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楊喜壽先生對洪均生拳法的繼承與發展 之第一部分

淺談楊喜壽先生對洪均生拳法的繼承與發展 之第一部分

楊師喜壽先生,號南山松,筆名木言,曾任山大管理科學系系主任、山大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山東省應用統計學會理事長等職。喜壽先生一生教書育人,鍾愛傳統武術,尤痴愛洪均生公所授的太極拳法,精研不已,著有《陳式太極拳原理探析·用法詳解》一書。而今喜壽先生已年逾八旬,仍勤練不已,每招每式必與眾弟子反覆實踐之、躬行之,是文界武人,也是武界文人。

淺談楊喜壽先生對洪均生拳法的繼承與發展 之第一部分

楊師喜壽先生80大壽後的照片

已故“太極魔手”洪均生先生一生弟子眾多,有的弟子擅長打法,有的弟子擅長摔法,有的弟子擅長拿法,皆有所成就。楊師喜壽先生是洪均生先生的晚年弟子,得到洪先生的悉心教導,完整地繼承了洪先生的理法。通過幾十年的教學與實踐,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有了一定的發展,為太極拳習練者打開了另一扇門

●1. 對“實事求是”風格的繼承與發展洪均生公是位嚴謹且實事求是的人,對故弄玄虛的事,比如對過於強調“不用力打人”、“意氣”,甚至“以慢打快”、“一碰就飛”等不良現象和做法,一向持否定態度,為太極拳愛好者的鍛鍊指出了一條條的明路。楊師是學者,不僅實事求是,而且不諱醫忌醫楊師深刻認識到太極拳的不足之處,尤其認識到與現代搏擊差距所在。

僅這一點,至今無人敢講,無人願講,均諱莫如深!楊師從多個方面分析了當今太極現狀,楊師說

實事求是地講,現在練太極拳的,即使功夫較高者,也很難與專業散打、綜合搏擊等拳手相對抗。這有很多因素。首先,當今很少有先天條件優秀的青少年選擇專業地練太極拳(除去練以套路比賽為目的者)。再看民間練太極拳者,多數就是打打套路,用功者也不過打的遍數多而已,很少作拆招訓練,交手就更少了。即使交手,也是先搭上手,曰試試勁。更少有人練太極散手,即使練,練的時間、強度也很有限。縱觀歷史,以練太極拳為訓練方法,就搏擊而言,也不是一無是處。像楊露禪、孫祿堂、陳發科等太極拳大家都是搏擊高手。

淺談楊喜壽先生對洪均生拳法的繼承與發展 之第一部分

陳發科先生(1887-1957)

楊師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些不足之處,所以設計了太極拳的攻防“小五手”,即:一拍(手)、二封(面)、三踹(腹)、四踢(襠)、五拳(肋),有效的調動手、眼、身、法、步的攻防性。這是對洪均生公太極技法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開拓了太極拳愛好者對太極拳認識的思路

淺談楊喜壽先生對洪均生拳法的繼承與發展 之第一部分

楊師小五手之一

●2. 對纏法的繼承與發展。洪均生公根據陳鑫的“太極者,纏絲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將太極拳的纏法定為公轉的正旋、反旋,自轉的順纏、逆纏,是自轉加公轉的立體螺旋纏法。楊師將纏法用於化勁的實踐之中,提出“套筒原理”,他認為:

在太極拳運動中,身體的左右旋轉是以腰為軸,以雙腿的順逆纏法相配合而完成的。想象有一固定在地面且垂直地面的圓柱,外面套有一圓筒,如果從水平方向加在套筒上一力,只要不是正好指向圓柱中心,那麼圓筒就會轉動,將來力引向圓筒圓面的切線方向。我們姑且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套筒原理。當然,人體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在受到外力後,其運動極其複雜尤其是陳式太極拳身體的左右旋轉,是將身體旋轉成螺旋形。套筒原理只是一個便於理解的簡單機械模型。假定乙用雙手推按甲胸部

,甲向右轉體,就可以化解乙的來力且使乙向前傾倒,這就是套筒原理。一路拳第二式懶扎衣第1動,其用法就符合套筒原理。人體的轉動要比一個機械套筒複雜得多,不像機械套筒那樣整個套筒轉向同一方向。常有這種情況,腰向右轉時,頭向左轉,腰向左轉時,頭向右轉,使身體呈螺旋形。

淺談楊喜壽先生對洪均生拳法的繼承與發展 之第一部分

套筒原理

●3.對太極內勁的進一步闡述

洪均生公認為“纏絲勁即內勁”,這一論斷解開了太極拳內勁、內功的神秘面紗,讓太極拳愛好者在練拳時有跡可循。楊師繼承了這一理法,並認為:練纏絲勁、內勁更重要的是要練筋。這與《內功經》中講的“伸筋拔力”是相通的,也就是通過纏法,將筋練的有韌性,有彈性。楊師說:

我在書中,無論是技擊功夫還是健身都強調了練筋。通過“松慢圓纏”的練功,可以練的筋有力,富有彈性。我經常和朋友、弟子作試驗,用腋部夾住對方的手或小臂,對方很難掙脫,這主要靠腋部筋的力量。再如當對方搬你腿時,曲腿彎夾住對方的手臂,對方也很難掙脫,這是你腿彎部筋很有力量。再如,當對方拿你手腕時,你用“翻花舞袖”式反拿對方手腕,這體現出你的腕部、臂彎部、肩部的筋富有韌性、彈性。當下興起的綜合搏擊之地面技,最能體現筋力的作用。

淺談楊喜壽先生對洪均生拳法的繼承與發展 之第一部分

楊師八十高齡筋骨舒展,跌叉流暢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