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只要不断行善,人生必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稻盛和夫:只要不断行善,人生必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编者按】我们提倡“利他”,“利他”之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远比字面要深刻。关于“利他”的理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今天,就来听听稻盛和夫与日本著名女作家、传奇僧人濑户内寂听关于“利他”的讨论。

01

稻盛和夫:

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具备了如寂听女士所说的体谅他人的胸怀,也就是慈悲心,并以此心怀利他、利益众生、一心行善的话,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会向好的方向产生转变。但是假若我们的心中充满邪恶和私欲,那么人生则会向暗淡的深渊不断沉沦。

我经常将这种现象称为“因果报应”。一提到因果报应,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怀有负面的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人如果能够奉行善事的话,即便是非常微妙的变化,也必定会有好事发生在这个人身上。

中国有句古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就是说,积善行的家庭必然会因此惠及子孙后代。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而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得出的总结。

不管我们与生俱来的命运如何,一个人的命运终究会根据他的所作所为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只要不断行善,人生必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即便当下还不是这样,但是这种转变迟早必将到来。

02

濑户内寄听:

不过,也并非全都是这样(笑)。有时候,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是,那些在平日里心地善良、热心助人、工作兢兢业业的人,有一天却会突然因为公司倒闭而丢掉饭碗。而那些干尽坏事、坑蒙拐骗的公司却兴旺发达。

充满这样的矛盾就是当今的世道。

03

稻盛和夫:

尽管我理解寂听女士的意思,但是对于您提到的这点,请容我稍作反驳。

在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好人得不到好结果,处处碰壁。这就往往让我们感觉善良的人得不到幸福,而干尽坏事的人却不断发财致富。然而,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那些不良之徒即便能够获得暂时的成功,可却无法一直延续到人生的最后。

反过来,那些好人就算看上去没有得到幸福,可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充实的内心,并最终能够幸福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道路。拥有美好心灵的人很少会没落。

当然,也有人由于过于好心去给别人当借款担保人,最终让自己陷入厄运。但是无论怎样,凡是能够一心一意为他人做奉献的人,最终必然会获得报偿。

04

濑户内寄听:

我也曾一直教导别人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可是在现实中,又实在是有太多善良的人遭遇事故或者陷入重病,悲惨地死去。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的那些死难者不正是这样吗?

因此,这个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不管我们行多少善事,都不要期许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得到报偿。我们应该不图回报,奉行善事,这完全就是一种无偿行为。

总而言之,“利益他人最终也会利益自己”的念头本身就在期待得到回报,这实际上属于是利己的念头。当我们行善事时,不应企求回报。可是当我们不计回报,一心行善时,往往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事情的进展意外的顺畅。之所以会这样,我相信是因为佛主与神灵一直都在给予我们关爱。

本文摘自《对话稻盛和夫:利他》

稻盛和夫:只要不断行善,人生必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每天诵读六项精进:《活法》P113-114


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②谦虚戒骄。“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③天天反省。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④活着就要感谢。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⑤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 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我经常将这“六项精进”挂在嘴上,提醒自己实行。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必须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这些道理当成摆设,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稻盛和夫:只要不断行善,人生必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投稿[email protected]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

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

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

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

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

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思维方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