚持了八年抗日战争,并在战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当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八路军和新四军正规部队已达120万人,武器装备水平也得到较大改善。


度度狼gg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一直面对武器弹药紧缺的问题

在抗战中我军曾经长期面临人枪比例失衡,弹药不充足的困境,也经常因为武器弹药缺乏而遭受日军欺压,这是一件十分令人心痛的事情,可以说,武器弹药一直是制约中国军民抗战的重要因素。

在1937年八路军完成改编时,120师只有四门迫击炮,三十五挺重机枪,四千支步枪,子弹276955发,当时120师有9595人,平均每个人不足30发子弹。

实际情况远比这还要困难,八路军除了武器弹药匮乏,还存在武器口径不统一,缺少重武器,就连刺刀都配不齐,根据日本一名侵华士兵的回忆录显示:“八路军,在最初所使用的武器只是锄头、棍棒等”。由此可见,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武器的匮乏程度。

很多影视作品中对八路军武器弹药的短缺也有表现,在《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就经常缺乏弹药,最严重的时候,部队人均只有四发子弹,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战斗。

然而在武器弹药紧缺的情况下,八路军编制人数却不断增加,这更加导致了对武器的需求。

那么,八路军的武器弹药一般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国民政府与苏联的援助

根据国共谈判时的协定,在进行全面抗战时,国民党应该给予八路军、新四军的武器弹药进行补充,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1939年八路军就曾领到国民政府220万发子弹,4万枚手榴弹,1.4万枚迫击炮弹。

然而八路军隶属于阎锡山的战区,在补给武器弹药的时候,国民政府多有克扣,尤其是阎锡山往往先给自己的晋绥军补充,然后再给八路军。

蒋介石对八路军是极为谨慎的,对枪械子弹补给很少,尤其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进入消极抗战状态,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国民党干脆停止了对八路军武器装备的拨发。

除了国民政府的援助外,苏联的援助也是八路军获取武器弹药的一个来源,但是抗战初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主要是支援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因此对八路军援助并不算多,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苏联从新疆这条线运来步枪15箱,子弹31箱,1938年运送16车武器弹药。

1938年6月之后,国民党加紧对苏联军运车辆的交通管制,苏联对八路军的援助基本断绝。

日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迫于日方的压力,苏联停止对华武器援助。

战场缴获敌军武器

没有枪和炮敌人给我们造,八路军想来重视对敌武器缴获,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林老总在总结平型关战斗经验的时候就说过日军“战败负伤亦不肯缴枪”,彭老总总结平型关大捷中,“只缴到不上一百条完整步枪”。

由此可见,依靠战场缴获日军武器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接受军国主义教育的顽固日军,更是宁肯毁掉武器,也不会留给八路军。

而在战斗中,消耗的弹药也是惊人的,根据1941年后勤工作报告显示即使打了一个大胜仗,缴获的武器弹药也很难补充在战斗中消耗的。

但是,相对来说,缴获伪军则相对容易一些,八路军缴获的武器,大部分应该是来源于伪军。

自力更生的兵工生产

面对武器弹药奇缺,没有固定来源的情况,八路军希望依靠自主制造来解决这一困境。

因此,在各个根据地都设有兵工厂,以晋骥豫根据地的兵工厂来说,到1938年时就有工人上千人,能够生产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1939年时在朱老总的指示下建立了黄崖洞兵工厂,主要制造步枪。

然而,在鬼子扫荡的时候,该兵工厂被毁,这就是《亮剑》中山崎大队摧毁的兵工厂,后来引发了李家坡战斗(原型是关家垴战斗),可见敌后生产也不是太容易。

据相关统计表明,抗战期间各个格局第生产的枪支总计一万一千支,机枪33挺,50毫米掷弹筒4155门,迫击炮908门,手榴弹450万枚,地雷20万个。

敌后生产只是生产一些技术不太高的手榴弹和地雷,远远不能满足八路军对武器的需求。

可见,武器弹药的短缺从来都是制约八路军抗战的重要因素,贯穿整个抗日战争,这一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史论纵横


贺绿汀1937年所做的《游击队之歌》中有如下歌词: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这两句歌词虽然虽然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也反应了我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的困窘状态。八路军拥有的武器装备型号繁杂、严重缺乏重武器和各种弹药,其来源也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给自足。八路军总部设有军工部,各部队、各根据地也大都设有兵工厂。据八路军军工部资料记载,1940年全年军工部下辖的各兵工厂共生产步枪3360支,手榴弹7.4万余枚,子弹12万余颗,燃烧弹200个,地雷95个。主要以生产各种弹药为主。



