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郭二師弟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古人通過觀察天地運行及時令、氣候等變化規律,確定四季循環的起點與終點,劃分了二十四節氣,清明節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明節在冬至後的第105天,每年約在陽曆4月5號前後,共計15天,此時春和景明,萬物吐故納新,足以用“清明”來形容。

清明節的祭祀據說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紛紛效仿,歷代沿襲至今,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和寒食節相距較近,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迫使追隨他的介子推出山,放火燒山,最終燒死介子推。晉文公於是下令在此日禁菸火,吃冷食,掃墓,以寄哀思。

到了秦漢時期,寒食節祭祀掃墓的風氣大盛,有時候還把掃墓延續至清明。於是,朝廷索性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節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到了宋元時期,清明節與寒食節逐漸合二為一,不僅祭祀掃墓在清明舉行,寒食節的吃冷食,盪鞦韆等,也融入了清明節的習俗中。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法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新中國成立之後,也延續了下來,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文字為清心無礙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


清心無礙


清明節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排第五位,是陰曆三月的節,距離冬至105天,離立春6O天,春天90,就僅剩下三分之一了,孟仲季春,只餘下季春,此時已春和景明,萬物吐故納新,春光明媚,景色清明,一派春意濃濃的新氣象,所以就用“清明”來形容之。清明,太陽黃經在15度上,天氣會越來越暖和,很利於農作物生長了。

清明不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我國一個傳統的敬祭節日,說起來還有故事:清明節前一日為寒食節,是為紀念賢臣介子推而形成的。在兩千六百多年前,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躲避後母驪姬陷害,而流亡在外多年。一次路過衛國,重耳及他的隨從被人追擊,慌不擇路,逃到渺無人煙之地,又累又餓,飢腸難忍,癱軟在地走不動。也對沒見了介子推,有的說介子推趁主公危難之時逃走了,但重耳不信,不久,介子推一拐一拐的走來,還捧來一碗肉湯,重耳飢渴難耐,飢不擇食,狼吞虎嚥,三下兩下就把這碗肉湯吃完,這時再看介子推,發現他長袍大面血跡斑斑。原來介子推見重耳餓壞了,故意落在後面,暗暗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了一碗湯給重耳吃。重耳感動含淚,並對周圍隨從說,將來即位之日,定不忘介子推,要重賞。後來重耳在秦穆公幫助下,回國當了國君,便是晉文公,他一一犒賞了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啦獨少了介子推。許多人為此抱不平,但介子推卻鄙視爭功討賞的人,他還和母親一起隱居在綿山(山西介休境內),介子推這一舉動,很得世人欽佩和同情。後有人上書晉文公,才想起介子推來,遂派人去召介子推,請他出山,但介子推堅決不出,還更隱匿起來,使人找不著了,便有人獻計:介子推是孝子,放火燒山,介子推就會揹著母親出來了。於是放火燒山,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背母出來,後發現他與母抱著一棵參天枯柳一同被燒死了。晉文公大哭一場,很惋惜,為尊敬介子推的品德,就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綿山,立廟紀念,改綿山為介山,並下令以後每年到介子推燒死這一天,也即是清呵前一日,全國禁止煙火,家家吃乾糧冷飯喝涼水,以表紀念,後來就將這一天叫寒食節或禁菸節。

因此,在清明節前後,形成掃墓活動,慢慢的沿襲下來,成了人們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





樹德漢碩


清明節既是自然節氣又是傳統節日,其來歷相傳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站不起來了。隨臣介子推暗自從自己大腿上割肉煮湯,讓公子喝了,救了重耳。十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文公重賞了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悄悄隱居到了綿山。

晉文公聽說後,親自帶文武百官去請,可是介子推躲在綿山裡就是不出來。有人獻計,三面點火,留一面逼他出來,重耳依計下令在綿山三面點上了火,可是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

火熄後,發現介子推揹著母親坐在一棵柳樹下燒死了。樹洞裡發現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上山祭祀介子推,發現燒死的柳樹又復活了,就封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高山流水184803967


外出踏青日,

回鄉祭祖時。

他鄉遊子歸,

只待清明至。

四句實言道罷,且聽我把清明的來歷慢慢道來。在我們這地方清明也叫寒食,老百姓說:人還有個大名小名呢。何說節日,那麼大名是清明,小名就是寒食。當然這都是笑話,閒言少續,書歸正傳:話說很早很早以前春秋時期晉國公重耳迂難之時飢餓難忍,手下臣子芥子推為保國君,割已腿上肉熬湯讓重耳食之,重耳得一生還。晉國平定後芥子推不貪圖高官厚祿,解甲歸田孝敬老母,他言道:亂世保君恩,太平孝雙親!重耳幾次請他回朝享榮華富貴,他毅然狙之,然而背起老母避於密林。重耳感恩心切為逼出林,下令放火燒林。最後芥子推母子被燒死一枯柳下。重兒後悔莫及。為記念這一忠孝雙全的芥子推就把清明這一天定為寒食,下令眾百姓三天不動煙火,把這一天定為祭典逝去的祖先及親人的日子。以至延續到現在,國家也將清明節這一天定為法定節日.。我們故鄉在這一天掃墓上墳,燒低點香,門上插柳條(插柳是悼念芥子推死在柳樹下,隨之燒死的枯柳又生芽旺枝)不知各地朋友清明節有什麼不同的風俗也給咱說說?











崇山峻嶺175698154


清明節據說能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這一天,族人們都要舉行隆重的掃墓祭祀活動,當時我們鄉下叫‘’上墳‘’:大家在祖墳前擺上供品,燒紙、上香、磕頭,並在墳頭上添上新土,緬懷祖先,弘揚孝道,優良傳統,輩輩相傳。


用戶2856056411285


清明節是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氣象物侯的特點有關,因此得名清明節。

民間傳說清明節是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因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風俗。到了唐代時便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清明節。

不知您知道的清明節來歷是什麼樣子呢?


枉入紅塵酷少年


三個小時前回家有事,半夜直接已經掃過墓了。


南風洛北


介子推助晉文公成就大業後,其餘皆受賞,唯忘了介子推。後晉文公感念記起。介子推慷慨不受招,背母入深山,晉文公聽從他人放火燒山逼他出來,介之推寧死不攜恩狹報受招。被燒山燒死,後人念其忠義此事得名。


魚公子67030644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一百零八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祭祀曰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左右。


洛陽虎嘯


重耳邦助晉文公成就大業後,不受招,入深山,被燒山燒死,後人紀念此事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