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導讀

儒學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兩千年多年的傳播和發展,現在的儒學已經成為了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學由孔子創立,經過後人不斷的完善和發展,逐漸成了中國傳統思想的主流。儒學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特別是在東亞,儒學對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形成了涉及大範圍的儒教文化圈,而和我們相鄰的日本便是儒教文化圈的重要成員,儒學在古代日本的傳播與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儒學在古代日本的傳播及對古代日本產生的影響。

一、儒學東傳及發展狀況

二、日本儒學的特點

三、儒學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孔子


一、儒學東傳及發展狀況

儒學在古代日本傳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儒學初傳時期(5—8世紀)、儒學發展時期(794—1603年)、儒學興盛時期(1603—1867年)、儒學衰落時期(江戶時代後期)。

(一)儒學初傳時期

公元5世紀,儒學開始傳入日本,這從《宋書.倭國傳》中記載倭王武(雄略天皇)在478年(宋順帝開明二年)呈給宋順帝的上表文中可以得到印證,文中用了“王道融泰”、“臣雖下愚”、“以勸忠節”等語句,儒家味道十足。公元6世紀時,日本主要通過從百濟定期招聘五經博士的方式來學習儒學,此時的中國儒學不斷的傳入日本,受到了日本的重視,但是當時的儒學並沒有波及下層普通百姓,只是影響上層的皇室貴族。到了公元7世紀以後,日本對儒學的吸收方式,從在百濟招聘五經博士的間接輸入發展為直接從中國的輸入。此時儒學在日本的影響日益擴大,日本也掀起了歷史上第一次全面吸收外來文化的高潮,中國的唐文化全面而深刻的影響著日本民族文化。從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年)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日本先後四次派使者訪問隋朝,此時開始有僧侶和留學生來中國學習,而他們歸國時攜帶了大量的漢籍和儒學經典,使這些典籍流傳到日本。而此後的遣唐使頻繁的交流更是推動了兩國間的文化融通。

儒學初傳雖然影響日本的範圍和影響有限,只是侷限於上層皇室貴族文化圈,但是也對日本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聖德太子的“推古朝改革”,孝德天皇實行的“大化革新”都是日本上層借用儒家思想用於日本政治的嘗試。也就是說,儒學初傳時期是為了滿足日本上層貴族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需要而存在。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孟子

(二)儒學發展時期

9世紀到江戶時期之前,是儒學在日本的發展時期。在日本平安時期,儒學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而且有記載清和天皇貞觀三年(861年),天皇還親自講解《論語》。到了13世紀也就是鎌倉時代中期,大量中國宋儒經典被中國禪僧和日本僧人帶到日本,中國禪僧到了日本以後,在傳禪學的同時,主要還介紹朱熹、二程和楊雄等的著作和思想,促進了儒學在日本的傳播和發展。14世紀,日本禪僧和貴族中出現了一些研究和講授儒學的學者。到了16世紀,日本形成了“博士公卿派”、“薩南學派”、“海南學派”三個研究宋儒的學派,此時儒學已經從僅侷限於上流社會到普及化發展。到了室町時代末期,在關西、土佐等地方,儒學思想逐漸佔據主要地位,成了這些地區統治的思想基礎。

(三)儒學興盛時期

儒學在江戶時代進入了它在日本的興盛時期。此時的日本社會逐漸統一,更是達到了封建社會的成熟期。德川幕府統治日本三百多年,保持著長時間的和平局面,日本開始對自古以來從中國吸收的文化進行反芻和消化,並不斷大量吸收近期及明清以來的文化成果。此時期的日本文化和中國的聯繫加強,使得儒學在江戶時代得到興盛發展。儒學倡導國家統一,主張君臣、父子等人倫關係不可逾越。尤其是朱子學說,更是適應了日本統治階級的需要。這一時期,儒學在幕府的支持和天皇的肯定下得到迅速發展,逐步成為幕府統治的精神支柱而被奉為官學。

此時儒學在日本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別,各學派之間由於學術觀點不同,在各學派之間展開了學術爭鳴,猶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學術研究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發展。朱子學派、陽明學派和古學派之間的爭鳴,使得儒學在日本學界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他們之間雖然觀點不同,甚至有時候會出現對立,但是他們都把宣傳和傳播儒學作為己任,他們廣招門徒、著書立說,使得儒學在江戶時期出現了興盛。

