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称房价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大跌老百姓和银行都承受不了。对此你认同吗?

闲云湖影日悠悠


目前来看,房价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这确实是国内的实际情况。因为无论是出现大涨还是大跌,都很可能会引发老百姓和银行的严重不满。



很明显,过去这么多年以来,由于国家政策取向、房地产商的宣传等,使得“炒房”热大行其道,再加上房产本身的保值增值效果不错,很多老百姓基本上除了首套房外,拥有二套房甚至多套房的不计其数。


那么,一旦房价大跌,必定会造成大多数老百姓的财富出现大幅度“缩水”,毕竟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房子可能是自身唯一拥有的保值增值资产。与此同时,房贷又是银行的主要信贷资产,大跌同样会造成银行的资产减少,它们也同样不能同意的。

因此,在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将会进一步趋严,同时本着“房住不炒”的宗旨,从宏观调控上确保各地区的房价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不能迈的太快。



总之,房价问题已经事关老百姓和银行的资产管理。没有人愿意承担大跌带来的损失,但是也不能继续大涨,同样会引发不良后果。尽管今年央行全面降准之后,包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在内的多个地区的多家银行在房贷利率上有明显松动迹象,但下调幅度不会只能是“因城而异”。另外,对于购房者来说,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情况,“因人而异”。


东震木


不能大涨?前两年有的地区房价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样也不叫大涨吗?涨完怎么了?😡😡😡现在要开始跌了,就有一群狗都跳出来叫着不能大跌,大跌了又能怎么样呢?现在的房子是商品,懂吗?市场经济,其实大涨也好、大跌也罢,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根本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大跌影响的主要就是炒房者。

银行可能会受到一点儿影响,但绝对不会“伤筋动骨”,让银行受到影响的根本不是普通刚需购房者,也不是一般的炒房者,因为即使房价下跌30%,这套房子银行收回去拍卖也没有亏钱,因为当初银行贷款最大也就70%,怎么样银行还是基本保本了。

银行其实怕的是房地产开发商,一旦房价暴跌,开发商曾经拿地成本又高,亏损严重就会倒闭,房地产开发商在银行贷款的钱也就会成为坏账、死账,这样银行才真正是亏钱了……

最后总结出来就是普通刚需购房者和炒房者不管是暴涨还是暴跌对银行来说影响都不大,对银行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房价暴跌造成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潮……


新新荣35


认同这个观点。

首先,说下房价大涨的危害。

房地产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房价水平已然高企成为一种现实。这时候再持续大涨,那么楼市崩盘肯定会在一个时点暴发。

本轮楼市调控之所以在进行了两年多之后,并没有松绑的意思,一是为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建立,赢得更多的时间,目前房地税正在进入立法阶段,完善起草正在推进;二是房地产过热,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这两年房企融资难,就是在倒逼资金流向实业,毕竟一个靠房地产的国家跟靠石油的国家一样,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所在就会长期缺失。

最近看到有关加拿大2018年的经济数据,发展减速低迷,确实不怎么理想。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房地产投资减弱,这一种减弱不是市场自发的,恰恰是政府主导的。招式有两样:对外国人来加拿大投资房产收重税,以及提高房贷利率。这两招下来,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虽然经济动能因此削弱,这对一个高福利国家讲,打击是比较大。但这里面的好处是,会倒逼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选择,跟中国现在的选择一样。

其次,回到对如果大跌的关注。

大跌不是一般的跌,意思其实比较接近于楼市崩盘,是房价泡沫在短时内的集体破裂。房贷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各个银行都比较注意在这个方面的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有对比才能直观,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的数字也公布了,是18.3万亿元。如果房价大跌,那么弃房弃贷的人也会多起来,那时候已经贷款买房的人是相当不划算。弃房弃贷的多起来,那么银行的金融风险也会增高,坏账、烂账会增多。

以前日本楼市崩盘时,也是出现过这种情况,先是金融危机,后又传导到产业面,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层面,对老百姓最有影响的就是就业率,没了工作还能谈什么收入,那时候即使有如青菜一样价格的房子,你还有心情去收?

