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亏的是谁的钱?

莫辩507


很多人说通货在膨胀,但是国家认为通过在适度膨胀。多年来我们的CPI增长速度一般在2%左右,很多人不信。

确实我们的货币总额增长的速度很快,连续多年双位数的增长。但实际上,货币增长速度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GDP的快速增长。毕竟我们的GDP从1990年开始也增加了四五十倍,广义货币M2增长了120倍左右。如此比较的话,90年代到现在,我们的货币应当只贬值了一倍多一点。

很多人感叹物价上涨太快了。实际上,物价上涨太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工资增长很快。

90年代到现在,我们的人口增长并没有几十倍的翻番。1990年我国人口是11.43亿人,2018年我国人口数量是13.95亿人,人口数量只增长了22%,但是GDP增长了近50倍。所以,大家的工资增长二三十倍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我们很多商品没有涨价,也有很多商品涨价很快。比如我们的粮食和原材料价格增长就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像日常生活服务类的商品价格是增长速度最快的。

所以,有时候觉得通货膨胀,投资黄金之类的能够保值增值,这实际上是完全错误了。

真正恶性通货膨胀,说实话在我们国家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我们有强有力的政府,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能够有效的应对外部经济挑战。

大家想想,像委内瑞拉,伊拉克,津巴布韦这样的国家,没有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下图是津巴布韦发行的100万亿的钞票。

所以,我们国家的通胀还是良性的可持续性的通胀,是非常平和的,不会影响大家的生活。存到银行带来的利息,也绝对能够对冲掉通货膨胀的压力。


暖心人社


经济发展,通胀是必然产物,适当的通胀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稀释大众的财富,通胀是一场美丽的幻觉,你持有的财富增加了,但是购买力反而下降了。

美联储曾经做个一个调查,对于大众来讲,你更愿意接受物价持平,薪资维持现状,还是愿意薪资水平上涨,物价也上涨?答案大多数选择薪资上涨,这让大众更为满意。大家可自由支配收入就多了,物价高了我们可以不买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残酷,只要你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衣食住行就被裹挟,你只能被动的接受。

物价上涨是这些年大家最直观的体验,小到西红柿黄瓜蔬菜价格,大到房子价格,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增长,究其原因,就是货币超发的结果,国家为了提振经济,向市场投入大量货币,搞基建拉动内需,这就提供了就业,给工厂增加了订单,货币就进入到劳动者手里,劳动者消费再带动其他各行各业,慢慢整体价格都拉升了,经济也带动起来了。

乍看之下,每个人的财富都增加了,以前人工一天可能50,现在可能200,但是随之伴随而来物价也水涨船高,人存在于社会体系,衣食住行都被裹挟。通胀就是那个隐形的手,掠夺我们每个人的财富,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投资理财,让我们的钱跑赢通胀。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Roseview财经


注意到已经有好几个网友从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我就从另一个角度——你知道你的财富是怎么慢慢减少的吗?——来谈一下,也等于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20多年前,在纽约大学曾修过一门证券分析课,首先谈到钱的“Time Value”,即所谓钱的“时间价值”。举个例子,100年前的纽约,坐一次地铁只需五分钱;买一个热狗,三分钱。而现在呢,坐一次地铁和买一个热狗都涨到两美元。可见同等数目的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贬值。

记得教课的教授亚瑟说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投资不一定会赚,但你要是不投资,肯定亏!”为什么呢?因为不投资的话,你放在家里的钱随着通货膨胀,肯定会渐渐地贬值。

我老家有个姑妈,家里孩子多,姑父又不会做生意,经济条件比较差,家父和大伯叔叔们常常接济她。90年代初,她大儿子结婚,我老家的房子还只是8、9百一平方米,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不过8、9万。可她为老大筹办婚事只剩下1万,不够付首期。至爱亲朋们给她的钱已经不少了,也不好意思再求他们。她让儿子先结了婚,说等钱存够再买房子。没想到,等她存到2万时,一套房子涨至12万;再等她存到3万时,房子涨到了15万。她银行里的存款怎么都无法赶上房价的增长。最后还是她的大儿子和我的叔伯们合伙做生意,赚了钱才买下房子。

