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作霖不死,東北是怎樣的結局?

提問達人魔力俠


張作霖其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在本質上說,張作霖是一個軍閥,他身上有很多舊時代軍閥的特徵。但是相比於大多數民國時代的軍閥,張作霖的在後世口碑卻出奇的好。



其實,張作霖的這種好口碑,很大程度要感謝他的寶貝大兒子。

張作霖雖然是日本人暗中扶持的軍閥,但是張作霖對於日本人想要侵吞東三省的行為採取了堅決的扼制態度。反正,張作霖對於日本人給到的錢是照單全收,但是日本人要是有什麼非分的想法,那就死活不認賬。在張作霖在世時,日本人始終都沒能在張作霖身上討到什麼便宜。最終,日本人在無法馴服張作霖的情況下,選擇除掉張作霖 。

張作霖去世後,張少帥成為了東三省的新主人。然而,三年之後,918事變爆發了。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理由,張少帥的士兵在人數是十倍於日本人關東軍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就把東三省拱手讓給日本人了。

父子二人截然不同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成就了張作霖在後世的名聲。

如果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張作霖在皇姑屯爆炸中安然無恙,東北的情況會往一種什麼樣的局勢發展?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只要張作霖還活著,東北絕對不會以一種近乎恥辱的方式丟掉。

張作霖一代梟雄,什麼大風大浪沒有經歷過?至少,張作霖不會像張少帥一樣遇到事情會驚慌失措。雖然,當時的局面對於張作霖來說並不是特別友好,日本人對於東三省虎視眈眈,蘇聯人也想分一杯羹,蔣介石的北伐軍則是剛剛把張作霖趕回了東三省。


但是,張作霖經營東三省多年,可謂根深蒂固,任何人想要從張作霖手中奪下東北,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日本人如此,蔣介石也如此。

蔣介石的北伐軍在成功把張作霖趕回東三省之後,應該有很大可能不會繼續北斤了。畢竟此時的蔣介石,剛剛掌握大權沒有多久,即便是國民黨內部蔣介石都還沒能徹底掌控,像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大軍閥也還在還蔣介石明爭暗鬥,更不說還有一股紅色力量在逐漸壯大。所以,在北伐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北伐軍內部將會面臨著新的一輪權力爭奪,對於退守的東北的張作霖無暇顧及。


而此時的日本人因為刺殺張作霖失敗,導致了張作霖的警惕性增強,日本人想要再次刺殺張作霖的難度比較大。其次一點,日本人在當時的情況下,也不太會大舉進攻奉軍,畢竟此時的張作霖手下的核心力量還沒有受到損失,再加上蘇聯人的制衡,日本人也只能在暗地裡動手腳。

因此,如果張作霖沒有死於皇姑屯爆炸,東三省在短時間內還能維持現有的狀態。張作霖會遊走於蘇聯人、日本人、國民政府三者之間,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但是,日本人對於東三省的狼子野心是不會停止的。也別說張作霖剛剛敗於北伐軍之下,不復之前的盛氣,對於日本人的依賴性會變得更強,在日本人面前不會那麼硬氣。那麼日本人肯定會趁機攫取更多的利益。

恐怕,時間一長,東三省還是會慢慢落入日本人之手。


小鎮月明


老張要是沒被炸死的話,不會同意跟老蔣合作統一中國,日本人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就算敢發動戰爭,日本也不會輕易取得東三省控制權,沒有日本的騷擾,老蔣會全力以赴追殺共產黨,更不可能有第二次國共合作來抗日,那時的共產黨就有被消滅的可能,共產黨自身難保的情況,不可能那麼建立新中國,新中國長時間不成立,就沒有現在的改革開放,,沒有新中國的改革開放,美國很可能是經濟上一支獨大的搞他的霸權主義,全世界的老百姓又要被美國人繼續的欺壓。

所以老張的死,他是拯救了新中國 拯救了全世界。


探路者143355945


從張作霖的人生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張作霖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不然他也獲得不了那樣巨大的成就。


因為悲憤於歷史中九一八事變的屈辱,很多人就產生了想象,想著如果張作霖沒有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那最後東北會遭遇到什麼結局呢?

