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换个角度看破红尘,劈开灵魂枷锁

这是一部在豆某网被神化了的电影,一部用最朴实的语言最为简单的场景,浓缩了现今社会形态的束缚感,大有纳须弥于芥子的意思。这部1994年投资了2500万美元拍摄的电影,最终的北美票房却只有2800万美金,可以说亏得不行,然而在20年后的今天,人们还一直传颂着这部电影的传奇,为何?只因它是为同样朴实的大众而诞生的,不是为了那一小部分追赶时尚与迎合流行的消费人群。

肖申克的救赎:换个角度看破红尘,劈开灵魂枷锁

影片宣传图

影片一开始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仅仅讲到银行家安迪遭陷害而入狱,没有前奏没有悬念,没有精心设计的情节,只有面对事实的苍白的画面感,像普通人遭遇灾难后的反应——脑中一片空白。而电影也正是用了返璞归真的手法,让观众有了直接的代入感,让人觉得我好像也被“定罪了”而且是被判无期,一如现实的无奈与绝望。

肖申克的救赎:换个角度看破红尘,劈开灵魂枷锁

安迪

老布的出现,让电影终于出现了一些生机,五十年的监狱生活终于结束,所有人都在感叹,老布终于可以获得自由了,只是荧幕中的老布的表情却不太正常。从读书管理员岗位上的笑容,和下班后的放松,再到接到出狱通知后的木然和些许的不知所措,毫不突兀的引起了观众的兴趣。接着一场闹剧揭开了谜底,老布出手伤害了自己的伙伴,而目的则是要继续留在监狱,这样的场景大家应该会觉得很熟悉,只是想不起来为什么会熟悉。如果把监狱看作是职场,当你工作了50年的国企工作后突然下岗了,你是什么感觉?虽然你曾经认为这份工作毫无前途且被人所看不起,在经历了50年后,这份工作其实是与你的人生合并在了一起,失去了这份工作,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所以你发狂了,哪怕出卖同仁举报领导,只为能够有机会保住这份工作,而影片取了反面的例子,让你从灵魂的深处感受到了这份变态的执着。而最终以老布悬梁为结果,寓意不可谓不深刻。

肖申克的救赎:换个角度看破红尘,劈开灵魂枷锁

老布

而安迪的“职场生活”却刚刚开始,为了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他拼命的工作,为狱友们挣啤酒,还为狱警们报税,更是为典狱长洗钱,这样的行为又是让人不敢苟同,却又拿不出理由来反驳。如果将银行家的工作比作是“学业有成”,那么安迪入狱后的努力,才是职场的开始,这样讲大家估计会比较好理解。为了职场的发展,利用一切市场规则的漏洞不是很正常吗?只是安迪与其它狱友的目的是不同的,他的“希望”是在被判无期的情况下突破监狱的牢笼,希望通过拼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让典狱长减免刑期,他想获得真正的自由,而且这个决心非常之大。

肖申克的救赎:换个角度看破红尘,劈开灵魂枷锁

典狱长

安迪与此同时还有其它两个计划,一个是写信给州长,希望通过制造影响力的方式来获得特赦,这一坚持就是六年,我估计州长的秘书都快疯了,存放安迪的信件都快成为他的日常工作了。不过他的努力也确实没有白费,他获得了更好的声望地位,也同时更为接近自由,这是一种造势。而另一个疯狂的计划,是自己通过挖通地道来突破牢笼,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靠一双手要挖通监狱的墙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他却花了19年给完成了。关于这一点,小编就不多发表意见了,想必会有太多的感触来形容这样的奇迹。小编只想说,让我静坐19年悟个道,真的做不到啊!

肖申克的救赎:换个角度看破红尘,劈开灵魂枷锁

电影截图

在这实施计划的19年中,代表黑暗恶魔的角色出现了,当安迪劝说瑞德(其实是在内心说服自己,给自己以信心)“希望是最美好的东西,永不会死。”,瑞德则劝诫安迪“你最好放弃希望,希望会让你更快的死亡。”如果我是修行者,那我在经历这19年的磨练时,可能每天都会在生与死的选择上度过,一念生一念死,要想超脱谈何容易。超脱太过虚无缥缈,而影片又是靠着逆向叙述的逻辑来表现“希望”是如何超脱的这个过程,也许是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让人真正的超脱自我吧。

肖申克的救赎:换个角度看破红尘,劈开灵魂枷锁

自由的安迪

影片最后是以《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为结果,让人彻底了呼出了那口憋在胸口两个小时的气,通过这样的“爽”,来告诉人们在经历了濒临死亡之后,突然获得了生的希望,那是这种发自灵魂的“爽”快。影片告诫人们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虽然看似希望非常渺茫,只要不懈努力你会发现其实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