在美国,几乎每家银行都是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联邦保险公司)的成员,所有的存款账户都有FDIC保险,即使存钱的银行倒闭,每一个10万美元以下的账户(最近提高到25万美元),都将有联邦保险公司支付偿还给客户,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按这个统计报告,如果1925年放1千美元在银行,到2005年已经“变”成1万,这80年来的平均年利息是3%左右。听上去不错吧,涨了10倍。但不幸的是,这80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3.5%。需要1万5千多才能抵得上1925年的1千。也就是说,将钱存银行的结果是亏了不少。

由上面的例子可见,钱放在家里不断地贬值,而放在银行的普通账户上也是不行的,因为利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那钱究竟放在哪儿最好呢?

有机构统计了美国前80年各种投资工具回报率的排行榜。在这80年中,美国有过多次的股市狂飙,多次的房地产高涨的美景; 也经历过大萧条,经历了9/11,经历了几次股市大崩盘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可谓上上下下几多沉浮,这份总结统计报告应该非常说明问题。

投资回报率最低的是一般的银行存款,平均年利息只有3%,抵不上通货膨胀率3.5% 的速度;稍微高一些的是政府债券,平均回报率每年5.5%,如果1925年投入1千美元买政府债券,到2005年增值至7万多;房地产还要高一些,1925年市值1千美元的房产,到了2005年价值10万左右,平均增值率是每年6%。投资房地产和政府债券差不多,可以超越通货膨胀。

再来看投资股票的回报率。这个统计在每个不同阶段选一百家有代表性的Large Cap(大公司)的股票平均值,假如1925年投入1千美元的话,到2005年的市值是200万,平均年回报为10%;而最高的是投入不同阶段的一千家Small Cap(小公司)的股票,每年平均的回报率是14%,到2005年市值3千5百万!

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通货膨胀当然是亏的国民的钱,但是在分配体系中占据优势位置的人群可以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收入,能够轻松抵消通胀影响。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钱印多了,多印的钱超出了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引发物价上涨。


假如一个国家流通着一万块钱,市场上所有商品正好一万元,这个时候物价很低。如果经济没有发展,没有新的财富诞生,但是钱又印了一万元,那么物价就会上涨一倍,也就是国民手里的财富缩水了一半,钱多了,但是购买力降低了。


这个国家经历了多年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创造,市场上所有产品价值五万元了,但是这个时候钱已经印出来了十九万元,这个时候的钞票购买力就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了。

房价上涨,本质上就是通货膨胀。之前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七八年能买一套房子,到如今就要不吃不喝十五年以上了,需要以漫长的时间去为房子工作,需要在二十年的时间内每个月拿出差不多一半的收入去还房贷。


新的财富之所以会产生,是由制造业创造出来的。


财智成功把农业、制造业以及对生产有促进作用的信息产业都归于大制造业,这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源泉。


可惜的是,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真正在创造财富的人,在社会分配体系中反而处于劣势地位,没有决定权。


农民和工人的距离现在正无限接近,一定意义上已经开始重合,大制造业中除了部分精英,就只有信息产业工人薪资水平较高。

社会分配工资是一方面,但是相关的福利,如公积金、医保、医疗报销比例、补贴、奖金、福利、以及最为关键的养老金才是重点。


通胀不仅仅是在让存款贬值,随着物价上涨还会吞噬未来收入。只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才能有望跑赢通胀。


农民创造财富,养老金每月一百元左右,面对通胀几乎毫无抵挡之力。

工人创造财富,养老金二千元左右,基本维持生活,依然无法抵挡通胀。

只有养老金更高的群体,才能在通胀跟前游刃有余,保持较好的生活水准,因为收入增速能够跑赢物价涨幅。


说来说去,每个人都会受通货膨胀影响,但是由于社会地位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投资方式不同,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最终真正受影响的,依然是广大中低收入人群。


财智成功


所有持有货币资金的人,都是通货膨胀的亏损对象。

什么是通胀?

通货膨胀简单的来说,就是现实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我们都知道财富创造出来后,需要用货币的形势来表示,举个例子:比如一国的GDP总额为20万亿,代表该国流通的商品总价值即为20万亿,财富需要用货币来表示,因此理论上来说这个国家也应该发行20万亿的纸币投放如市场。如果现实确实是这样的话,这时候一瓶矿泉水的价值=1元;可是当这个国家实际投放的货币为30万亿的时候,那么这时候一瓶矿泉水的价格=1.5元,这就是通胀。

亏的是谁的钱?