在我看來,如果張作霖當時沒死的話,918事變肯定不會那麼早爆發,東北也不會那麼輕易被日本人奪走,雖然以日本的軍事實力完全有能力奪下東北,但時間週期會往後推遲很長一段時間。

日本關東軍除掉張作霖的原因

日本軍隊最早是在1904年的時候駐紮在東北的,在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戰勝了俄國,與此同時,他們也獲得了原本俄國在東北的利益,得願以償在東北駐紮下了軍隊。

這些日本軍隊駐紮下來後,經過逐漸的發展,在1919年最終擴張成為了後來大家都熟悉的關東軍,這支關東軍,就是後來策劃九一八事變以及後來控制整個東北的軍隊。


這些日本軍隊駐紮在東北以來,就一直對東北保持著巨大的野心,無時無刻都想著要從東北吞併更多的利益。

只不過他們的小心思在張作霖的制止下,一直沒有得到太好的推展。

在日本關東軍看來,張作霖的存在是非常礙事的,已經嚴重阻礙到了他們在東北的野心發展,於是在1928年的時候,他們才展開了除掉張作霖的一系列活動,並最終成功除掉了張作霖。

九一八事變前日本看似溫和的態度

不過當時在日本國內,他們所奉行的其實是慢慢消化東北的念頭。

他們知道自己國內的資源缺少,知道我們國家的規模龐大,怕一旦對東北動了手,就會引發我們的反撲、導致自己最終在資源不夠的情況下遭遇到失敗的結局。

所以在對待東北以及我國的時候,他們大多數還是保持小心翼翼的態度。

那些時期,主導日本上下所有大權的是他們的內閣政府,並不是後來戰爭時期的軍隊,所以在他們的這種態度下,關東軍並不是說想打東北就打東北的。


如果他們違抗命令主動對東北爆發了戰爭,那就相當於是違抗了內閣政府的命令,是要受到懲罰的。

我們歷史中所知道的918事變,實際上就是關東軍隱瞞內閣政府、在激進派主導下所爆發的一件擅自性軍事行動。

如果不是張少帥連抵抗都沒抵抗就把東北送給了他們、使他們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勝利,那這些主導九一八事變的軍官們最終將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

要是張作霖活到了當時,日本激進派在權衡之後,有很大的可能是不敢主導相應事件爆發的。

918事變的慘敗很難出現

即便他們當時主導了相應事變的爆發,那他們所能收穫到的成果也必然不會如同歷史中那般巨大。

首先張作霖在他們的進攻下,不會如同自己的兒子一樣下令士兵們放棄對日本關東軍的抵抗、不會擔心激怒日本人而把所有軍隊全部撤出東北、不會把毫無軍事駐守的東北輕易交給日本人。

這個時候即便日本關東軍的實力再強大,他們也很難獲得太多有效的戰果。

最終,日本國內的政府可能會站出來制止關東軍,並對關東軍內部一些相應的將領作出懲罰,然後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如果日本全力出手,張作霖會遭遇失敗

如果哪一天日本積蓄到了足夠的力量要全力對東北出手的話,我覺得張作霖應該是支撐不下來的。

那時候張作霖的軍隊規模雖然龐大,但實際上他這些軍隊卻非常零散,很難發揮到相應的戰鬥力,這點我們通過張作霖軍隊在國內一些軍閥混戰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

張作霖軍隊裝備的武器雖然在當時國內軍閥中算得上是一流的,但是仍舊比不上日本軍隊裝備的武器,再加上東北工業水平和日本國內工業水平的差距,張作霖在面對整個日本時就更加沒有勝算了。