二,缴获自敌伪。这个很好理解。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日本鬼子并不像神剧中那么“弱鸡”,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往往一场胜利后的缴获比自己消耗的少的多。中央军委在给各根据地的指示中,一再反复强调对日作战,消耗与缴获的不成比例:“ 在与日寇战斗中,枪械弹药之缴获较少”。但在对伪军的战斗中缴获还是相当可观的。



三,国民政府拨付。1938年曾由中央拨发了120挺轻机枪和6门机关炮;其余枪支弹药,主要由阎锡山所主持的第二战区拨发,具体数目不详。1939年之后基本断绝。

四,收编和民间搜集。抗战初期收编是八路军扩编和武器的主要来源。最初是收编民间武装,争取与动员有武装的农民或土匪,还有些处于摇摆观望状态的武装组织。他们所携带的各式武器成为八路军武器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苏联援助。这部分来源由于资料的限制,具体援助规模还不清楚,但确是事实存在的。八路军驻新疆和兰州的办事处,就顺利承担了秘密接收、转运苏联武器的重任。1937年12月21日,有“苏俄军车五辆,载纸张、白糖、步枪十五箱、子弹三十一箱,交八路军办事处收转”;1938年2月16日,“有军车十六辆,全系步枪、轻机关枪、炮弹、手榴弹等”;1938年5月30日,“苏俄军车二十五辆,武器弹药、货物、食品等交八路军办事处转 。

以上五个方面就是八路军武器的大致来源,具体份额作为个人无法考证。


燃烧岛链


八路军手上的武器来源有:红军时期遗留,收编友军,中央政府补充,自制,缴获。这里面缴获占大多数。

我们不妨单从步枪数量看八路军武器的不同来源所占比例。

截止到1945年春,八路军共装备有步枪37万支;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兵工厂自制步枪11000支;在1937年八路军刚刚完成改编的时候,不会超过2万支长枪;因为根据1937年120师参谋长周士第日记记载,全师马步枪一共4091支(全师14000人),由于三个师里115师人数最多,装备最齐整,所以枪自然比120师和129师多,因此推算八路军至多不会超过2万支步枪。而八路军最大的一次收编,是收编了山西的新军,一次性入账了2.5万支长枪。当然土匪,地方保安团,地主武装的收编,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但数字无从考证。





那么国民政府给了什么,给了多少呢?斯大林给国民政府援助了够武装100个团的军火(斯大林卖肾援华不是白叫的,比德械规模大多了),蒋介石只给八路军拨了120苏制挺机关枪和6门苏制反坦克炮,这是唯一可以查到的武器调拨记录,其他的就是阎锡山拨给八路军几十万发子弹,不包括枪支;还有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为表达歉意(林彪被国军误伤事件),给八路军赠送了100余万发步枪弹和25万枚手榴弹。同样一条枪没有。

以上就是原有,收编,自制的步枪数量。当然八路军通过在敌占区“走私”也可以买到一些军火,但在重重封锁下这个数量能有多少呢?可以说剩下的来源基本上就是缴获。一是从日军手上缴获,二是从伪军手上缴获。大家注意一点,缴获是要付出代价的,打的好可以缴获,打得不好,非但没有缴获,反而要损失手上的武器。
展示缴获日式步枪的八路军战士



一次战斗过后,八路军战士集体换上了日式军大衣

按照美方当年的评估,认为中共缴获了9万支日式步枪;可以认为绝大部分是从日军手上缴获的,因为伪军一般仍使用国府配发步枪;虽然汪伪有几个精锐师配发了日式装备,但汪伪和八路军交手不多,主要是新四军和他们打。按照八路军自行统计的歼敌数量,日伪军被歼灭的比例为1:2,考虑到伪军作战意志薄弱,主动给八路军送枪送子弹的事情不少,从伪军手上缴获的步枪有18万支已经是最保守估计。因此从日伪军手上缴获的步枪不会少于27万支。

八路军武器来源基本就是这样,由于数据来源本身不都是严谨的,因此只供参考。但不论如何,从八路军武器来源的考证上,都可以打破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纸上的宣仔


首先要说明下,八路军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都是缺少武器的!

八路军出师抗日的时候,三个师四万多人,只有一万多条枪.人均子弹不超过30发。而同时期,日军每名士兵有120发子弹:身前两个弹夹各30发子弹,身后弹盒装60发。



1940年,八路军发展到四十万人,各型枪支9万条。等到抗战结束后,八路军发展到百万人规模。但是,枪支还是不能满足人手一把,只有37万条枪。而且,很多枪使用过度,膛线都磨平了。


子弹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都很奇缺。每名士兵只给五发子弹,打完三发就不舍得开枪了。而且,要是作战只有消耗子弹没有缴获,士兵还会被批评。敌人称呼八路军为“三枪土八路”!

