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怕拍X光片會影響身高的家長,以後不要再給孩子吃香蕉了!

前幾天,育兒群裡的一位媽媽分享了她帶孩子看醫生的一件趣事。

小朋友咳嗽了好幾天,一直沒見好轉,為了排除肺炎,醫生要求拍個X光片。但是到了放射科,小朋友的“恐醫”情緒一下子上來了,以為像打針一樣會痛,嚎哭了半天也不願意配合。

最後,醫生跟小朋友講:“這個機器是一個超大的“照相機”,我們要給來醫院看病的小朋友建檔案,所以要給大家拍照。你站在這裡,我給你拍張照片就好了,一點都不痛哦。”

小傢伙聽了,果然不再抗拒,認認真真擺起了pose,還比出了萬年經典的“剪刀手”。

於是,X光片硬生生拍出了喜劇效果。

那些怕拍X光片會影響身高的家長,以後不要再給孩子吃香蕉了!

群裡的媽媽紛紛說:“這個醫生好機智”、“醫生好有耐心”。

還有媽媽感慨她怎麼就沒有遇見這樣的醫生。她家孩子因為不配合,最後只能由大人抱著孩子拍片。

還有一位媽媽說,她有一次帶孩子看牙齒,被告知需要拍牙片,雖然十分不情願但還是拍了。不情願的原因是,她聽說拍X光片的輻射很大,對孩子不好。

接著其他媽媽你一言我一語:

“拍片影響孩子發育。”

“拍X光片孩子長不高。”

“輻射很大,放射科的醫生很多都禿頂了。”

“聽說輻射會引發癌症。”

......

一時間,凡是自家孩子有過拍X光片經歷的媽媽,心裡都毛毛的。

那麼,拍X光片對孩子的影響真有這麼大嗎?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1

首先要明確的是,拍X光片的確存在輻射,但是大家沒必要談輻射色變。

因為輻射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周圍的水、土壤、岩石、空氣,甚至是大氣層以外都有輻射。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每天就要被輻射包圍著,這是避免不了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坐飛機,使用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甚至抽菸等,都會受到一定量的輻射。這當中的部分輻射比X光檢查的輻射還要大。

那些怕拍X光片會影響身高的家長,以後不要再給孩子吃香蕉了!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RPA)提供的信息,每人每年受到的輻射劑量大約在2.5毫西弗左右,這個數值受地域緯度的影響而波動。其中大約80%來源於自然界,20%來源於人工輻射。

我們把生活中存在的輻射,列一組數據,大家就一目瞭然了。其中μSv(微西弗)是輻射計量單位,1000微西弗=1毫西弗,1000毫西弗=1西弗。

吃一根香蕉:0.1微西弗

全世界的天然輻射本底水平為:0.1~0.2微西弗 / 小時

正常人平均一天受到的背景輻射量為:10微西弗

10小時的航空旅行:30微西弗

每天吸1包煙:16000微西弗/年

福島周圍居民一生受到的輻射:10000微西弗

從事輻射相關工作人員每年受到的輻射:50000微西弗

空間站執勤的宇航員半年受到的輻射:80000微西弗

常玩電腦:1800微西弗/年

那些怕拍X光片會影響身高的家長,以後不要再給孩子吃香蕉了!

一次小於100毫西弗(100000微西弗)的輻射,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

100-500毫西弗,人體沒有感覺,但體內的白細胞在減少。

1000-2000毫西弗,會有輕微放射疾病的症狀,如嘔吐、疲勞、食慾減退、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減少等。

2000--4000毫西弗時,人的骨骼和骨密度會遭到破壞,紅細胞和白細胞極度減少,有內出血和嘔吐現象。

大於4000毫西弗,有死亡危險。

2

再來看一看常見的醫療檢查項目帶來的輻射:

一次小牙片: 5μSv(微西弗)

一張全景牙片: 7μSv

一次牙科CT: 100μSv

一次胸部X光: 25μSv

一次四肢X光: 10μSv

一次胸部CT:6900μSv

醫院所用的X線照射,劑量非常小,並且也在規定的安全範圍內。而且給孩子拍片時使用的劑量比成人的還要低,一般會減少到適合兒童所需的劑量(被稱為兒童暴露劑量),所帶來的輻射也是微乎及微,更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有輻射就抗拒檢查,這些檢查對於確診的積極意義遠大於檢查帶來的輻射影響。

那些怕拍X光片會影響身高的家長,以後不要再給孩子吃香蕉了!

除了X光和CT,醫院常用的檢查還有核磁(MRI)和 B 超。這兩種檢查項目並沒有用到X射線,更不用擔心電離輻射。

在檢查過程中,注意下列事項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人體所受到的輻射。

1、聽從醫務人員安排,在有防護的區域內候診,看護好小朋友不要隨意走動。

2、局部檢查時,對孩子的眼睛、甲狀腺、生殖器官等敏感部位採取防護措施。

3、大人抱著孩子做檢查時,大人最好穿防護服。

4、短時間內多次檢查時,請告知醫生,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繼續該檢查項目。

看到這裡,媽媽們是不是相消除了對輻射的恐懼?畢竟,很多食物都是有輻射的,就連我們常吃的香蕉也不例外哦。

做一次X光,也就相當於飛了一次長途旅行而已,沒什麼好擔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