而且當時張作霖是北洋的最後一位軍閥,與佔據了從南到北大部分地區的國民軍閥是差不多勢不兩立的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日本進攻東北的話,單打獨鬥的他基本是沒有勝算的。

就算他在歷史中如同他兒子一樣選擇了向國民政府易幟、投靠了國民政府,按照1929年時張學良和蘇聯爆發中東路戰爭而蔣介石與國內各軍閥絲毫不予援助的情況來看,他最大的可能也還是無法從國內其他地方獲得幫助,只能單打獨鬥面對日本人。

所以說按照這種種判斷,我覺得如果張作霖不死,那東北至少能在我們手中保留下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如同918事變那樣很快就丟掉,但最終還是很有可能會丟掉的。


孤客生


即便躲過皇姑屯,張作霖也必須死,日本侵佔東北只不過是從一口鯨吞變成逐步蠶食而已。

網上很多關於張作霖“英雄”的評價,其實都是建立在兒子“狗熊”的基礎之上。張作霖草莽出身,一步步成為東北王,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但充其量就是一個地方軍閥。如果一個地方軍閥都能抵抗日本,中國的抗戰說不定真的就能和橫店的影視劇一樣了。

總的來說,張作霖能成為東北王,除了個人奮鬥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日本人的扶持。辛亥革命是很多舊軍閥命運的轉折點,抓住機會的都成了一方霸主,沒抓住機會都淪為近代史上的一個註腳。

清王朝垮臺後,張作霖及時倒向袁世凱,成為第27師中將師長,後歷任奉天盛武將軍、奉天督軍、奉天省長。張勳復辟時,張作霖趁機兼併了28師,將奉天軍政大權攬於一身,奉系雛形基本形成。

日本人在東北最初支持的是宗社黨,企圖用清朝皇室的正統性,在東北建立一個傀儡政權。張作霖通過支持宗社黨活動,與日軍勾結在了一起。不久後,日本發現清室皇族難堪大任,反而是張作霖更有作用。

在日本的支持下,張作霖很快拿下黑龍江和吉林,成為真正的“東北王”。日本人希望通過張作霖間接控制東北,一是為了防止日本在中國勢力過大,而遭到英美兩國的打擊,緩解日本在國際外交領域被孤立的局面;二是為了降低侵華的成本。

張作霖對日本人更多的是利用,自己打下來的江山,怎肯輕易讓給日本人。他拿了日本人的錢、日本人的技術,裝備了部隊,建立了兵工廠,但日本讓他出讓權力時,他就刷滑頭。

第一次東方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日本將吞併東北、侵略中國正式成為國策。這次會議上,日本明確指出張作霖是日本在中國的敵人,只是東北無人能替換他,所以要對他進行有限度的扶持,即保證他在東北統治的穩定,不支持他向關內擴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1921年5月17日,日本製定的《關於對張作霖態度的文件》。

日本在東北最重要的利益就是“滿鐵”,張作霖不跟日本人硬來,而是規劃了3條幹線,72條支線,其中兩條就建在滿鐵左右兩側,與之平行。一旦建成通車,滿鐵立刻就被架空。

日俄戰爭後,日本在東北成立了橫濱正金銀行和朝鮮銀行發行“金票”,實行經濟掠奪。張作霖掌權後,讓奉天省財政廳廳長王永江改組東三省官銀號,發行“奉票”。

奉票的出現一方面方面了張作霖的窮兵黷武,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日本在東北的經濟掠奪,讓日本損失很大,而且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奉票的衝擊都沒有應對措施,這也使得雙方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

第二次大陸會議時,日本已經明確了要把東北變成殖民地,並打算尋找代理人替代張作霖。英美是世界格局的掌控者,日本侵略東北勢必會影響英美的利益,為了防止日本在國際社會上被進一步鼓勵,國內的政客始終採取溫和的措施,代價就是給了張作霖鑽空子的機會。

