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郭玉軍 圖/文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十四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一瞬。回頭看十四年前採訪拍攝的圖片,彷彿似昨日才發生的事。每日匆忙穿行在城市中的我們,當放慢腳步細細看去時,才發現十四年中我們身處的城市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四年前用尼康相機D100,在西銅高速出口未央收費站,記錄下這些特殊的農民工,他們在尋活、生活中的苦與樂。十四年後社會的快速發展,他們的昔日勞作的身影已成為那個特殊時代的見證。

這組《夜幕下的城市“苦力”》圖片拍攝於2004年,拍攝者為了拍攝、記錄到真實的他們,前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期間拍攝者和他們成了熟人、好友。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苦力”____一個曾經遙遠的詞彙。十四年前,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就有著一群晝伏夜出的水泥裝卸工,他們卻微笑著用它來自我定義。這群“苦力”日落而作,日出而息,他們屬於夜色。

每當夜幕降臨,一群群農民工三五成組地就出現在西安市未央收費站附近公路邊上,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他們或坐或臥,眼睛緊緊地盯著從北面駛來的一輛輛貨車,一旦有裝載水泥的車停下,他們便一擁而上,爬上貨車後廂,動作慢的人,只能等待下一個機會。至於價錢根本不用商量——卸一噸水泥賺2.5元,不可能多給,除非下雨或去外地才能多加點錢。

從傍晚到黎明,在西銅高速出口未央收費站到張家堡丁子口沿路至少有300多農民工在等活。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西安市內工地以及咸陽、寶雞、乃至陝南等地所需的水泥,大部分由西安北部郊縣的水泥廠供應,而西銅高速公路出口未央站是從北郊進入西安的唯一通道,夜幕而至,運送水泥的各種車輛都經此進入西安。在此等活的農民工,大多來自富平、三原、涇陽、也有不少是甘肅來的。

來自三原縣的宋梁善已年近50,他大概算是這些幹活中年齡較大的了。傍晚6點多,他拎著一個布包,手持鐵鉤和同村的兩個年輕人已在未央路邊侯著了,布包裡裝的是被他們稱之為“水泥衫”的工作服,等活時可就成了臥墊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拍攝者跟隨這三個農民工和一輛裝載水泥的貨車一直到紅廟坡一建設工地處,目睹了他們卸水泥的全過程,13噸的一車水泥,這三個人一口氣在半個多小時就搞定。30出頭的孟國樑和宋梁善是同鄉,他告訴記者:“現如今農村的地少人多,家裡每年種的莊稼夠吃了,要是賣嘛,又賣不上個價,平日缺個零花錢,孩子上學也需要錢,出來幹活又不想離家遠了,幹這行靠力氣賺錢,不偷不搶,有什麼不好,自己有的是力氣,又不擔心拿不到錢。”幹一趟活每人就10多元報酬,卸完貨後,他們馬上跟著空車再回到原來的地方繼續等活。

宋梁善說:“年輕力壯運氣不太差的,基本都能一夜賺到20到30元錢,當然也有‘不幸的人’整夜一無所獲.。”

匍匐在疾駛的貨車上,是讓他們每夜最為擔心而恐懼的一件事,坐在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貨車上,不小心就會被顛下來。高溫酷暑還好忍受,要是在嚴冬,許多人的手腳都被凍僵了,那就更加危險。在他們當中已發生過多起摔傷的事件。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與未央收費站,相隔不遠的千戶村 ,是這些“苦力大軍”們歇腳的地方,村上當地人開的一元店是專門為這群人服務的,白天有個歇腳能躺的木板床對他們來說已知足了,幹活的家屬們抓住這一商機在此開設了飯館。

辛苦,髒,被人們歧視,對這些特殊的農名工們來說他們並不在意,他們惟一擔心的是,活不夠多,他們的力氣賣不出去,生活過的越累,越苦就越能為家庭種下更多的希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夜幕下的城市“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