(四)儒學的衰退時期

任何東西都有其生命週期,在經歷長期的繁榮和興盛後,很多儒學學派開始衰退。18世紀興起的折衷學派追求“聖人之教”以此去超越當時各學派之間的對立抗爭。其次受明清之際顧炎武的考證學派的影響下形成了日本的考證學派,他們“認為朱子學、陽明學只尚空談,不務實際”。不過由於此派缺少疑古辨偽的精神,所以他們在當時的影響力並不大。懷德堂學派是以商業資本家為背景興起的一個流派,它的教育對象是商人。由於這個學派否定陽明五行說,故又將其稱為“牽強附會”。“寬政異學之禁”以後,朱子學派並沒有因此起死回生,蘭學、國學的影響反而日益擴大,一些儒學者已開始向西洋學者轉化。以後隨著西方技術和文化思想的進入,日本開始了大規模對西方的學習。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遣唐使交流


二、日本儒學的特點

在日本的傳播儒家文化過程中,根據本國的情況對儒學進行選擇性吸收並和其固有的民族精神相結合,形成了獨具日本本民族特點的儒學。

(一)重視認識論的感覺經驗、事實現象和實證研究

相比較於中國儒學,日本儒學更注重對自然科學問題的探究。雖然在江戶時代日本儒學分成幾大派別,但是他們都認識到經驗知識的重要性,日本儒學者這種重視感覺經驗事實現象的態度,使得日本學者比中國儒學者更容易面向自然界,從而對西方的自然科學有更清醒的認知和更強的接受能力,也正是基於此不同,當時的日本社會比中國社會的改革阻力要小,促成了日本社會的快速發展。

(二)從理論觀上來說,日本儒學更富於感情色彩

和中國儒學將很多理論上升到抽象的哲學範疇不同,日本儒學更貼近人生,正視人的正當感情慾求,容易成為人們道德實踐的指導力量。比如“誠”,在中國的儒學中最初是誠實不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其上升為抽象的哲學範疇,孟子更是將“誠”上升為“天道”和“人道”,到了明末時期王夫之把“誠”推向了世界統一性的高度抽象哲學範疇。而日本則更注重“誠”的本意,將其看作“情”之“誠”。這就使得日本儒學對待中國儒學的禁慾主義傾向持批判態度,他們反對對人的自然性慾的壓抑。因此在日本的著作中,幾乎沒有出現過銷燬所謂“有傷風化”書籍的行為。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日本 大儒新井白石


(三)日本儒學有廣泛的共存性和包容性

中國的儒學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也融合了很多的不同思想,比如佛家、道家、陰陽家等思想,但是這只是表象,實際上卻不斷的和其他諸家進行辯論甚至內部不同學派也是爭論不休。而日本的儒學並不排斥神道和佛教,時刻體現著神儒的相互包容。

“以和為貴,無忤為宗。人皆有黨,亦少達者。是以或不順君父,乍違於鄰里。然上和下睦,皆於論事,則事理自通,何事不成。”《十七條憲法》(日本)

這是憲法第一條,從上述材料看,這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特點。

“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十七條憲法》(日本)

這是憲法第二段,卻體現了佛家的思想。

到了江戶時期的朱子學代表人物如林羅山、藤原惺窩等人都從不同角度論述神儒合一。從上述看,日本在吸收外來文化思想時候是非常注重保存並融合本國的思想,使外來思想和固有思想達到儘可能的共存。

(四)普及化和庶民化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日本岡山頌揚儒學之祖孔子遺德的傳統活動“釋菜”


在日本,不管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學到私學,還是從高等教育到初等教育,都以傳授儒學為主要內容。特別是在各地興辦的私塾更使儒學深入下層得到了普及。因此,人們在談話中,只要一說到學問,首先便會提到儒學。日本的多數教育家都以聖人君子為理想,以道德為教育目的,其結果就是日本社會成了儒學的天下”。儒學傳入日本後,在日本政治、社會道德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日本儒學逐漸地被統治階層所利用並且成為了他們治國的指導思想。日本民族把儒學中的忠、孝、義等倫理也灌輸到了日常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中,也因此日本儒學在日本社會的各個方面實現了它的普及化和庶民化。

(五)實用性

《大日本史》中記載的忠臣、義士、孝子、節婦,包括的人物極廣,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統治階層。他們身體力行,實踐著儒家的傳統道德,為日本國民做出了表率。