新成立的關東軍則認為國內的做法太拖沓、太屈辱。第一次直奉會戰時,關東軍援助了奉軍大量軍火,還援建了東三省兵工廠。第二次直奉會戰時,關東軍出人出槍替張作霖平定了郭松齡的叛亂。

張作霖的一切都是關東軍給的,不聽話直接換掉就行了。所以在北伐軍打到平津地區,奉系敗局已經時,關東軍要求集結兵力,開往山海關和錦州一帶,不管是奉軍還是北伐軍,只要向進入關外都必須解除武裝。

關東軍的強硬措施很快被國內否定,但他們始終堅信政府的決定是姑息張作霖,無異於放虎歸山,所以製造了“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對權利有著無限的追求,希望成為國家元首,他和日本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日本國內和關東軍的目標是一致的,只是一個考慮問題的側重點不同,但不管他們之間的鬥爭誰勝出,張作霖都會被除掉。


史料不輯


從此問題的回答來看,對歷史無知的人太多。所謂張作霖會對抗北伐,簡直是笑話。就是因為日本人,所以北伐軍同意不進攻東北,到北京為止。於是張作霖在六月三號坐火車離開北京回瀋陽被炸死。張作霖和北伐軍會發生什麼對抗?

日本人後來一直否認是他們炸死了張作霖。因為日本人當時並沒有想到會統治東北,他們是唯恐中國統一在南方政府之下,他們需要一個強人統治東北。

所以日本人找出很多證據說明這是蘇聯人做的事情。更有甚者,還有證據說,如果只是在鐵路上安炸彈,未必能炸死張作霖,那時候的炸藥威力並沒有那麼強,如果車廂不對,張作霖沒事,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炸藥是被放在了車廂裡,而此事的主謀就是張學良。

當然所有的一切都是推測。只不過有人為張學良不抵抗找理由。一個男人再沒有骨氣,國仇家恨都不報?因為張學良有自己的苦衷。

但這些都可以當玩笑看看,不過張作霖不死,中國,乃至二戰的面貌會完全不同。

首先,中國無法統一。張作霖那時是北京政府的首腦,他後來退讓了,讓出北京,但他不死,國民政府從形式上也無法統一中國。

其次,紅軍會比較被動。紅軍的勝利長征,宣傳上的作用不可估量。如果日本人不入侵東北,紅軍就無法提出北上抗日的口號。沒有對外敵的口號和目標,也很難聚集人心。在當時的極端艱苦的情況下,如何走到陝北,挑戰會非常嚴峻。

第三,有張作霖在東北,蘇聯人基本不用太擔心日本人會進攻蘇聯。這其實更有利於對德的抗戰。但更重要的,中國抗戰開始後,斯大林唯恐中國投降,給了中國大力的援助。如果沒有了對日本的擔心,這些援助也不會有。當然日本人也未必會發動全面侵華。

第四,日本人無法侵佔東北,就無法全面侵略。國民政府可能會有20年的時間發展經濟。這就到了50年代。無法想象此種場景。

第五,二戰在中國不暴發,蘇聯就無法進入東北,沒有東北的抗戰,也培養不出來那麼多朝鮮族的戰士。沒有他們,北朝鮮也不可能發動統一朝鮮的戰爭,美國人也就不會仁川登陸。更重要的,中國也沒有機會去朝鮮。而中國不參加朝鮮戰爭,就永遠不會有機會戰勝一個大國,不戰勝一個大國,中國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大國。

第六,沒有二戰,中國不會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所以,張作霖死得其所。雖然他的死讓東北淪陷,但這並不是必然的,張學良不爭氣而已。但後來的中國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戰勝了日本人,打敗了美國人。算是終於奠定了自己大國的地位。


會意而忘食


如果張作霖沒被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寇炸死,繼續在東北地區執政,估計兩個後果。

其一,張作霖不可能答應易幟,繼續當東北王。可能尋求日本人的支持,抗拒北伐軍的進攻。當然,張作霖繼續玩太極,與日本人軟抗硬磨,遊移於各種政治勢力之間。

其二,如果日本人敢發動侵華事變,張作霖絕對不會不抵抗,要和日寇決一死戰。當然,他會尋求南京政府及各方面的支持。

張作霖畢竟一代梟雄,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不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他會奮起一搏。張學良比張作霖差遠了!老子英雄,兒混蛋!