第三,房价确实必须回落到合理水平。

也就是房价要与收入水平相一致,一旦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那么无论是企业负担,还是社会运行成本,都会大降低。这对老百姓提升生活质量是有相当好处的。

从目前的楼市调控看,对房价泡沫是持逐步挤出的态度,是一种稳健的房价软着陆,而不是一种猛然发力的房价硬着陆。既对房价上涨保持警惕,对房价回落逐步实施。毕竟这20年的发展,房地产不仅成为支柱产业,也关联到众多的产业,还关系众多家庭的资产总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屁股指挥脑袋式期待房价暴跌,不能算是理性。


波士财经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不停地说房价大涨大跌对刚需影响不大,明明2000一平可以买到的房,非要爆炒大涨到2万一平,翻了十倍,全款变首付,影响不大?!刚刚2万一平买的,掏空六个钱包,未来几十年都要搭在房贷里,突然给降到2000一平,影响不大?!

我一直觉得有句话很有道理:调控调控,不是为了涨价,但更不是为了降价。

很多人不知所谓,尤其是如果大跌,绝对比现在过得更差,那时候就不是买不买得起房的问题了。详细请参考日本90年代房地产崩盘。

我个人认为目前最要紧的就是稳住,稳不稳得住就看政府的能力了。


禹158628154


专家的话,以前是很有权威的!

比如计划经济时代,比如改革开放初期!

专家往往代表了专业,深入,科学,见的,代表着纯粹!

随着经济政策的放开,多重学科都被打破了!

专家,教授的圈子也被侵入了!!

金元的介入,伪专家学者们也就不淡定了!

有了一定证件资质的学者专家,成为金元经济的传话人!

今天说红薯可以制癌,明天又会说红薯吃多了会打臭屁!

反正也没有部门就他们的言辞追究对错!

倒是老百姓,被专家学者说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尤其那些可恨如肘子之流的伪学者,为了一己私利,光光光,一顿乱讲,!其实他们背后,都被金元卡着脖子!!

我等小民,认清事情本源就好,无需在乎这个专家那个学者怎么说!

对的就姑且听着,万一有不同见解,就调查清楚,不可全信!!!


洞庭月色休闲零食


这位“砖"家的嘴能否闭上。房价的涨已经在开发商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路高歌成功的登上了顶峰,致使靠工资吃饭的劳动者只能望楼兴叹,做着买房梦。如今中国楼市的泡越吹越大临近破碎边缘。如今现实是大涨已不可能大落的话开发商,地方政府,银行又承受不起这灭顶之灾,只能现在将房价涨落停在嘴上。如今市场经济因转型而放缓,地方政府应痛定思痛根据当地的群众收入将房价适当的平稳落下还老百姓一个平稳的房地产市场。当然更该打击哪些炒房客最好让它们知道痛。大家别信哪些狗屁“砖"家的话。相信习主席的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


将军199553936


大涨已经在承受,大跌为何就老百姓和银行都承受不了呢?专家是代表他个人意见还是某些公司立场呢?我对此不认同,我觉得大跌对老百姓和社会都有好处,我来分析分析。

很多专家认为大跌会造成断供,形成大量不良资产,银行会出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阻力。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跟朋友讨论过,中国有能力去抗衡房价大跌的风险,专家们少操心,以上是我几个观点;

1,现在中国的房价已经很大泡沫成份,无论是租售比,收入比,都是不成正比的。房价跌一下,未尝不是好事,老百姓有更多的钱去消费,推动社会繁荣。国人消费能力强,可以反复的循环来带动经济,受惠的是各行各业,总比剩下一大堆不动产来得实际。

2,专家当心房价大跌发生断供潮,听着有些搞笑,断供的肯定先是炒楼的人,老百姓就那么一两套房子,甚至有些还没有,有啥好断供的。这些人断供的房子,刚好部分刚需老百姓有能力低价去接盘,银行无需害怕有过多不良资产。加上这些炒房的人也赚不少,该要他们吐点出来。

3,还有专家担心银行会有问题,更搞笑。中国的银行属于国家,它不像国外银行私有的,像雷曼兄弟这样。后面有我们强大的国家做后盾,银行的实力保障是非常强大的。银行也会想办法消化这些资产,即使有困难,很快就会解决的。

4,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还是很好,房地产行业占gdp的17%,国家开始减少其占比。房价大跌对社会多少有些影响,但长远的积极意义是可能会更大,经济会发展迅猛,超越高房价时代。

日本经济过房价暴跌,换来了很多年的经济不振,这是日本人口国情跟美国关系所致,跟中国没有可比性。虽然日本是小国,但经历了这个阵痛期后经济实力依然强势,说明了不靠房地产,依然活得很精彩。还有新加坡,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房价对比中国还是不算高的。


