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奥秘:人生的逆袭,是从做没用的事开始

一、

很多年前,我特缺钱,为了生活东奔西走的,忙来忙去好象掉到钱眼中。

许多年以后,如果我的子孙后代评价我,会不会只用两个字来描述,财迷。

有些人觉得好笑,其实周围总有一些人发自内心的认可,他们的生活多少与我一样。

但好在事情还没绝对坏,在我人生跌跌撞撞中,转机来了。除了忙于赚钱事以外,我还喜欢做点没用的事,看书。

读各种各样的杂书,其中《道德经》给我的震撼极大,就好象黑暗中,突然发现了萤火虫。

那个萤火虫就是我的灵性,初看起来发着微弱的光,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展示自己。只是因为周围的黑暗,我才约略感知到了自己的不同。

我挽救了自己,悟出了人生最重要道理:人生的逆袭,是从做没用的事开始。

道德经奥秘:人生的逆袭,是从做没用的事开始

二、

《道德经》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对金钱的追随,并不能让我精神富足,最好的结果也无非改善了物质条件。前路迷朦,但上哪儿找一个有趣而光明的灵魂,哪怕只是微光。

是的,很多没用的其实是最有价值的,值得奋起一生去追寻。

想想因为物质条件的欠缺,很多人小时候总盼着更有钱,去购买梦寐以求的东西,哪怕我们用掉宝贵的人生时间来拥有。慢慢的,我们丢掉健康,远离了家人,没时间陪他们,花在自以为有用的事上。等到有一天警觉,那些我们忽视的没用的事是无比的珍贵。

在我们看来,很多无用的技能后来居然成了谋生的法宝,比如写字好变成了书法家,胡涂乱画成了画家,喜欢侃大山后来成了码字成神的小说家。有一位在大山里一边种地一边唱歌的孩子不被人理解,不好好干活,穷唱什么没用的。后来,这个孩子通过音乐逆袭了人生。

道德经奥秘:人生的逆袭,是从做没用的事开始

三、

《道德经》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首先,我们得明白我们智慧的局限,并不总能看清世事走向,我们交往的朋友中,危难之时酒肉朋友远去,往往是那些无意相交的,最后却帮了你。

有些人特别有远见,提前布局做事,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了。远见很重要,踏实不厌麻烦去做事也很珍贵。我突然想到另外一种人,初看起来笨笨的,好像脑瓜不灵活,让他扫地,他要把沙发抬起扫地搞成了大扫除。让他做生意,人家一碗肉放三片牛肉,他要放十片。后来,这个笨人的连锁面店开遍了各地……

做人,难道凡事从利弊得失权衡开始?操守和坚持看似无用,却是信念的支柱。是不是应该做有用的事,让所有这样的事占据我们的一生?很多逆袭的结果常是从无用的事开始的,最好的结果常从无意中走来。

当年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哪个君王真正相信孔子学说,认为没用。到了汉朝,儒家学说一经起用,成了国家文化典范。

在已知的世界文化强者体系中,找到我们意识不到的,从而让我们重新理解这个世界的强弱和生命的真实意义。

道德经奥秘:人生的逆袭,是从做没用的事开始

​四、

《道德经》讲: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放下旧有的执着,重新开始认识那些无用和弱小的意义。明白道的本质,那些平凡的力量很可能最终改变这个世界真正的未来架构方式。写《道德经》的老子是被边关守将尹喜截下,留在函谷关中写下了《道德经》,是老子沉思百年的思想结晶。可是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听说过了《道德经》,可见老子在此之前并没有意识去写什么,只是在函谷关里,突然时机到了,所有过去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凝结,写下了《道德经》。

我总在想《道德经》的内核,这种强大的文化宝典,崇尚“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相信“有无相生”的强大武器,会战胜很多貌似有用的东西。 

等待,有时超过匆忙的行动……

静思,比口若悬河更直达心灵……

忍耐,比强词夺理更有力……

给予,比拥有更打动人心……

分享,比占有更有活力……

读道德经,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