別當真58


歷史沒有如果,生活不能作假設。但當人們對歷史發展的結局不滿意的時候,都喜歡倒到根源,喜歡假設。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基本是人治社會,不同的統治者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結局,所以就會幻想換了另一個統治者會是什麼樣子?

關於要假設張作霖不死,無法是對九一八事變中國方面以不抵抗政策應對不滿,而且要幻想另一個領導人會是什麼結局。

如果假設張作霖繼續統治東北,會是什麼局面,那我們先分析張作霖是什麼樣的人?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從歷史角度去,不要拔高,也不要過分貶低。過去是把所有軍閥說的都是一堆糟,張作霖是軍閥,所以也被罵的狗血噴頭,是賣國軍閥。他兒子則因西安事變,一直被稱為愛國將軍。但近幾年,網絡歷史文章橫行,觀點又在大變,把張作霖說的愛國,而他兒子執行了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捱了罵名。

張作霖是土匪出身,但腦子很靈,現在說情商非常好,這樣人的換上別的朝代,也能當官。從商也會成為大老闆。

晚清,滿洲地區的領導人是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所以滿洲地區有什麼軍政大事都是徐世昌負責,徐世昌給張作霖任務是率部移駐鄭家屯,對當地叛軍進行圍剿。

從1908年到1909年,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張作霖身先士卒,深入索倫山將叛軍徹底擊敗,陶克陶胡逃到沙俄。

張作霖因此軍功被清廷賞賜頂戴花翎,任洮南鎮守使。溥儀還特別賞賜張作霖黃馬褂。

其後不久,發生了辛亥革命,慶親王等受了袁世凱好處,把袁世凱請出,由袁世凱擔任總理大臣,重新組閣。

張作霖可不是袁世凱的人,他是靠自己軍功得到清政府提拔,所以表示對清政府忠心耿耿。張作霖聯合馮德麟、馬龍潭、吳俊升等三十三名武將,給當時任內閣總理的袁世凱拍電,表示要武裝勤王。其電文說:“革命軍釀成民亂,無視君主,徒逞其私利私憤,其行為殆與盜賊無異。朝廷只汲汲於大局之和平,雖有議和之議,但如斯缺乏誠意之和平,殊無講求之必要,吾人所可取之途徑,惟有武力而已。東三省與內地各省不同,軍隊部署既定,且勤王之心亦厚。勁旅數萬,一旦有命,即可取道山東南下,誓當剿滅革命軍,以區區微忠,盡瘁朝廷……”

這袁世凱根本無意去攻打南方革命黨,只想借南方革命黨鬧事,逼清帝退位。

這張作霖是非常靈活的人,看到最終袁世凱得了天子,自然也就抱了袁世凱大腿。後張作霖逐漸成為東北王。

張作霖從小在東北長大,自然對這裡非常瞭解。他知道清室雖退位,但對這裡還有影響力。他一直向溥儀表衷心。溥儀被馮玉祥趕出宮,到天津日本租界居住,張作霖還去跪拜溥儀,他不要溥儀的錢,反而資助溥儀。但他做了北洋政府首腦,也沒恢復清室優待條件,更不可能幫溥儀復辟。張作霖只是一位很好的演員,對東北有影響的人和勢力他都會來往。所以他還娶了東北旗人後裔做五太太,而且家由五太太管,他還與蒙古科爾沁聯姻。

