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措施】对老赖,全国法院都采取了哪些执行措施?

对老赖,全国法院都采取了哪些执行措施?

【执行措施】对老赖,全国法院都采取了哪些执行措施?


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删除。

除了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之外,对于失信被执行人还有哪些措施呢?

特殊行为禁止

1、禁止出入境

2、禁止失信被执行人上高速(2015年重庆开始实施)

3、禁止失信被执行人某些驾驶行为(2016年3月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

4、冻结驾驶证,限制驾驶证年检

案例一:2015年银川市兴庆区法院

案例二:2017年7月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法院

【执行措施】对老赖,全国法院都采取了哪些执行措施?


全方面限制措施

1、限制高消费

根据2015年7月22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限制如下高消费: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2、从事特定行业或项目限制,包括:

a) 设立金融类公司限制。

b) 发行债券限制。

c) 合格投资者额度限制。

d) 股权激励限制。

e) 股票发行或挂牌转让限制。

f) 设立社会组织限制。

g) 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或主要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等。

3、政府支持或补贴限制

a) 获取政府补贴限制。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申请政府补贴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

b) 获得政策支持

限制。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在获得政府补贴,在审批投资、进出口、科技等政策支持方面的政策。

4、任职资格限制

a) 担任国企高管限制。

b) 担任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限制。

c) 担任金融机构高管限制。

d) 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限制。

e) 招录(聘)为公务人员限制。

f) 入党或党员的特别限制。

g) 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限制。

h) 入伍服役限制等。

5、准入资格限制

a) 包括海关认证限制。

b) 从事药品、食品等行业限制。

c) 房地产、建筑企业资质限制。

6、荣誉和授信限制

a) 授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慈善类奖项限制。

b)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荣誉限制。

c) 授信限制。

7、特殊市场交易限制

a) 从事不动产交易、国有资产交易限制。

b) 使用国有林地限制。

c) 使用草原限制。

d) 其他国有自然资源利用限制。

(以上第2-7请自行详细阅读《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

8、不能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详见2014年3月《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

9、限制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以及其他招标从业人员招投标活动

详见2016年9月22日《关于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动。

10、限制支付宝,芝麻信用等网络支付工具和授信

【执行措施】对老赖,全国法院都采取了哪些执行措施?


其他限制

1、通信限制(2017年,山东张店区人民法院向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2、“失信人彩铃”措施(2017年8月14日,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

3、执行中手机定位(2017年8月9日,四川自贡市富顺县人民法院

4、老赖可被强制解除劳动合同(2017年2月上海虹口法院

5、跑到国外亦将被追责

6、APP标注老赖号码(2017年8月28日北京朝阳法院

7、公告悬赏提供财产线索(北京朝阳法院、北京海淀法院、石家庄井陉法院、福州法院、西安莲湖法院、山东威海法院······已经一大批法院实行了财产公告悬赏制度

依据:2017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关于民事执行工作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

8、对老赖在今日头条APP弹窗(2017年8月18日河南省高院

9、执行悬赏保险

【案例】:2017年8月8日,四川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

2017年8月23日,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7年8月25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执行措施】对老赖,全国法院都采取了哪些执行措施?


▶终极大招:刑事责任的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以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了该刑事责任的具体事项,并且规定在公安机关不予受理的情况下,公诉转自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