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說到這個時代偉人,故事的從明成祖朱棣說起。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但在明朝建國初期,時局動盪,中原未穩,太祖命藍玉、傅有德等大將率精兵三十萬遠征西南。明軍氣勢高漲,在雲南境內勢如破竹,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收復了雲南全境。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戰爭結束後,許多亂軍遺留下的兒童淪為明軍俘虜,他們遭受了慘無人道的處罰,被明軍處以閹割刑罰,留在軍隊中淪為“秀童”。在這些可憐的孩子裡,有個十一歲的回族小孩馬三保。幾年後,馬三保已長大成人,因能力出眾,被燕王朱棣選為貼身隨侍。朱棣雖為太祖之子,但卻並未受到父親重視,直到七歲時朱元璋才想起給他取名。這位皇子心高氣傲,投身行伍駐守燕京,在太祖死後暴露野心篡奪了侄子的政權。興兵以“靖難”之名南下,火燒皇宮後侄兒朱允炆離奇失蹤。之後,朱棣順理成章的坐上龍椅。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在朱棣崛起的過程中,馬三保始終伴在皇子左右,為朱棣鞠躬盡瘁,成為朱棣的心腹。在這場非正義的內鬥中,馬三保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戰場上表現出色,深受朱棣信賴。朱棣登基後,立即將其封為內官監太監,馬三保成了內宮宦官中至高無上的存在。朱棣登基後的第二年,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於是,就賜馬三保“鄭”姓,馬三保就這樣成了“鄭和”。鄭和從身陷囫圇的幼童,一步步成長為地位崇高的國姓爺,並在永樂朝書寫了恢宏篇章。永樂三年,朱棣命太監鄭和為使臣出使西洋,船隊打造了六十餘艘巨型戰艦,從蘇州出發來到福建,再由福建轉道向五虎門出海,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遠航就此揚帆。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創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既是中國人的光榮,也是全人類的自豪。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鄭和下西洋,推動我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峰,成為十五、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鄭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時間早、規模大、技術先進、活動範圍廣的洲際航海活動,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的航行早了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早了114年。鄭和下西洋時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風運用和航海氣象預測等方面的技術和航海知識,在當時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事業的頂峰,也是世界航海業發展的里程碑。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鄭和下西洋,促進海外貿易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貿易,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這種貿易活動,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鄭和下西洋,向海外傳播科學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禮儀、宗教藝術等中華文明,將中國在建築、繪畫、雕刻、服飾、醫學等領域的精湛技術帶入亞非國家,向當地人民傳授鑿井、築路、捕魚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和農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貨幣、曆法、度量衡等。同時,亞非國家的文明成果也傳入中國。鄭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鄭和下西洋,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鄭和下西洋,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開放進取、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600年前,面對人類還知之不多的廣闊無垠的海洋,面對險象環生的長途遠航和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鄭和與他的船隊沒有退縮,以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繼漢、唐、宋、元各代與世界各國人民陸上交往的不斷擴大,又開闢了中華民族從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紀元,將中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1433年,在鄭和船隊歸國期間,常年遊離在外的鄭和終於積勞成疾,沒能撐過返航,在古裡與世長辭。鄭和之後,再無能與之比肩的航海家,中原民族對外界未知領域的探索隨著鄭和的離開被終止。之後,鄭和骨灰葬於南京弘覺寺地宮,今南京牛首山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時隔多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帶著一百多名水手,乘著四艘大船繞過非洲好望角抵達印度。在鄭和書寫傳奇半個世紀後,終於,有外國航海家再次來到鄭和逝世的地方——印度卡利卡特。之後,這條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歐洲其他國家在亞洲從事殖民活動的開端。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因為,達伽馬航海事業的成功,僅有一百五十萬人口的葡萄牙,竟成為依靠殖民經濟成為海上霸主的龐然大物。包括東大西洋、西太平洋乃至整個印度洋地區的海上貿易均由葡萄牙壟斷。


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葡萄牙人在這些大洋的沿岸建立殖民地,迅速發展殖民經濟。沒過多久,他們便擺脫了貧窮,成為歐洲大陸的首富。與此同時,在葡萄牙崛起之前,同為歐洲國家的西班牙也憑藉航海獲取暴利。如果不是這位偉人離世太早,明朝可能發展方向改讓歷史改寫,沒有殖民地,中國很可能避免鴉片戰爭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