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民國的第一女刺客施劍翹舊照:刺殺孫傳芳被特赦,圖6在獄中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從小深居閨閣,還纏過足,備受父親施從濱的寵愛。作為女子的她雖然沒有去學堂接受正規的教育,但她家中有私塾老師教授學問,所以從小可以識文斷字,13歲時當家管事,18歲時畢業於天津師範學校。

1925年秋,奉系軍閥張宗昌與直係軍閥孫傳芳展開戰爭,當時施從濱擔任奉系第二軍軍長、前敵總指揮,奉命率軍南下,與孫傳芳部展開鬥爭。由於施從濱孤軍深入,在皖北固鎮兵敗受俘,被孫傳芳梟首於蚌埠車站,示眾三日。死訊傳來,年僅20歲的施谷蘭痛心疾首,立志要為父報仇。

施谷蘭因是女子之身,所以起初把報仇的希望寄託在堂兄施中誠身上;後來施中誠反勸施谷蘭打消復仇念頭,為此施谷蘭與施中誠斷絕了兄妹關係。再後來,施中誠的軍校同學施靖公表示願意幫施谷蘭復仇,施谷蘭因此下嫁於施靖公。但結婚六七年之後,施靖公並沒有幫她報仇,最後還拒絕了施谷蘭的復仇要求。施谷蘭被拒後,便和施靖公一刀兩斷,帶著兩個兒子返回孃家。同年,施谷蘭改名為“施劍翹”。


1935年,施劍翹通過手術放開了裹著的雙足,並練習槍法,準備親自復仇。施劍翹多方打聽,得知此時的孫傳芳已是天津佛教居士林的居士,並且瞭解到孫傳芳的相貌、口音以及活動規律,知道他每週三、週六必到居士林聽經。1935年11月13日,孫傳芳端坐在佛堂中央和眾居士一起閉目誦經,施劍翹化名“董慧”,身穿居士服,悄悄走到孫傳芳身後,拔出勃朗寧手槍,對準孫傳芳的後腦勺射出一槍,緊接著又朝太陽穴和腰部各射一槍。

射殺孫傳芳後,施劍翹將提前準備好的《告國人書》拋向人群,大聲宣佈自己的姓名及行刺目的,並撥通了警察局的電話自首。當天下午6時,《新天津報》發出號外,報道了“施從濱有女復仇,孫傳芳佛堂斃命”的特大新聞。次日,天津、北平、上海等各報都以頭號標題刊載了這一消息,全國轟動。當時世人還稱她為“現代俠女”、“第一女刺客”。

自首後的施劍翹,先是被天津地方法院一審判決為有期徒刑10年。1936年8月13日,又經辯護律師代為申訴,施劍翹被河北省高等法院判處7年監禁。


1936年10月14日,在施劍翹入獄11個月的時候,時任中華民國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國發表公告,決定赦免施劍翹。此後,由中華民國最高法院下達特赦令,將施劍翹特赦釋放。

新中國成立後,她因病移居北京,病癒後又移居五臺山光明寺村,並以居士身份在碧山寺修行。1957年當選北京市政協委員會特邀委員。1979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