回归正题,八路军最主要的武器来源是边区兵工厂自制。

八路军兵工厂能造很多种武器:步枪,机枪,子弹,手榴弹,地雷,迫击炮弹等。其中,造的最多的是子弹(780万发)和手榴弹(480万颗)。


手榴弹对八路军很重要,因为没有足够枪支。所以,很多战士背上六颗手榴弹就上战场了。

子弹都是捡新弹壳复装,只能重装一次。所以,八路军一直很缺子弹。抗战八年,八路军消耗了不到五千万发子弹。八路军自制肯定不够用,所以,要省着用。

国民党子弹比较富裕,抗战时,国军自己累计生产子弹约11亿发。另外,外购了5.7亿子弹,美国又援助了7亿子弹。所以,国军每年有3亿子弹可以消耗。

其次,战场缴获也占了比较大比例。

抗战初期,八路军的伏击战收获颇丰。可是,后来日伪军发现了八路军缴获物物资的需求。于是,日伪军开始破坏武器。甚至,日军要求伪军领子弹的时候,需要验弹壳。

为了多缴获物资,八路军只能尽量避免打长时间的攻坚战和消耗战。伪军成了八路军最喜欢的攻击目标。当然,八路军也做过“吃亏”的买卖。

例如,为了打百团大战,八路军消耗了70万发子弹,19000发各种炮弹。而缴获的子弹才三十多万发。明显“赔本”了。

最后,蒋介石发工资,和外部支援也很重要。

蒋介石就在初期给八路军发过武器。后来,老蒋发现八路军私下扩编现象严重。所以,什么都不给了。外国援助的抗日物资都被蒋介石自己留下了。

苏联曾多次送给八路军物资。1938年,苏联送给八路军60车物资。包括步枪,机枪,子弹等。



卫立煌将领曾一次性送给八路军一百万发子弹,和25万颗手雷。

1940年,八路军收编四万来人的山西新军,一次得到2万5千余条枪支。


勇战王聊历史



抗战时期,八路军武器来源途径有很多:

一是八路军兵工厂自己生产。但八路军的兵工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生产能力底下。产品质量不高。根本无法满足八路军的需求。

二是国民政府拨付。国民政府是通过第二战区总指挥阎锡山,给八路军补充武器弹药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只有三万余人。后来发展到几十万。国民政府依然按照三万人的标准拨付。远远不能满足八路军的需求。

三是战场缴获。在山西,晋绥军和中央军与日军在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就在后方伏击日军的运输队。运输队弹药物资最多。忻口会战结束前,八路军富的流油。

忻口会战十八路后,晋绥军和中央军撤退至中山区。山西大部分领土被日军占领。没有主力部队与日军正面作战。日军就能集中兵力对八路军进行扫荡。八路军再也无法伏击日军的运输队。尤其是在日军的五一大扫荡中损失惨重。

山西沦陷,国民政府也无力给八路军拨付弹药物资,八路军没有能力伏击日军的运输队。八路军的物资弹药陷入极度匮乏中。

后来八路军通过其他多种手段获得物资装备。


杨朱学派


八路军武器有几个主要来源,第一就是缴获,但是单独靠缴获还是不够的。比如,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37-39年战斗消耗和缴获数字,可以看到,打日军消耗还是大于缴获的。

另外,就是八路军主要需要79子弹和驳壳枪子弹,这些在日军哪里是没有的。比如罗峪战斗,我军消耗79子弹1990发,65子弹769发。可以看出大部分还是79子弹,也就是汉阳造步枪,捷克式轻机枪是主要武器。

第2个途径就是克服困难,自己生产。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下属各厂、所总计修理枪械数万支,修炮约1000 门,造枪9758 支,生产掷弹筒2500 具,迫击炮改平射炮近百门,复装和新制子弹223 万余发。

制造手榴弹58 万余枚,掷弹筒弹19.8 万余发,各种口径迫击炮弹3.8 万发,指导与协助地方生产地雷、手榴弹1000 万枚以上,生产无烟火药7700 多公斤,硝铵炸药11750 多公斤。打伪军,其实也是一个重要武器来源,因为武器制式相同,也更容易缴获。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八年间,共缴获步骑手枪20.7万余支,炮955门,机枪1106挺,炮弹1.68万发,步枪手榴弹369.77万余颗。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伪军。

在1940年阎锡山的山西新军起义的时候,带来的武器包括,精锐部队约三四万,好枪约二万五千支。要知道当时,整个八路军25万人,也只有步枪95000支,轻重机枪1500挺,山西造山炮36门,另外平射炮和迫击炮150门。

最后就是收编地方民间枪支,比如抗战中,土匪出身的伪军头目傅瑞五带着数百人弃暗投明,带来了300支步枪和7挺机关枪,还有7门山炮。葛荣华河北景县人,七七事变后,他打出抗日旗号,四处收缴地主枪支,时间不长竟然建立起3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的队伍。1938年6月其加入八路军。