按中国现状,房价会回落,大跌可能性不大,最近国家也抛出房产税的提议,就是要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一目标。所以专家们们担心是多余的


百威生态石


这是中国式的独特搞笑。人民币升值了专家出来担心,说影响出口对产业不利;贬值了专家又说,导致外汇流失……这就导致人民币贬值我们在保人民币升值我们在保,人民币就没有市场化一天(当然有点夸张)。

房价就更搞笑了,涨过头了紧张,还没有看见跌,好像更紧张。从来没有让市场自己调节。应该敬畏市场,让市场发挥作用,计划经济被证明是失败的!跌过头自然会涨,涨过头了自然会跌,不要完全扭曲市场,让市场配置资源这句话落到实处!给博弈各方一个正常的预期。


龙湾WU龙


房价大涨与大跌当然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大涨会侵害无房者的利益,他们早就承受不起了何况还要涨价。这是一个社会的大群体,能侵害他们的利益吗?

大跌会侵害房地产商,中介,炒房客的利益,但这些人比起无房者群体,只能是极少数了。这些人本来就是有钱人,他们发的快,也应有承受房价下跌的能力。

但市场是属于有钱人的,他们有能力左右市场,所以房价只会涨,几乎不会降!


干杯安德烈


面对近期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开发商今年前二个月的新房成交量快速萎缩,全国房价已露下降风险。有专家表示,房价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因为,大跌老百姓和银行都承受不了。对此,有网友戏称,房价上涨时砖家们都拍手叫好,但是房价现在要挤泡沫之时,却有人大喊不能下跌。早知现在,又何必当初呢?

事实上,房价并非只能大涨而不能大跌,环京楼市都曾经发生过大跌,燕郊房价从之前的4万多/平方米,跌至2.8万/平方米,一下子跌去了三成,也没看到谁受不了。而厦门房价从6万元/平方米,跌至4.2万/平方米,跌幅也不小,房价下跌也没看到什么危机发生。

其实,只要一二线城市房价不发生集体性的大跌,个别前期房价过热的城市房价出现下跌是很正常的。当然,目前各级政府部门都希望房价能够缓慢的下跌,回归居住属性,而当地民众的收入也能够相应回升,让投机炒房者逐步退出市场,未来几年后大城市的房价由刚需收入来决定,这样大城市房价可以实现软着陆。至于,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小城市,房价出现大起大落将难以避免。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买房是用于自己居住的,房价大涨大跌与我的生活没有必然关系。即使我住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新房价格涨至千万,而我自住的房子不可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任何不同。就算房价下跌了三成,我还要继续还贷。至于房价下跌是否要获得购房者同意,当年日本房价下跌,日本房奴也肯定不会同意,但市场要下跌,谁也无力阻止的。

而对于银行来说,最危险的并不是居民房贷。银行每年要进行大量的压力测试,即使房价下跌一半,银行的坏账率也不会使银行有太大的风险。因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只有25.75万亿元,而我国的总贷款余额是136.3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占总贷款额度不到20%。所以,即使房价下跌,银行受到影响的程度也不会很大。

此外,一般普通居民遇到房价下跌是不会轻易产生“弃房断供”的,而炒房者也不会形成弃房断供潮。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如果房价一下跌去50%,炒房者认为房价下跌已经到了底部,他们是不肯在底部割肉的。另一个是,房价首付都在30至50%,即使房价下跌30%,这套房子银行通过拍卖也能回收成本的。

事实上,让银行最感头痛的是开发商的贷款。开发贷规模只有10.19万亿,但是开发商前些年拿地成本偏高,而且业务扩张过快,负债率远超警戒线。而到了2018年至2021年这三年间,又是开发商的债务集中到期日,如果在此期间开发商房产销售不畅,资金无法得到及时回笼,那很可能出现倒闭潮。届时,房地产开发商在银行的贷款会出现坏账,这样银行倒是最为担忧的。

中国高房价并非不能大跌,大跌之后也并非百姓受不了,房价下跌受不了的恐怕是炒房者。相反,房价下跌之后,就会有更多刚需者买房,就会使国内消费得到启动,实体经济得到资金流入。当然,作为决策层而言,更希望房价能避免大起大落,逐步回归理性。我们并不否认房价若是大跌,会给银行的开发贷款形成一定冲击,但是只要不是大中城市房价集中大跌,系统性风险都可以在掌控之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