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頭條小視頻


老北京小吃,俗稱“碰頭菜,茶食”。(因為在過去老北京的小吃通常是在沿街的集市或者廟會叫賣,人們有時會無意的碰到好吃的小吃,所以就有了後來的別名“碰頭菜”)

老北京的小吃,歷史非常的悠久,並且種類繁多,製作也很精美。

它融合了漢族、滿族,回族等各種少數名族的風味以及還繼承了明清兩朝的宮廷風味的特色,繼而形成北京的一大特色,俗稱北京小吃

深蘊於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每一種小吃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北京人特有的審美情趣,是京味兒組成的一大特色,更是北京物化的活化石。


總的來說,北京的小吃數起來的話大約能有200-300多種,涵蓋了蒸、煮、烙、炸、烤等多種方式,同時又因北京為四朝古都,其小吃更是兼具各地、各民族的特色風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種以及比較小眾的分享下:

驢打滾

驢打滾它名字由來於:應制作工序猶如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揚起的層層黃土而得名此名。

它是東北,老北京和天津的傳統小吃。成色為黃、白、紅三色,顏色非常漂亮。(它的用料為糯米粉,黃豆麵,紅豆沙和糖。)

它的口感非常香甜軟糯,非常美味。




老北京雜醬麵

這是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

麵條配以菜碼,伴以豬油攪拌一起,可以加少點醋解膩(個人愛好)超級好吃




豆汁兒

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是以綠豆為原材料製作而成,(味道喜歡的人非常喜歡,不喜歡的難以下嚥),雖然味道不好聞,但是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蛋白質、粗纖維和糖份,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口味為酸鹹,再配以焦圈兒,小鹹菜,是老北京人早餐必吃的早點,很有特色,值得單獨起早去吃一次。



爆肚

是北京風味裡的著名的回族小吃,多為回族人經營,是“窮樂人”的上品,是好的下酒菜



炒肝兒

是以豬肝,大腸配以蒜等,勾芡而成,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和包子一起吃,口感超級美味。



北京烤鴨

是聞名世界的一道北京小吃。歷史可追溯於南北朝時期,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滷煮火燒

是北京土生土長,最具老北京風味的小吃。驢肉火燒切成井字格,豆腐切成三角配以小腸,肺頭等,加一老湯,佐以蒜泥,豆腐乳,韭菜,辣椒油等,火燒透而不爛,看著就很有食慾......




豌豆兒黃

是北京春夏季節常吃的一道小吃,原為民間小吃後來傳入宮廷。口感非常細膩柔軟。



艾窩窩

是用糯米制作的一道清真風味小吃,口味香甜,質地軟糯,形狀似球,色澤雪白



老北京奶酪

濃濃的奶香味兒,料特別足


糖耳朵

因形狀酷似人耳朵而得名,主要是由面,紅糖,花生等製作而成,口感為甜,酥,脆。



門釘肉餅

因形狀像古代城門上的門釘而得名,並且門釘肉餅還有吉祥的寓意。


奶油炸糕

是一道宮廷小吃,以質量上好的麵粉為原材料,加入滾燙水中,讓麵粉變成灰白色,直至變成不粘手的燙麵,加以白糖,黃油的,在佐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包裹油炸,色澤誘人,咬一口脆軟香甜.......



蛤蟆吐蜜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豆餡燒餅,燒餅可追溯到唐朝,也就是當時的胡餅。因其餡為豆沙餡而得名(緣由是在烤制過程中,燒餅邊上自動開口吐出豆沙,掛在燒餅邊上,因此認為成此為“蛤蟆吐蜜”)

慶豐包子

距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了,包子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味純正,配以炒肝,一口炒肝一口包子,似神仙般享受........



京式果脯

歷史可追溯於春秋戰國時期,古代人民用糖或者蜂蜜製作水果和蔬菜,而傳統的果脯是在明朝年間,宮廷吃食,為皇上特供,隨時能吃到製成蘋果脯,果丹皮等。



還有油茶,芸豆卷兒,焦圈兒,麻豆腐,褡褳火燒,冰糖葫蘆等等。



大家還有什麼推薦的呢?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呦!


小妹兒旅行


炒肝、豆汁兒、焦圈兒、燒餅、麵茶、奶油炸糕、艾窩窩、豌豆黃、炸豆腐、芥末墩、麻豆腐、滷煮火燒、燉吊子、炸醬麵、打滷麵、糖卷果、沙琪瑪、薑汁排叉、糖耳朵、咯吱盒、灌腸、爆肚、褡褳火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