日本在東北勢力很大,張作霖很圓滑,客觀去看問題,不能說他全賣國,也不能說他為愛國就跟日本對著幹。應該說他在東北統治,日本也是給他幫助,如張作霖手下的郭松齡曾秘密聯繫馮玉祥反奉,結果馮玉祥把他出賣了。郭松齡單獨反奉,張作霖當時也很危,日本出面幫助了張作霖。

張作霖為發展自己東北勢力,肯定要給日本一些好處,但他肯定不是全面投靠日本,他還是有自己為王的打算。正因為他老敷衍日本人,日本人惱了,才暗殺了張作霖。

張作霖在東北的勢力還是封建的家天子,所以他死了,由兒子張學良繼承,這張學良更不聽日本人話,還來個東北易幟,這以後日本再要什麼,他就往蔣介石身上推。日本一看,換上了還不如張作霖對日本的政策,自然要策劃九一八。

所以我們就假設一下張作霖還在,他肯定不會東北易幟,也不會有重大的活動去刺激日本人。所以日本人可能就不會考慮發動九一八,以便佔領滿洲地區。但張作霖必須要給日本人好處,如果張作霖拒絕給日本人好處,日本人肯定還會出計劃來更換東北統治者。



滿族文化網


作為一個老派封建教育培養出來的舊時代軍閥,其實張作霖身上有很多屬於舊時士紳的毛病,不過他又和那些只知道嘴巴花花欺軟怕硬的士紳不同。

那就是他的階級出生不同,中國有句古話叫“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說的就是士紳的尿性。那麼張作霖是士紳嗎?

他不過是一個對讀書人有一定仰慕,但是又看不起讀書人的土匪頭子。

這從他對自己的授業恩師“楊景鎮”那畢恭畢敬的態度就能看出來,這“楊景鎮”本事晚晴舉人,一般於舉人出生都是有功名之有文化人風骨之人。

張作霖能讀書,真要感謝這“楊景鎮”先生的無私,不收學費就讓張作霖在私塾學了三個多月,最後因為實在太不安分,才沒有繼續念下去。

臨別之前還對自己老師說,幹啥都有飯吃,不一定非要念書才有飯吃。

於是就此輟學了,不過輟學歸輟學,但張作霖對楊老師還是終身難忘。

後來張作霖做了陸軍師長,還特地邀楊景鎮到瀋陽,教育自己孩子們。

人都是被童年經歷所影響,張作霖雖然不是個好學生,但是於尊師重道一事來看,還是做的很好的。

而這就是舊時代文人的特徵,於中國舊式教育而言,尊師重道是和忠君愛國聯繫在一起的,所謂在家謂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外謂之,忠君愛國氣節悠長。

也因此張作霖雖起於草莽,混跡江湖,但卻有著無數人都沒有的民族氣節。

而這一的氣節,其實在舊時候的軍閥身上都有這樣的影子,袁世凱如此,吳佩孚如此,馮國璋如此,而這一切如何驗證,就如他後來所做的無數事情相符合。

那就是為了利益為了生存,有很多東西可以交換,但是賣國這是萬萬不能的,於是才有了之後面對政敵也好,外敵也好,那充滿狡猾的生存智慧!

堅持原則又要發展自己這需要的是閱歷於為人之道!

就如他長期教育兒子那句經典臺詞一樣“江湖是什麼?江湖就是人情世故.”這是教張學良做人又何嘗不是自己人生的體會。

張作霖是舊式教育的產物,加上白手起家的經歷,這就給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還有生存智慧。

而這些後來主政東北的張學良有沒有?

答案當然是沒有,作為喊著蜜糖出生的新時代寵兒張學良而言,如何有從底層摸爬滾打最後到權利頂峰的歷練?

沒有歷練那又何來堅韌和生存智慧?

