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中国杯结束一个星期了。又回来熟悉的联赛节奏,大家似乎又把国家队的事情暂时忘却了。

不管是卡纳瓦罗挂帅,里皮担任顾问,还是选择其他外籍主帅,总而言之,新主帅都要面对中国足球青黄不接的事实。

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事实是事实,然而作为一个教练,以这个为借口以及挡箭牌,那是在耍流氓,因为你要担任的是国家队主帅,而不是中国足协主席。

这个观点,26年前,足球报记者,后来担任足球报总编辑的谢奕在他给施拉普纳的公开信就阐述过,今天摘录这篇中国足球历史上的名篇,读完以后,感慨良多。


致施拉普纳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谢奕

施拉普纳先生

您好!

首先感谢您多次接受了本报的采访,作为一名职业足球教练,在如何与新闻界相处这一点上,您无疑是相当出色的一个。

尽管我知道您是一个非常自信非常主观的人,但我仍有些“逆耳忠言”必须向您说说。我知道您听得到,因为,您专门吩咐李松海先生收集新闻界对国家队的报道评论。我希望您能听进去,因为,正如您所说的,国家队不是某一个人的国家队,它是全中国的,我们都要关心它。而对于专门从事足球报道的记者来说,国家队的命运与我们的报纸、与我们的事业更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盼望国家队成功的心情,与您一样迫切。

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这半个月中,我每天都出现在你们队的训练场、比赛场边,我与您交谈过,与其他教练、队员交谈过,慢慢地我产生了一种担忧,中国队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正如您所指出的:“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离您率队出征约且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中国球迷已开始进入一种兴奋而又忐忑不安的期待状态中,这一点我相信您在北京的街头、训练场边都能感受到。听完马克坚先生介绍伊拉克队的情况后,不知您是否仍然认为中国队的出线机会是50%?

“大敌”当前,最关键的是树立起必胜的信,调试好我们的“爱国者”号,与“飞毛腿导弹”决一死战,然而,必胜的信心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有几个看法想与您谈谈,有不对之处,请您下回见面时多多指教。

第一,我希望您能面对小组赛的压力,您作为主帅,自己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念。

在昆明、南京、杭州,每到一处您都大谈中国足球的未来,谈足球改革,谈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我本想问您是否有兴趣竞选中国足协主席,但最后还是没问,不想浪费记者招待会上那宝贵的一小时。但当您谈这些时,我经常感到面对的是一个无懈可击的、高瞻远瞩的“攻治家”,而不是面对一个即将率军参加生死大战的球队主教练

您总是教育队员在场上90分钟内要集中精神去战胜对手,那么,作为一个球队的主教练,他的精神应集中在哪里?我觉得主要还是应放在球队本身的建设与进步上,放在面前要克服的困难上,起码,在中国足协尚未聘请您为足协顾问之前应该如此。足球改革与人才培养绝对要考虑,但那是袁伟民、王俊生等领导同志的职责,而不是您的主要任务。

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当伊拉克队与亚洲头号强手韩国队两度战平的时候,您还有时间为中国足球设计未来的美好蓝图,这颇有我们中国古代周瑜“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潇洒,但我感觉您并非充满信心,而是在为一旦失败找“退路”。在这关键时刻,主帅的信心对全队的影响有多大啊?!

千斤的担子一肩挑,我希望您能坦然接受率领中国队杀出小组重围这一挑战。这不是中国球迷对您的苛求,经历过十年“磨难”,中国球迷通情达理多了。

因为,中国足球有这个实力做基础。中国足球队命运多舛,但苏永舜、高丰文两次都已经有一只脚踏上世界杯的门槛。在您来中国之前,曾雪麟还率队夺得过亚洲杯的亚军。中国足球队总是功亏一篑,所以,中国足协才改弦更张,高薪聘请您来中国,目的无非是希望您能在中国足球这锅已烧成九十九度的水上,添加那关键的一度,使之能沸腾起来,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中国队不是马来西亚队,不是澳门、香港队,如果中国队是那个层次的球队,那么,带它冲入亚洲六强,对谁来说都是苛求。中国队去年能在您的率领下夺得亚洲第三,说明目前的这支中国队具备与其他亚洲五强决一雌雄的实力,尽管我们都知道足球场上有其偶然性,但是,一个高明的教练,其作用正在于将这“偶然性”减少到最小。

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第二,您以拼为主的教育已在部分队员中产生了逆反心理,您必须尽快与队员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使队员在思想上与您更统一,人心齐,泰山方能移。

从去年至今,您谈爱国主义,谈拼劲,谈豹子与兔子,您的爱国主义与拼劲教育感动了许多中国人。您不愧来自哲学王国,您的谈吐,使我觉得日本队的那个荷兰教练奧福特俗透了:他只会谈足球的技战术,谈日本队的用人与打法!

然而,如果说在去年的亚洲杯期间您的这些思想动员教育方法还很有效的话,现在,队员们已经对您的这些鼓励动员失去新鲜感了。不知是因为您的思想教育太过空洞无物,还是因为我们队员的思想觉悟不高?现实的情况是不少队员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甚至认为这不是您管理队伍的手段,而是您在推卸责任。我在与队员的交谈中感觉到,不少队员现在处于一种焦躁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中,球丢了,他们希望您不仅仅指责责任心不强而更要指出这球为什么会丢。也有人觉得您太主观,使队员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们知道您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工作,与队员的沟通存在着语言、心理的种种障碍,但正因为如此,来自队员的每一个信息反馈才显得更为重要。

希望您与队员有更多的思想交流,这对于他们贯彻领会完成您的意图,会有更大帮助知道他在想什么,您做起他们的思想动员,不是更能“对症下药”吗?

