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騎驢的張果老

倒騎驢的張果老

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

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

這首詩是題給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的。張果老在八仙中的突出特點,一是老,二是倒騎驢。他本叫張果,老是人們對他的尊稱,也是因為他龐眉皓首、老態龍鍾。神仙沒有一個說自己歲數小的,可張果的大語說得更邪乎。唐初他就說自己得了長生秘術,已有數百歲。等到唐玄宗李隆基請他人朝時,他更神吹了:“我生堯子歲,位侍中。”從堯到李隆基時,足有3000來年!其實,堯是我國傳說的遠古時炎黃聯盟首領,當時還未形成國家、那來“侍中?

倒騎驢的張果老

張果因得宛丘、李鐵柺諸仙道法,隱居在恆州中條山在山西境內),長生不老。張果出入常乘一匹白驢,每每倒騎之,據稱日行數萬裡,一不亞於現代超音速飛機!更有趣的是到了所在,便把這驢似紙一般摺疊起來,置於巾箱內。來日乘時則以水之。便又成了真驢。這又比超音速飛機“高級多了。

唐朝太宗、高宗及武則天都召他進宮。但張果皆託辭未去。後來唐玄宗派了幾撥使臣去請,到底把張果請進了宮。玄宗見了張果,有些疑惑,問道:“先生很有道行,可為何齒髮衰朽如此?張果說:“我是齒落髮稀時得的道,只好這副樣子。陛下看著不順眼,不如把它們盡去了更好。”說罷,將頭上的疏發拔個淨光,又將幾個殘缺不全的牙齒敲掉。玄宗見了大驚:“先生何故如此?且去歇息。”過了一會兒,張果搖搖擺擺又走了出來,面貌雖是先前的,但“青鬢皓齒,愈於壯年玄宗大喜,留於內殿賜酒。飲過數杯,張果辭道:“老臣量淺,我有一個弟子,可飲一斗。”玄宗要見見他,張果唸唸有詞,只見從殿簷飛下一個小道士,端起酒杯,一氣喝了一斗。張果奏道:“不可讓他再飲。”可玄宗堅持要一醉方休只見酒從小道士頭頂上湧出、帽子落地,小道士化為一隻金正是集賢院的、此桂只能盛酒一斗。

倒騎驢的張果老

又傳說玄宗獵得一隻大鹿,張果識得這是千年仙鹿。一來二去,玄宗就想把女兒嫁給他,但被張果婉拒了。玄宗身邊有個最親信的道士叫葉法善,此人多奇術。玄宗問他:“張果老倒底是什麼人?葉老道說:“臣不敢說,一說馬上就死。若陛下能免冠跣足救臣,臣才能活。”玄宗點頭答應。葉老道說他是混沌初分時的白蝙蝠精所變化。”葉道士剛說完,便七竅流血,跌倒在地。玄宗急忙走到張果面前,摘下帽子光著替葉道士求情。張果說:“這小子多嘴多舌,不治治他,會洩露天機。”於是以水其面,葉法善馬上覆活了

倒騎驢的張果老

伴君如伴虎。張果老見好就收,懇請還山,玄宗賜準了。後來走到半道暴卒,弟子葬之,不過是空棺而已。有人說他尸解”了遺棄肉體(屍骸)而仙去。

綜上所述,張果老不過是唐玄宗時的一個老朽的江湖術士,識辨千年仙鹿、使葉道士七竅流血又使其復生之類,大概是他與內侍、道士們串通起來,哄騙“聖上”的把戲,這類事例史不絕書,並不稀罕。

倒騎驢的張果老

傳說唐玄宗要把玉真公主下嫁張果老時,他敲打著漁鼓板唱道:

娶婦得公主,平地升公府。

人以為可喜,我以為可畏。

以後,張果老雲遊四方,敲打著簡板傳唱漁鼓,勸化世人張果老便成了說唱道情的祖師爺了。今天仍有陝北道義烏道情、湖北漁鼓、山東漁鼓和四川竹琴等傳世。

倒騎驢的張果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