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一說到孩子的腳,我們中國家庭,尤其如果是三代同堂,你很可能聽說過“腳冷全身冷”、“寒從腳底生”等類似的話。傳統的養生觀念認為“寒氣”是造成疾病的根源,而給雙腳穿上襪子,能給腳保暖,從而防止寒氣從腳部進入身體。

然而,孩子們卻好像天生和襪子有仇似的,他們看到自己腳上的襪子就總是去拉它、扯它、蹬它......想盡辦法脫掉它。看到冬天孩子兩隻腳光光的,家裡長輩總是擔心不已。我們該怎樣看待孩子穿襪子的問題?

為什麼腳比身體的其他部位冷?

雖說我們人類是恆溫動物,但是我們全身的體表溫度(shell temperature,身體表層的溫度)並不全都一樣,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中,不同部位的體表溫度存在著差異。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組成我們人體的細胞會產生熱量,熱量通過血液循環被傳遞到我們全身。當外部環境寒冷時,受大腦的控制,我們的血液優先流向內臟以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溫度,此時遠離心臟的手、腳以及耳朵等部位就容易感覺寒冷。從另一個角度理解,手和腳的溫度下降也是人體減少熱量損失的一種保護機制。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孩子需要穿襪子嗎?

答案:不是必須的。以孩子腳部安全舒適為前提,穿或不穿可以隨他喜歡。

比如在上海,冬天不開取暖設備時,室內溫度會低於15℃,這時大人一摸孩子的腳冰冰涼,就會給他穿上襪子,他若沒有拒絕(掙扎、互相搓腳、動手扯掉襪子),那麼就穿著吧。

但是要注意,選擇適合的襪子,特別是已經會站立和走路的孩子在家只穿襪子不穿鞋子的話,襪底要有防滑功能。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防滑膠點很重要!

不過,“穿襪子”問題之所以讓很多家長們頭痛就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孩子往往不願意穿襪子。

他們想方設法擺脫襪子,即便光著腳踩到了積木弄疼了腳,還是不願意穿襪子。擔心孩子凍著腳而得病的家長們,情急之下還會訓斥和強迫孩子穿襪子,本來好好的氣氛被小小的襪子搞得怪緊張的。

其實,正如前文所說,腳比身體冷是正常現象,只要孩子身體不冷,不穿襪子腳冷一些也無妨。

怎樣判斷孩子的身體冷不冷呢?我們可以觀察這幾方面:

1、孩子會下意識地縮頸、縮手或縮腳;

2、孩子面色蒼白;(反之,熱的時候兩腮泛著粉紅色)

3、鼻塞、流清水鼻涕或者時不時打噴嚏;

4、後頸和上背摸起來較涼;

5、精神不振,缺乏活力。

每個孩子生性好靜好動不一樣,所以在同樣的環境中他們的冷暖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只要多觀察自己家的孩子怎樣時是冷了、怎樣時是不冷,你很快會清楚自己的孩子啥時候需要增減衣物,包括需不需要穿襪子。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不穿襪子有不穿襪子的好處。光腳能使腳部更多地感受到外界的刺激,這些刺激信號都會傳遞到大腦,使感官能力發育得更好。

再加上光腳有利於孩子腳汗的蒸發、光腳活動有利於孩子掌握身體平衡、光腳還能增加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等等,所以只要溫度適宜,孩子身體不冷,又沒有尖銳物品容易傷到孩子的腳時,穿不穿襪子不用太糾結。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穿襪子?

1、覺得受到了束縛,不自由

孩子天生愛探索,襪子對於他來說,是包裹住他的小腳丫,阻礙了他用雙腳感受外界的“累贅”之物。

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嘴、手、腳都是觸覺器官,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吃”玩具(其實他在用嘴“摸”玩具),用腳去夠玩具,甚至還愛玩自己的腳。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一旦穿上了襪子,腳部就不那麼敏感了,孩子本來能從腳部獲得的豐富觸覺突然就消失了,再加上襪子面料有一定張力,令他的雙腳有一種被包裹的壓力,不喜歡這種感覺的寶寶,更恨不得甩掉襪子。

2、覺得好玩,還能引起大人關注

對於還不會坐的孩子來說,即便他不想穿襪子,他一般也沒有擺脫襪子的能力。

等到寶寶能坐還不能站的時候,襪子正好處於他的視線範圍當中,在他眼裡正是順手能拿到的“玩具”。

襪子有彈性,拉住襪頭可以扯得很長,看著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把襪子越來越鬆脫,最後完全拔下來,孩子體驗到了有一種成就感。

每次襪子拉掉以後,媽媽都會馬上注意到,並且從別的事務中離開,到孩子身邊給他重新穿上。媽媽的這個反應在孩子理解起來,拉掉襪子就可以把媽媽爭取到自己身邊。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你為孩子選擇的襪子,穿著舒服嗎?

要確保襪子的穿著舒適性。

材質要能吸汗透氣,建議選擇含棉量高(75%以上)的,買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材質,冬天的襪子含一定比例的羊毛也不錯。(朵媽聊育兒)不必追求100%棉材質,因為真正的純棉沒有彈性,作為襪子來說不適合。

影響襪子舒適性的,還有襪子的“型”與“花紋”。還沒有走路的寶寶,腳丫往往是肉嘟嘟的,腳踝和腳面還不是明顯的“直角”,這時的襪子可以是這種角度的: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當孩子走路熟練之後,襪子的整體越接近“L”型,則越符合腳踝的自然形狀,穿著活動時也越服帖。反之越呈“一”字型的襪子,穿上後隨著腳踝的活動會更容易往下移。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L”型(左)與一字型(右)的對比

建議選擇純色或花紋簡單的襪子,而提花織法的襪子,雖然正面花紋美觀,但往往反面有更多的線頭(一些裡部線頭處理得很光潔的品牌童襪價格通常不低)。曾經有新聞報道過嬰兒被襪子裡的線頭纏繞腳趾而造成的傷害事件,所以買花紋襪子要注意線頭問題。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襪口的鬆緊也關乎舒適性。大一點的孩子如果覺得過緊會直接說,而年齡小的孩子就需要我們觀察了,如果看到腳踝被襪口勒出痕跡,就說明太緊了。

寶寶不肯穿襪子怎麼辦?

如果孩子脫掉襪子以後只顧玩別的東西,那首先要考慮襪子是否舒適。孩子最不喜歡緊的、厚的襪子。

觀察孩子,如果他脫襪子是為了玩腳,那可以陪他一起玩。孩子本來就對自己的身體充滿好奇,我們可以和他一起數腳指頭、告訴他哪個是大拇指、哪個是小指、再對照我們的雙手一起觀察、或者伸出自己的腳和他比一比......陪孩子一起探索“腳”,讓他玩得更開心。

十個寶寶九個不肯穿襪子?是時候解開謎底了

如果他在拉掉襪子的那一刻非常享受,說明他喜歡“脫襪子”這個舉動。我們可以抓住時機,進一步引導他“穿襪子”,孩子可能會對這更大的“挑戰”感興趣,順便把這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學會了。

如果孩子脫了襪子後,更關注你的反應,那麼他是需要你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他的身上。這時只需要重新為他穿上襪子,然後和他講話、陪他玩、滿足他的需要,他就不會再專注於脫襪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