通胀亏的系持有者的钱,举例:当按照理论数据发行20万亿的纸币时,你持有1万元的储蓄存款,这时候,你的财富可以买1万瓶矿泉水。可是发行者不管,超额发行纸币到30万亿,这时候你1万的储蓄存款只可以买6666.7瓶矿泉水,你的财富缩水了,虽然明面上还是1万元,但是可以买的东西变少了。

那么你原来的可以买的多买那3333.33瓶矿泉水的钱去哪里了呢?你失效的财富其实是被发行者拿走了,发行者多发行的10万纸币并非废纸,它是可以购买产品的,但是社会的总商品是固定的,它的购买力从何而来,就是摊薄原来社会上货币资金的购买力。

所以只要有超发货币,损失的是所有原持有货币资金人的财富。

通胀的可怕吗?

或许很多人对于通胀的可怕性理解还不够,我们再举个小例子,假设一国每年的平均通胀率为5%(不要感觉高,现实中超过这个5%的国家遍地都是),那么此时你持有的100万元十年后的购买力仅仅相当于现在的:100*(1-5%)^10=59.87万元,贬值超过了40%,所以通胀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鲤行者


通胀吃亏的永远是底层百姓,最终沦落到穷困潦倒的贫民。

因为价物大涨,资产价格也水涨船高,拥有大资产的人,通过资产保质增质,财产永远不会变动,而贫民拿什么来保质增质,辛辛苦苦几十年的银行存款被负利率稀罕,被物价上涨所稀释。

穷人到银行存钱,富人借银行的钱,大搞房地产投资,通过通货膨胀后,房价也水涨船高,当物价平稳后,富人将涨价后的房子卖出兑现,购买与卖出的差价就是利润空间。炒房团就是现实。

通货膨胀就是合法抢劫贫民的合法性财产。


随雨飘渺


通货膨胀毫无疑问坑的是本国居民,而获益的是货币发行当局。

一个很现实的案例是:去年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000000%!为什么委内瑞拉会有如此大的通货膨胀?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福利太高,政府已经无力支付,所以不得不通过大量印刷钞票来支付这些开支。虽说看上去人民的社会福利得到了维持,但实际上,他们所获得的货币的购买力,已经根本追不上物价的涨幅。从这个角度看,委内瑞拉人民的福社会利实际是下降的。

我们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靠工资吃饭的。很显然,正如大家所抱怨的那样,工资的增长速度,永远也追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那么因为通货膨胀而损失的钱,转移到哪里去了呢?我认为,通货膨胀是富人搜刮穷人的另一种方式。富人们掌握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话语权,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抵消通货膨胀对收入的影响。所以你看尽管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这么高,但国内的富人们依然花天酒地。

温和的通胀,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通过理财和投资,争取跑赢通货膨胀。如果仅存在银行吃利息,20年后你的资产就变的不值钱了。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寒潭


通货膨胀,如引起货币贬值,劳动者工资收入不变,自然是低收入劳动者最倒霉,原有的基本生存都保不住。中小资产阶级弄不好会破产倒闭,但不至于家破人亡,个人及家庭生存生活应是比工资收入者强。大资产阶级或垄断财团的资本雄厚,抗风险能力強,但资本会大缩水,有一千亿资本,也许实际值8OO亿了,但他起死回生容易,调头转向重组重来容易。货币超发可引起通货膨胀,物资奇缺去抢购也会引起通涨,基本源燃材料涨价过度都会引发通涨的,表现为市埸萧条,经济秩序失常。


手机用户54973773929


通胀就是抢所有百姓的钱。


上方谷的雨


通货膨胀一般发生在经济过热疯狂时候或者经济面临崩溃的时候吧,如果是这样第一种情况,有资源能量的人会通过过热的经济迅速滚雪球,其财富增加量超过通货膨胀率。第二种也是有能力者一般都是有钱人通过敏锐的嗅觉和调动资源减少自己的损失或者浑水摸鱼发灾财。相信这两种情况下都是穷人绝对的损失,富人大概率能逃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