深度军事


抗日战争是我们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一段历史,我们的对手日本已经进行了工业化,而中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可以说,与日本相比,我们是全方位的落后。这种落后在武器装备的差距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而长年在敌后作战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则装备更差。那么,在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武器一般从哪里来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 自己造

由于日军不断的实行封锁与扫荡,再加上国军还时不时的制造小摩擦,八路军的处境非常艰难。尤其是武器弹药,常年匮乏,为此,中央对建造兵工厂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自立更生来缓解武器弹药缺乏的问题。

黄崖洞兵工厂就是八路军的一颗掌上明珠,工厂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2个团,还研发出我军第一种制式步枪--"八一"马式步枪,第一种自产"掷弹筒"等,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械人才。

但是 ,由于敌人的封锁,根据地没有冶炼黄铜的设备,不能自制枪弹壳,只能利用旧弹壳制造复装子弹,还需要大量的钢、铁、铜、铅等金属材料,原材料的供应形势非常紧张。为此,1939 年2月11日,朱德、彭德怀等八专门要求八路军各部每次战斗后均应收集弹壳,同时发动群众收集铜。

以下是一份抗战时期八路军军工部主要武器弹药产量的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38年到1945年间,八路军共生产了步枪约0.97万支,复装子弹约237.5万发,手榴弹约58.1万颗,还生产了无零炮2500门,炮弹约19.8万发,迫击炮弹约3.7万发。考虑到八路军的扩军速度,这个产量是远远不能满足的。

二 从敌人手里缴获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缴获是八路军最主要的武器来源。

据统计,八年抗战期间,八路军共缴获长短枪 约45.5万 支、轻重机枪约7500 挺、各种口径炮 1288 门。

但是,要从日军手里缴获,非常难,而且还少。

第129师在长乐村战斗中消灭日军 1500 多人,但是只缴获了 60 多支步枪,3 挺轻机枪,战马 10 余匹。战斗中,689 团和 772 团都曾夺过大炮,但又被敌人夺回去了.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逐渐转入重点守备,作战完全依靠汽车、火车之不断输送,前线部队所携带之弹药器材不多,因而战场缴获更加不易。

抗战期间,伪军数量大约400万,主要在敌后维护治安,伪军多是日军强拉的沦陷区老百姓,或是收编的土匪、溃军等,也有部分投降的原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很差,打起仗来往往一触即溃,其装备大都落在了八路军手中,伪军成了八路军武器装备的主要搬运工。

例如,在1943 年 8 月太行军区、冀南军区各一部和冀中警备旅共同发起林南战役中,共歼灭日伪军 7000 余人(大部分是伪军),缴获步枪 3118 支、轻机枪 83 挺、迫击炮 20 门、山炮 1 门,极大的补充了部队。

从 1944 年开始,解放区军民开始进行局部反攻,日军已成为强弩之末,大批伪军反正,八路军攻克了大量城镇,各部队缴获军械物资的数量迅速增加。

三民间获取

从民间获取武器弹药也是八路军的的一项重要来源。

从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中原、华北地区,有大量的武器散落民间。据估计,在抗日战争开始时,山东农村居民的手中大约有 30 万支步枪。河北民枪也很多,不少群众自动携枪参加义勇军,严重的武器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晋察冀边区附近的保定、石家庄、忻口、娘子关、太原都是抗战初期的大战场,国民党军队撤退时,留下了不少枪支、手榴弹,边区许多游击队初组建时装备主要来源于此。

此外,八路军还利用各种关系和途径购买武器弹药。一些部队专门派人在游击区内及敌占区购买,步枪子弹每粒五角到六角,驳壳枪弹每粒五元左右,多利用地方关系来进行。

而且,八路军驻各地的办事处也积极向各方面筹措弹药,送到抗日根据地。

以上就是八路军武器来源的几个主要渠道,当然还有战区拨付,但是由于国民党一直是按3个师4.5万人计算,而且国共两党关系微妙,因此这方面获得的武器很少。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一卷青史


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扣押了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调节下,西安事变获得和解,蒋介石终于同意停止内战。1937年8月25日,国共两党终于达成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红军主力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八路。

“小米加步枪”就是形容八路军武器弹药的馈乏,缺乏重武器,八路军的武器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一、从战场缴获,一场大小胜战,清扫战场后,或多或少会缴获一些武器弹药,型号繁多,总比大刀长茅好。

二、在一些根据地已经能自己造一些轻武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自己造的武器质量与威力还是不足,数量也不够,但已能多少能自己自足。


三、成为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为了一致抗日,国民政府也会分发一些武器弹药给八路军。

四、国际抗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共产国际的支援一些武器弹药。

五、收编日伪军,也能获得一定的武器弹药。

六、偷袭日伪军的军火库、或收复日伪军占领地,也可以获得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