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北伐——蒋介石一举荡平了北洋系

为了实现二期北伐的胜利,蒋介石在北伐军出发前后,陆续发表了《渡江北伐誓师通电》、《致后方将士书》、《渡江北伐告北方同胞》、《渡江北伐告北方将士文》、《渡江北伐告全国民众文》和《告友邦人士书》等,昭告天下:“中正受党、国委托,统帅国民革命军,继续总理遗教,完成北伐大业;第一、第二、第三各集团军已整军前方,待命进攻,中国统一之期已近,国民革命成功不远。”

1928 年 4 月,挥师渡江的北伐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连克台儿庄、郓城、韩庄、枣庄、兖州、泰安等地。5 月 1 日,北伐军攻克济南。日本军队图谋继续侵占山东半岛权益,以护侨为名占领胶济铁路和济南。蒋介石一面下令北伐军严守纪律、原地待命,一面派蔡公时同日军交涉。没想到的是,日军竟然残忍地杀害蔡公时,阴谋挑起中日战端。

二期北伐——蒋介石一举荡平了北洋系

蒋介石忍住悲恸,在日记中留下“誓雪五· 三国耻”的誓言,同时命令军队“绕道黄河”,避开日军继续北上。济南惨案给蒋介石的心理带来重大冲击,此后他在日记中坚持每日写上“雪耻”二字。直鲁联军在强大的北伐军队面前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张学良的十万奉军更是不堪一击,逃回关内外。

6 月 3 日,孙传芳通电下野;次日,张作霖退守东北,在皇姑屯附近被日军炸死;6 月 8 日,北伐军攻克北平,二期北伐宣告成功。此间,蒋介石对北方大局作出了原则安排,将北平、天津交由阎锡山负责,准许奉军和平出关。虽然 6 月 6 日发生了冯玉祥部韩复榘违反蒋介石所定原则,将部队开进南苑,强行收缴奉军一部枪械,但总体上京津地区的态势已大致平稳。

二期北伐——蒋介石一举荡平了北洋系

蒋介石为践行复职时的承诺,北伐完成之时即引退之日,遂于 6 月 11 日向国民党中央递上了一份辞呈。但当时的中国,如果蒋介石真的退出江湖,那么,势必群龙无首,重新回到混战割剧的动荡时代。于是,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纷纷给蒋介石发来电报,恳请他以大局为重,继续担当领导,并请他从速北上,主持大计。

1928 年 6 月 14 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推蒋介石赴北平祭告孙中山,并由蒋介石主持恭移孙中山遗榇来南京安葬这一重大事宜。蒋介石收回辞呈,于 6 月 26 日动身北上,一路与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同赴北平。7 月 6 日,蒋介石率北伐重要将领赴北平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举行祭告典礼。这个重情重义的军人当众洒下了热泪: “溯自我总理溘死,于今已三年矣。中正昔待总理亲承提命之殷,寄以非常之任,教诲拳拳,所以期望于中正者,愿在造成革命之武力,铲除革命之障碍,以早脱人民于水火。乃荏苒岁时,迄于今日,始得克复旧都,谒展遗体,俯首灵堂,不自知百感而纷集也……英士即死,吾师期我以英士。执信既死,吾师并付以执信之重责,而责我一人……今惟教养学子,训练党军,继续遗命,澄清中原,实行主义,保存正气……以助党、军革命之成。”

二期北伐——蒋介石一举荡平了北洋系

短短几年间,蒋介石领导南方革命军北上打垮各系军事集团,推翻北洋政府,结束了长期的国家分裂局面,初步完成了中华民国的统一。作为中山信徒,他确实没有辜负孙中山对他的殷切期望。这一战役在中国的军事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好像狂风暴雨一般,迅速平定了国内的各军事势力。虽然国内外存在各种阻力,延后了二期北伐达八个月之久,然而蒋介石排除万难,再次亲自率军渡江北伐,不足四个月便纵横黄河两岸,光复华北、西北,攻克北平,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可以这样说,国民革命军之所以能够在两期北伐中势如破竹,除了它是一场顺应人心的战争外,指挥者的才干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蒋介石在北伐中表现出来的军事才华和坚韧意志,以及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的精神,大大鼓舞了作战部队的士气。北伐胜利后不久,蒋介石一手促成了东北易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