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第三,缺乏整体战术训练使队员上场缺乏自信,必胜的信心如果不是建立在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整体训练上,这种“信心”是经不起对手冲击的。

从最近这几场热身赛看,在整体水平及攻防章法上,非常遗憾的是,中国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进步,进攻上方法不多,缺乏组织,成功率低,防守上仍有不少漏洞按中国足球界的习惯说法是“队伍不成型”,显示出这支队伍缺乏整体的战术训练。以这样一支队伍去出征世界杯预选赛,使人怀疑它是否能代表中国足球目前的最高水平,队员的能力与特点在这支队中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前两个月我采访了多位中国地方队的教练,他们都是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的成员,对于加强中国队整体战术训练的必要性,他们谈得很多,也通过报纸向您反映了。但是,至目前为止,队员及队里的助理教练均认为您对这方面的训练很不重视。该怎么踢,队员上场时往往心中无数,前锋只知道要打边路,后卫只知道不能让对手进一个球,至于边路怎么打,打不进去怎么办,如何保住自己大门,您似乎认为这些都是小事,队员自已能处理好的。然而足球场上的攻防正是由这无数个细节构成的,成与败,往往就在于某个细节某个环节的处理正确与失误,而一个教练的水平,正体现在这点点滴滴上。在这最后的十几天备战中,希望您“如因善小而不为”,除了调节好队员的状态与体力,整体配合上也要补上几课,“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让队员上场时心里多一点把握,才能谈得上建立获胜信念。

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施拉普纳先生,在您来中国以前,中国体育、中国足球已经强调过很多年的拼搏精神与爱国主义了。中国足球有过很多的口号,“勇字当头”、“快字当头”、“猛打猛冲”、“刺刀见红”都曾经是主导思想;球输了,总是从精神上找原因,而闭口不提技战术。这已经是中国足球多年来的一个习惯,我原以为您来了以后能改变这个习惯,给我们带来德国先进的足球思想与技战术。但我现在感觉,您却是将中国足坛原来占统治地位的“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发挥下去了。在以前我写的《强调拼劲一一一个似是而非的误区》一文中,我已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们不应人为地将足球复杂化,那或许能掩饰某些东西,但对中国足球的发展绝无益处。

也许历史将证明您是正确的,究竟孰是孰非?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絮絮叨叨向您说完这些,颇有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之感慨,您是中国现在不少人心目中的“神”,我在赛前对您说这些,无疑会有添乱”之嫌,但我爱中国队,我爱中国足球,正如作为教练,您的天职是带好球队一样,作为记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忠实地告诉读者,这是我的职责。

最后,请接受我衷心的祝福一

祝您成功!

1993年5月1日

(1993年5月6日第4版)

注:本篇获1993年广州新闻特等奖


读史短评:

1938年10月,国民政府第二次国民参政会议在重庆召开。身在海外的参政员陈嘉庚发来一封提案,寥寥十一字:”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邹韬奋评论说:“这寥寥 11 个字,却是几万字的提案所不及其分毫,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今天套用一下这个句式:”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因为你要当的是国家队主帅,而不是中国足协主席,中国足球的青训现状已经糟透了,这地球人都知道,但中国足协(或者是某些企业)出大价钱请你来当主教练,不是要你谈一些人尽皆知的废话,而是要你来提高国家队水平的。

有人说,国家队就这水平,请谁也没用,如果抱定这样的观点,那就何必费这个劲去请别人呢?在下,或者正在看本文的您,都可以毛遂自荐的嘛。

还是敲黑板,划重点。谢奕先生(也是我前领导)这句话我是深表赞同的:”因为,中国足球有这个实力做基础。中国足球队命运多舛,但苏永舜、高丰文两次都已经有一只脚踏上世界杯的门槛。在您来中国之前,曾雪麟还率队夺得过亚洲杯的亚军。中国足球队总是功亏一篑,所以,中国足协才改弦更张,高薪聘请您来中国,目的无非是希望您能在中国足球这锅已烧成九十九度的水上,添加那关键的一度,使之能沸腾起来,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从九十九度到一百度,中国足球付出了多少的心血——还是专业时代打下的运动员基础,加上职业联赛的磨练,还有江湖郎中米卢的执教功力,日韩申办世界杯,张吉龙的上帝之手,种种因素结合起来,才凑成了之前让无数中国人神伤的”一度“,才有2002年冲进世界杯的突破。

1993年的谢奕,感觉面对的是已经烧到九十九度的中国足球,而我们现在,感觉面对的是一锅刚刚生火的污水,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中国足球干了些什么……

谢奕先生的肺腑之言,对国家队的管理者是有所触动的,现在读起来仍为他的拳拳之心,真知灼见所折服,这封信写后没多久,施拉普纳率领的中国队折戟伊尔比德,世预赛小组赛被淘汰。

中国足球读史系列(二):凡执教国足者,谈青训都是耍流氓。

国足历史上第一位外籍主帅就这样走下神坛。

最后说一句,那时候新闻界和中国足球之间,尽管有争吵,但还是相互尊重的,现在嘛,大是大非问题别人是不听的,细枝末节倒是乐此不疲。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哦,还是不说了,因为现在,其实什么都说不了了。再说,那就是破坏中国足球改革的罪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