在日本吸收中國儒學的過程中,日本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了改造,比如中國儒學中的“忠”和“仁”,中國儒學的核心是“仁”,“忠”是前提,但是日本儒學者放棄了“有德者為王”的思想,這就使得“仁”的思想逐漸遭到冷遇。他們提倡無條件的忠誠,而“忠”沒有任何條件的歸屬於天皇一人。日本學者在吸收的同時,注重實用性的結合,進行選擇吸收,這也是日本民族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從日本儒學的特點來看,日本在吸收儒學文化的同時,注重與自身實際的結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儒學文化。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日本長崎孔廟


三、儒學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中國文化對日本古代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主體,對日本的影響更大。儒家思想對日本的政治、法律、教育、武士道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而也從不同的角度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展。

(一)政治方面

儒學的社會政治思想主要體現在維護等級制度和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孔子提出“德治的思想”,目的是鞏固和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在孔子之後,孟子繼承並且發展了孔子的仁政即“德政思想”。於是,“德治”逐漸地成為了儒學社會政治思想的重要內容,並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儒學的社會政治思想對日本同樣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主要是為日本古代天皇制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政治理念。

包括聖德太子政治改革和日本大化改新都是以儒學為思想基礎。聖德太子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皇權,有利於以後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改革促進了日本人學習中國文化的強烈慾望,而通過派遣留學生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一定程度上為大化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大化改革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它實現了日本的封建化,對皇權維護和社會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法律方面

儒家在社會秩序中的主要表現就是社會貴賤、上下之分以及家中親疏、老幼之間的綜合。而維護這些社會秩序的便是“禮”。魏以後,“禮”便被直接寫入了法律條文中,到了北齊時候完成了律令的儒家化。此後,古代中國封建王朝的律、令、格式都不同程度貫徹著儒家思想。而日本的“律令”是仿照“唐律”制定的,也因此日本的律令也是儒家化的法律。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日本岡山孔子紀念活動


(三)教育方面

儒學在世界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東亞各國的教育受其影響更為明顯.,特別是儒學對日本教育的影響是最全面和深刻的。

1、教育政策方面

中國的儒學教育,當時奉行”以儒教為主,道佛教為輔”的教育政策,而日本則提出“以儒佛並重,更以佛教為主”的教育政策,很顯然的是,日本模仿了中國的教育政策。日本當時的教育政策實行儒佛並重,因為佛教有利於日本統治階級治國安邦,而儒教也有利於民心安定。

2、教育領導機構方面

日本仿照唐朝的國子監設立大學寮,日本大學寮的長官稱大學頭,大學寮實際是唐制學的縮小和統一。雖然,日本的大學寮不能與唐代六學相提並論,因為日本大學寮要小很多,但是,從專門學習儒學的學生所佔的比例來看,日本大學寮卻要比唐六學高出很多。日本在地方上還設立了國學,國學的設立要比大學寮晚,國學也由中央直接管轄。

3、學校教育內容方面

日本大學寮的教科書和唐制非常的相近。大學寮的科目有《禮一記》、《春秋左氏傳》、《毛詩》、《周禮》、《儀禮》、《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這和唐制大部分是相同的,但是也做了部分的調整,主要還是為了維護日本社會的統治,刪去了《老子》,因為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這對日本當時的統治是沒有幫助的,這也是日本根據自身實際做出的選擇。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日本教育並不是全盤的抄襲中國唐制教育的,它也是從本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而有所取捨的。


淺談:儒學東傳及對古代日本的影響

日本武士道


(四)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是日本社會特有的產物,武士道大約產生於江戶時代的初期,並在江戶時期武士道的理論得以系統化。武士道的思想來源於日本神道、佛教和儒教。儒家提倡的君臣、父子、夫妻等五倫之道成了武士日常生活的道德準則,而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成了武士道精神的基本內容。

小結

日本的歷史就是一部吸收外來文化的歷史,而儒學對日本的影響尤為深遠。在對待儒學的吸收上日本採取了有用則用之,無用則棄之,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法。這讓我們看到了日本民族的這種主動自覺吸收、消化不同文化,並把此文化轉化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能力,我們從日本吸收外來文化的經驗中也得到一些啟示:一是要學會吸收別國的先進經驗,既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能無目的地全盤吸收,要根據自身實際有所取捨;二是吸收外來文化的前提應建立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礎之上。外來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有利結合才能更好地用於實踐和指導實踐。

相比日本而言,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方面只是重“知”而輕“行”,我們的道德體系停留在語言和文字層面,而並未真正深入我們的思想和精神。而日本儒學則是注重它的實用性。直到現在的日本,在它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仍然滲透著儒家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