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一篇文章講,實踐本身不會給你什麼,關鍵是要不斷思考,善於思考。這個看法很有道理。因為實踐是一項有意識的活動,也是一個認知和能動的過程。所謂實踐出真知,一方面,必須首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勇於進行實踐和探索;另一方面,必須把思考貫穿於實踐的全過程,善於進行分析和思考,真正“悟”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來。同行業、同事之間都在從事同一項工作,效益與進步的差異,往往與其“悟性”有關。

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美麗”無須“動人”。

●美麗動人,是常情常理。空軍特級飛行員、飛行團長喬軍則認為,“美麗”無須“動人”。他說:“真正的美麗不光是給別人看的,更重要的是愉悅自己的心靈。”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藝術作品,使人看了的確能產生快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大凡美麗的東西,既有外在的特質,又有內在的潛質。審美,需要用情感去體驗、用心靈去領悟。學習先進人物,更應當追尋他們的心理軌跡和心路歷程,進而產生心理共鳴,塑造自己心靈上的完美。

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概括有賴於歸納。

●概括是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歸結在一起。而要抓住事物的共同特點,就必須進行深入的調查和思考,從中找出事物的內部聯繫,找出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本質特徵,進而感知和把握事物的真諦,並且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表述出來。

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有學問,更要有成果。

●有位科學家講,人的一生都在捧讀兩種書,一種是鉛字印出來的書,一種是腳步蹚出來的書。可以說,這是步入科學殿堂的經驗之談。“鉛字印出來的書”,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不讀何以為繼。但如果拘泥於書本,搞“純學術”的東西,不與實際結合,不進行發明創造,讀書又有何用。誠如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所說:“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書等於廢紙。”真正有作為的大師、大家,那個不是靠長途跋涉,蹚出了一條成功之路,那個不是把知識轉化為成果的典範。學問的價值在於運用,在於實實在在的成果,在於能夠造福人類。

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責任心是成事之要。

●一位領導在談到強化領導責任、改進幹部作風時說:“有了責任心,再危險的工作也能減少風險;沒有責任心,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這句話非常深刻。所謂責任心,就是自覺地把分內的事做好的心情。責任心,是對從業人員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保證。責任心強,就會產生內在動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把工作做到最佳程度。敷衍塞責,撒手不管,什麼問題都可能發生。

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悟”出來的

○注重“治法”與“治人”的結合。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基本的道德要求融入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之中,堅持用法規制度管人管事,使大家在執行法規制度的同時,自覺履行道德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