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兵打仗追杀叛徒豪放派的他为何被评“偶能侧媚亦移情”猜是这样

当初读他“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读他“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记取了一个属于词人的符号:豪放派。只是,虽词意深深,但不过是少年的简单的了解,词人本身,则很不了解。经年之后,才知道,词意豪放的他,还有另外一个定语:大将。而且这个大将,真没有浪得虚名。

如果可以穿越,真的想问一声:稼轩先生,可以说说你的故事吗?

率兵打仗追杀叛徒豪放派的他为何被评“偶能侧媚亦移情”猜是这样

年轻的辛弃疾曾统帅过上万人的军队,生擒叛徒张安国后,带领锦衣骑兵昼夜飞驰渡江。他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可想而知,辛弃疾的豪放,辛弃疾的“词派”是最温暖的身体力行。

有一种人,天生就是认死理,辛弃疾认得死理就是家国情怀。出生在山东济南的辛弃疾本来可能有另外一种人生。他是由祖父带大,而祖父当时已经在金国控制的地方任官,祖父把年幼的辛弃疾送到一个叫刘瞻的门下学习,刘瞻门徒中不乏人才,祖父也是希望同学彼此日后可以提携。但是辛弃疾放弃了同学中一位党姓同学的关照,该党姓同学在金国任职。辛弃疾在等待机会。

公元1161年,金国完颜亮帅军南侵,狼烟四起,人民涂炭。南宋有人不再沉默。一个叫耿京的人聚集25万人马迎战金国。辛弃疾知道这个消息,立即响应,他也呼朋唤友聚集了2000多人加入了耿京的义军队伍,义军如虎添翼,因为辛弃疾不仅勇敢,还有才智。史料还记载,辛弃疾抗金意志强大,还说服一名叫义端的和尚参加义军。不料,义端有一天偷了耿京的大印,准备投靠金国。这还了得?辛弃疾说,人是我介绍来的,这事我来解决。他亲自去追赶。

追上义端后,辛弃疾的怒气不是一般的怒气。义端幻想讨好辛弃疾,说辛弃疾是传说的青兕,神人哪,让辛弃疾不要杀他。青兕后来成为辛弃疾的特指,后话。辛弃疾没有给义端别的可能。提了义端首级回见耿京。能想到吗?可别忘了辛幼安曾写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金完颜亮在采石之战中被自己的士兵杀死,金国调整战略部署,转而对付后方义军。耿京和辛弃疾决定回归南宋。绍兴32年正月,耿京和辛弃疾在健康与宋高宗见面,宋高宗加封了辛弃疾等人官职。

率兵打仗追杀叛徒豪放派的他为何被评“偶能侧媚亦移情”猜是这样

然而,事情突变,义军内部又出来叛徒。一个叫张安国的人和另外一个叛徒暗杀了耿京,还带走一部分人马投靠了金国。

此时的张安国义军在金国心安理得作起了济州知县,辛弃疾知道这一切后,他人在海州。他请当地统制帮助,带领50人马直奔济州,而且直接冲进张的大营,当时张的大营有人马5万。辛弃疾愤数金国涂炭百姓,以及张的不耻背叛。当下,就有1万多士兵愿意回归南宋。辛弃疾把张捆在马上,一路南奔,摆脱了金兵的追赶,终于吧张带回南宋处死,给宋高宗一个交代,也给耿京一个交代。这种壮举,何等英勇,家国情怀,辛弃疾是在金戈铁马中成就的。

这个时期的辛弃疾不过25岁的样子。

率兵打仗追杀叛徒豪放派的他为何被评“偶能侧媚亦移情”猜是这样

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600多首作品中,多是豪情万丈,慨南宋的国运,在南宋与金国的拉锯战中,辛弃疾个人的理想和践行一直明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与辛弃疾同时期的友人晨亮曾和词: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即便是已经被南宋免职之后,辛弃疾对山河之恋也是浩气扑面。他说:醉里挑灯看剑,梦梦回吹角连营。他说,我的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的卢,良马名,据说刘备的胯下坐骑就是这样的的卢马。在辛弃疾的脑海里,是这样的画面——射箭的弓弦霹雳响,收复失陷已久的中原之地,君王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

一生魂牵梦绕,皆是收复故土。但为何一位现代词学家给出这样的评价:青兕词坛一老兵,偶能侧媚亦移情。这又是怎么回事?

缘由出自一首词,这阙词在辛弃疾的“长短句”中,很是罕见——

“宝钗分,陶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愁将去。”

率兵打仗追杀叛徒豪放派的他为何被评“偶能侧媚亦移情”猜是这样

有人说,辛弃疾的这阙《祝英台近·晚春》堪比婉约派的填法,甚至有人说“晚春”之愁愁过“杨柳岸、晓风残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阙《祝英台近·晚春》成为辛弃疾长短句中的一抹亮色,一抹另类斑斓。这可能让今天的我们更全面了解辛弃疾的剑胆琴心吧。

有人借词推测,辛弃疾是否在词中有所表达和倾诉?因为太过婉约,各种故事只能无疾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