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的发展究竟该往哪儿?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的发展究竟该往哪儿?

来源|喜马拉雅APP陆铭的精品课《经济学名师陆铭:中国经济72讲》

一段时间以来,东北经济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随着媒体的一些传闻说东北成为人口流出地,很多人感慨东北这个共和国长子正在走向衰落,而沈阳就是东北这个共和国长子的代表,它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那么东北老工业基地真的是在走向衰落吗?

东北的发展机遇在哪里?

从数据上来看,沈阳是增长率最慢的省会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所以说到东北和沈阳,一定会说到,世界上那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是怎么浴火重生的。其实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的发展究竟该往哪儿?


一定程度的人口适度流出,其实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来看,它实际上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另外一条更加成功的道路就是转型发展。通过发展一些新经济,包括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当地的经济发展。

我们再来看东北和沈阳,其实它各自有各自的优势,还有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总体上来看一看东北的优势。东北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它有非常丰富的矿产、森林等等资源,同时东北的生态其实也是不错的。

总体上来讲,在整个东北的人口密度其实并不是很高,而且它的大河山川也非常多,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与此同时,东北在计划经济时代还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科研资源,很多跟军工有关的科研院所,其实都集中在东北地区,沈阳附近也有不少。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的发展究竟该往哪儿?


而且东北地区也最早的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在这样一种优势资源的条件之下,其实东北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其实不妨转向大农场,旅游,还有资源型行业。

东北为什么发展缓慢?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老工业基地的一些诟病,都跟计划经济有关。比如说国有企业比较多,营商环境不够好,办事难,创业的审批时间长,经济的开放度不够高,甚至有人说东北缺乏契约精神,法制不够,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干预太重,这些都是老工业基地留下的一些劣势。

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来讲,这些条件、制度环境也都不够好。东北地区还有一个被大家提及的劣势,就是天气太冷,特别是到了冬季,由于天冷,户外活动和户外工作都不太方便,所以它对于提振经济、对于促进消费也是一个严重的制约。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的发展究竟该往哪儿?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上述关于计划经济遗留的一些问题,以及天气冷这样的劣势,一直是在东北存在的。但是东北真正成为一个人口流出地的拐点,其实发生在1990年代的中期。而在那之前,东北实际上是人口流入地。所以其实不能简单的通过制度、文化、气候这样的因素来解释东北的人口流出。

19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形成了大开放的格局。通过融入全球化,中国发展了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而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就特别依赖于沿海的大港口。这个时候东南沿海的崛起,相对之下就使得东北显得衰落了。

东北该如何改变自己?

天气是改不了的,但是营商环境却是可以改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央的要求和鼓励之下,整个东北开始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要搞活民营经济,为创业提高它的环境和条件。而其中的关键我想还是政府要下大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政府的职能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而不是干预型的政府。

相比之下我们再来看辽宁的另外一个增长比较快的城市,那就是大连。大连的气候条件比较好,而且大连还自带着一个不冻港,同时在历史上大连就更加开放,办事效率也比较高,也更多地吸引了外来的人口。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同时又结合着东北地区和沈阳的机制体制创新的需要。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的发展究竟该往哪儿?


最后,我们可以有一个大胆的建议,不妨在东北地区,特别是沈阳周边,寻找一个建设得差不多,但是缺人口的这样一个新城,还不如找一个没有人气的新城,干脆建个特区算了,让他们自己来管理,全部发展民营企业,甚至可以免税几十年。也许真的可以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出来,使得老工业基地可以浴火重生。

关于主播: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陆铭教授将经济学的思维运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境,形成一套掌握宏观经济的方法论,帮助你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机会,更理性地作出各种决策。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