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闲不下来”的专家,为广电竟做起了“双面人”

|

「广电独家」 特约撰稿 李栋

工作的时候,周围人习惯称他为“梁会长”。课堂上,有的学员自带小马扎坐在过道里听课,并亲切地称他为“梁老师”。

这位“闲不下来”的专家,为广电竟做起了“双面人”

和梁刚建聊微信,他经常会送上一只玫瑰花作为回复,这是他表达认可的惯用语,也是他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梁刚建手中的这些玫瑰花是他精心培育、悉心呵护长成的,他满怀欣喜地把这些玫瑰花送给他在工作和授课过程中遇到的人与事。他告诉笔者,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为传媒行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拒绝“短板”,走在传播趋势的前沿

工作的时候,周围的人习惯称他为“梁会长”。

梁刚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广电时评》总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他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光明日报社,先后任编辑、记者、评论员;1994年主持创办《中华读书报》,任总编辑;2002年6月调至国家广电总局,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长;现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MBA导师。近期他先后在广电总局党校、湖南电视台、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作了授课和讲座。

2013年,梁刚建担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一职。虽说已退出一线,但协会的工作并没有让他闲下来,他也闲不下来。他感觉只有面对电脑和同事,才有工作和学习的氛围。他自己打趣道:“一刻不能闲。”

协会下属270多家会员单位,经营状况不尽相同:有的经营主业在多元化领域创新发展,卓有成效;有的内容转型成为专业性更强、针对性更强的细分行业媒体,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有的在新媒体市场颇有建树;还有的依托政府关系,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媒体;当然,也有的难以为继,不得不面对停刊的绝境。

“好的是真好,差的是真差。”面对着全国广电报刊不同的发展境况,梁刚建忧心忡忡,他希望好的会员单位能越办越好,差一点的能迎头赶上。

在与经营困难的会员单位沟通时,梁刚建首先给他们强调的理念就是要充满信心和希望,“要树立正确的信念与观念——不抱怨是对工作最大的尊重。”他时常对身边的人说,他一直给别人带去正能量。“抱怨没有用,思想尤其不能滑坡。”每个接触过梁刚建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2013年至今6年多的时间里,梁刚建带领相关人员几乎走遍了协会会员单位所在的省区市,不为别的,只为了解第一手的广电报刊的生存状况。

这位“闲不下来”的专家,为广电竟做起了“双面人”

他们先后深入到河南、江苏、安徽、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省、市、县开展调研,并参加了山东东营、烟台、潍坊,广东佛山、内蒙古包头等广电报举办的活动;还到四川南充、巴中、达州、遂宁,湖南衡阳、株洲、岳阳,江苏南通,安徽六安,辽宁丹东、阜新等地调研,与报社加强沟通与联系,既实地掌握了一线情况和需求,也真正加深了与广电报人的联系和感情。

现在的媒体环境日新月异,梁刚建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带领广电报刊的同仁们找到新的出路。所以除了年会和调研,他也积极组织各种小型活动,给会员单位支招。

“现阶段就是要带领大家学习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助力广电报刊发展。”面对短视频行业涌现出“两超多强”的传播趋势,梁刚建安排专人对接抖音、快手的负责人。

目前,协会已与抖音、快手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未来会为协会的会员单位带来更多、更直接的辅导与支持。据了解,第一期短视频培训班也于今年2月份顺利进行,接下来会一两个月办一期。

努力的“段子手”,只为带动传播兴趣

如果不是工作状态,梁刚建便会在全国各地的课堂上——他希望将自己多年来对行业的想法与观点分享给更多的人。

几年来,他已到过近百所大学的相关院系,其中既有北大、中传这样的名校,也有二本、三本院校甚至职业学院。梁刚建认为,“小些、远些的学校平常接触新事物、新观点不易,所以更需要吧信息传播过去。”

这位“闲不下来”的专家,为广电竟做起了“双面人”

课堂上,有的学员自带小马扎坐在过道里听课,并亲切地称他为“梁老师”。湖北财经学院的夏老师听课后在朋友圈里分享了感受:“我院史上最有笑果的讲座之一!全场欢乐多多,梁老师幽默的风格、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洞察征服了全场听众!”

梁刚建的讲座经常是一个段子接一个段子,让老师同学们开怀大笑。当然笑不是目的,主要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分享正能量。他这几年的讲课题目例如《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学习什么》《广播电视的媒体融合进程》《今天的电视生态》,最新的讲稿则是《从融媒体到智媒体》,都能切中热点话题。

梁刚建曾经开玩笑说想开创一种脱口秀式讲座。为此他特别关注了脱口秀节目,如《今晚80后》《吐槽大会》等,他每期必看,并且声称是李诞的资深粉丝。李诞得知后专门托人送来两本新书,还签上了名。嘉兴广播电视台一位编辑在听课后留言:“全程无尿点,本来我想把名儿签了就去厕所的。”

多年来,授课获得的褒奖一直不绝于耳。但梁刚建自知,论系统性和学术性,他比专业教授差好多。但在他看来,讲座主要是开阔视野,让同学们听得进去、觉得有趣,这样才能达到对传媒专业热爱的效果,这一直也是梁刚建秉持的原则。上课时,当他看到有同学玩手机或悄悄溜出去后,他便在下次讲课时把刚刚那段删掉,因为“吸引不了同学,谈何积极的效果”。因此,他的讲座,抢眼的图片和好玩的视频一个接一个。他还自我解嘲说自己的课是“图片解说课”——他每次的PPT基本保持在300页左右,再加上不计其数的动图和短视频,课堂冲击力强、信息量大。

这些信息和图片从哪里找?梁刚建是个有心之人,平常看到有兴趣的图片以及与行业相关的信息,便会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收藏起来,用的时候再根据内容组合起来。

同时,他会即时更新。比如,今天的课往往穿插着近两天传媒界发生的大事,或者是上周行业会议释放出的一些信号。笔者曾有机会听过梁刚建的几次讲座,发现每次的内容变化很大,这就是他所谓的常讲常新吧。当然,这里面付出的辛苦劳动也是可想而知的。

这也许与他年轻时的经历有关。梁刚建不到16岁就作为北京知青到内蒙古兵团劳动,“待到终于返城时,我带回的是强壮的筋骨和空虚的头脑。”他认为那时的自己患上了“精神饥渴症”。所以一直以来,只要是感兴趣的知识点,他就会立刻收集起来,一定搞清楚、弄明白。

他受过精神空虚的苦,所以渴望能为别人送去精神“食粮”。凭借着对行业的热爱、对传媒学子的关心,他拿出自己精心培育的新鲜、有趣还兼具正能量的“玫瑰花”献给这些学员们。

山东电视台记者听完梁刚建讲座后兴奋地留言:“梁老师的讲座从不枯燥乏味,也不照本宣科,却不知不觉间深入人心,如春风化雨,让‘70后’振奋、‘80后’思索、‘90后’沸腾。”

这位“闲不下来”的专家,为广电竟做起了“双面人”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