正因為這致命的缺陷,讓張學良最後失敗無比,錯誤不斷,最後聲名狼藉。

如果不是關鍵時刻改玄更張,這張跑跑估計要遺臭萬年!

張作霖的生存智慧,主要就體現在那句“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上。”那麼他是如何踐行這一切的,從他的發跡之路就能看出來。

對內他有七個結義兄弟,無論如何齷鹺也好,都堅持義氣原則與底線,如他和馮德麟也曾交惡不斷,可是從不做落井下石之事,這是有義。

如他雖然和日本虛與委蛇,用無數利益交換換取日本的支持最後卻又用各種手段以耍太極的手法將日本的要求消去於無形,這是有智。

如他雖然在日本羽翼下成長,最後卻堅持自力更生,不斷髮展經濟發展工業以求壯大勢力,這是有志。

最後,在勢力不斷豐滿之後,妄圖拜託日本控制,進而成為中國的實際領導人,這是有雄心!

於此有義,有智,有志,有雄心,這就是張作霖的人性標籤。

最後他卻因為自己的雄心還有智慧,成為了日本的眼中釘,然後一場預謀已久的謀殺之後人生落幕!

不得不說,算是一種遺憾吧!

那麼如果張作霖不死,東北結局會如何?

這個假設性問題,讓我陷入深思,張作霖性格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滑”。

用通俗點說法就是,他會找空當,慣於利用各種勢力之間的矛盾維持自己的地位穩固。

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的是,張作霖如果沒有死,於東北易幟這件事上,如果形勢不可迴轉,他也會做,只不過談的條件會更多。

於之後的中東路事件上,張作霖絕對不會選擇和蘇聯開戰,而是會引導日本與蘇聯的矛盾,最後二相抵消之後化解於無形。

那麼蘇聯就不會和國民政府交惡,日本也不會毫無後顧之憂的大舉入侵中國。

或許形勢將會完全不同也未可知!

張作霖除了“滑”這個特點之外,還有個特點就是“硬”簡單說,特別能拼命!

如果不是特別能拼命,張作霖也不可能獲得成功,於亂世之中,扶搖直上除了圓滑世故,沒用勇氣是玩不轉的。

如果日本真要進攻,不抵抗這樣的事情,放小六子身上那是必然,方張作霖身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就如他自己所說:打,打到哪算哪,打死了,死了我還管個球。

雖然圓滑,卻也有至死方休的勇氣。

就算不能保全東北,但是也絕不會如小六子那樣廢材,那樣只會跑路!

當時的日本,其實在全面動員之前,軍事實力雖然強,可是要一口吞下東北其實也是不現實的,這由戰後東北一躍而成為亞洲最大經濟體就能看出。東北的重工業基礎源自張作霖的苦心經營,作為老子的張作霖可不是敗家兒子可比,會誓死捍衛自己的家底。

就算打不贏,讓日本付出慘重代價那是絕對有可能的事情!

最後,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張學良就是那無能的富二代,還是別和創一代自己的爹比了!

沒有可比性!


阿斗不傻


郭松齡反奉事件,中東路事件。已經明白無誤的把東北軍的實力展現了出來!其實,如果不是日本鬼子橫插一槓子,搞了那個“濟南慘案”可能東北軍熬不到“東北易幟。張大帥就被蔣校長的黃埔學生打的“通電下野”了。日本人對張作霖的斤兩,已經瞭若指掌。儘管日本失去了耐心,然而顧忌到列強尤其是蘇聯的反應,才採取了暗殺行動。根本不是懼怕所謂張大帥的實力。張大帥能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在日本人的鐵路線上被炸死,而張學良需要化妝成士兵返奉處理後事,不說明問題嗎?所以張作霖不死,處心積慮的日本鬼子依然會有行動,只是時間、行動方式不能確定。


還算正常人


現在看到一個個東北的成天咋乎以為他們多厲害,反正我只記得東北三省沒放一槍一炮就丟啦,有啥臉得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