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灣區“中等生”的巨大潛力

對於深圳市民來說,惠州可以說是最熟悉的臨深城市,一些深圳人已經過上了雙城生活。毗鄰香港、深圳、東莞三城的惠州,除了擁有山河湖海的生態優勢,還有哪些更多的灣區特質?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惠州如何找準自身定位?

惠州:大灣區“中等生”的巨大潛力

“中等生”

挖潛的可能性

相比香港、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惠州經濟總量處於中游,可謂灣區內的“中等生”。1994年惠州市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80.07億元,位列全省第九名,排在江門、肇慶之後,珠海、東莞之前,到2005年惠州市經濟總量達到803.9億元。在這十年間,惠州的經濟總量從200億級別到800億級別,足足增長了3倍之多,可說是爆發式增長。

但是,隨著周邊城市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惠州的光芒不斷被身居廣深之間、獨居“左右逢源”優勢的東莞蓋住。2017年,惠州的GDP達到了3830.58億元,而排在它前面的東莞卻達到了7582.12億元,就這樣,在珠三角九市裡,惠州多年來一直處於第五名的中間位置。不過,惠州經濟的增速眼下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位居前列,或許正因為是“中等生”,其挖潛的可能性反而是最大的。

要發展,先修路。根據規劃,在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惠州將進一步拉開城市骨架,形成“五橫、四縱、五加密”的高速公路網絡。同時,形成贛深客運專線、廣汕客運專線、廈深鐵路等高鐵線路,深惠城際、莞惠城際、惠東惠陽城際等城軌和9個市級綜合交通樞紐。一旦這些軌道交通建成,惠州將與廣州、深圳乃至香港實現“半小時生活圈”,完全融入進粵港澳大灣區。而在今年7月上旬,惠州機場明確定位為深圳第二機場。深惠城軌雖然暫不實施,但其功能將由深惠汕高鐵替代,這也相當於為惠州的發展提速。

深圳土地面積不足2000平方公里,早已面臨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這使得產業和居住朝周邊城市外溢的現象尤為突出,惠州也一直是焦點之一。此前,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第十一次聯席會議在河源市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五市近期共同推進的46項重點合作事項,主要涉及機制共建、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產業合作、民生事業等5個領域。在眾多重點合作事項中,規劃建設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成為“重頭戲”。目前,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的位置仍未知,但無論是從官方的規劃,還是民間的推動情況看,深莞惠三座城市早已形成了密切關聯。因此,惠州臨近深圳的片區自然成為了熱點地區。

發力科技創新

若論知名度,惠州市區或許還不如其轄下的大亞灣、巽寮灣大。前者以世界級的石化基地和密佈的住宅樓聞名,後者則以海島旅遊房地產開發吸引了大量人氣。

除了深圳人熟知的房子,大亞灣地區其實還有一個受關注度不高的“另一面”———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293平方公里,佔惠州總面積的2.58%。

證券時報記者在大亞灣的石化大道實地走訪時發現,沿路遍佈大大小小的工業園區,惠州比亞迪、寶明科技園、中航三鑫等大型工業園區分佈在道路兩旁。在深圳建造類似的工業園區無疑會面臨土地資源緊缺瓶頸的制約,大亞灣的土地資源則看起來相對充足。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大亞灣石化區已落戶項目總投資近1678億元,石化上中下游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加上比亞迪、東風本田等一批電子、汽車企業帶動,大亞灣區域已發展成為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汽車等裝備製造業等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的珠江口東岸重要的臨港工業基地。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大亞灣區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52億元,增長13.1%。值得注意的是,全區用電量(不含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殼牌自發電量)16.15億千瓦時,增長40.4%,其中工業用電量14.36億千瓦時,增長44.1%。

可以說,科技創新產業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標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東莞市的研發(R&D)經費投入佔比升至全省第三,東莞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地級市。而按照惠州市的規劃,到2020年該市全社會R&D經費才剛剛達到國家標準(2.5%)。在科技創新方面,惠州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源,相比大灣區周邊其他城市都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惠州正在科技創新上發力,潼湖生態智慧區因此備受關注。潼湖生態智慧區位於深莞惠都市圈的中心地帶,距離廣州市中心區約100公里,距深圳市中心區約60公里,該區先後被省確定為珠江口東岸科技創新走廊五大區域創新平臺之一、省級發展戰略平臺和省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示範區核心區,並被賦予“廣東硅谷”的發展定位。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鬍振宇認為,在珠三角東岸的發展空間和資源環境約束加劇、深圳和東莞加快拓展新產業發展空間背景下,惠州有條件利用後發優勢成為產業合作的前沿地帶。

在這個過程中,誰能承接到深圳的這些產業轉移,受益於深圳的經濟外溢,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誰與深圳距離最近交通最便捷,誰有足夠體量的土地供應。在惠陽開設模具工廠的黃波之前在深圳坪山開廠,5年前就來到惠陽。他表示,作為和深圳空間距離最近的城市,惠州和東莞在承接深圳產業轉移上都因為地理接壤而擁有地緣優勢,但惠州擁有大量的土地面積而城鎮化率最低,相比其他城市,惠州在承接深圳產業轉移的時候可以提供更多的土地資源,由於城鎮化率並不高,土地開發強度也較低,所以在土地開發使用上也相對便利,企業較容易找到適宜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