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老板娘是小学生!》专题之斋藤雅弘谈制片

制片|“叫好不叫座”的无奈与反思 - 《年轻老板娘是小学生!》专题之斋藤雅弘谈制片

据制作人斋藤透露,除了已播出的电视系列之外,《年轻老板娘是小学生!》原本还有另一项TV动画企划。但因进展得并不顺利,不得已一时陷入搁置状态。可当斋藤看到高坂希太郎为企划精心绘制的角色设定后,他非常想将该项目制成成品,于是在那时加入进企划团队。过后,斋藤听取了相关人士的谏言,既然高坂绘制的图画如此出彩,不妨请他出任作品的监督。之后,几经辗转,企划转为了后来的剧场版。

作为原作方的讲谈社,想将自家的畅销作动画化,本是顺理成章的想法,DLE社方面,同样将此事视为理所当然,于是,双方未经细想,一拍即合。不过,对于长年承接Flash动画制作的DLE社而言,进到以作画主打的“传统动画”领域,感觉自己全然是个“新手”。也因此,DLE不像那些深谙此道的大型动画制作公司,在制作时欠缺“商业运作”的经验。且斋藤本人彼时对企划的关注,也更多着眼于品质的完成度,“天真”的以为,既然有MADHOUSE的高坂监督坐镇,观众理应买账才是。事后回想,凡事想当然,必定会被现实当头棒喝。

制片|“叫好不叫座”的无奈与反思 - 《年轻老板娘是小学生!》专题之斋藤雅弘谈制片

从时间节点考察,剧场版的企划要先于TV版,之所以让后者先期播放,主要是出于,原作虽为人气作品,但距离第1卷发售毕竟已过去了15个年头,所以,想在剧场版公映前,调动一下市场气氛。此举的另一层考量是,鉴于剧场版的PR经费属于一次性投资,花了就没了,可要是能将“宣传品”转化为IP,则能够加以二次利用,尽可能多的回收成本。因此,按照斋藤原先的构想,将TV系列的制作托付给MADHOUSE方面,素材基本再与剧场版通用的话,可以最大限度压缩成本。然而,由于两方面监督的在演出意图上存在差异,当初的“美好”设想并未实现。并且,其余的诸项节俭措施,也因这样或那样的缘故,未能奏效……

另据斋藤介绍,TV版的时长也做出了调整。按起初预算制定的是,“一期、每话30分钟”的企划,但考虑到剧场版的宣传,还是决定人为拉长露出周期,于是改为“两期、每话15分钟”。15分钟的片长,对于影像、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在节奏感安排上来说、相对利好,所以,总体上讲算是利多于弊。

虽然操作起来有些不易,但好在DLE之前出品过相同时长的3DCG动画《家有穆珂》,恰巧斋藤又是那部片子的动画制作P兼制作委员会P。外加音响监督谷东老师,又是TV版共同监督中的一位,所以,制作阵里还是有人比较熟悉情况。且为了保险起见,在《年轻老板娘》的脚本正式投入作业前,斋藤还特地请《穆珂》的编剧人员,为第1话把了一下关。

又因为,斋藤本人经手过不少短篇动画的制作,有些1话平均仅有2分钟,所以,他对做短片倒是没有任何抵触。事实上,TV系列的画质呈现、以及观众的口碑反响都还不错,但遗憾的是,受众面依旧较为狭窄。且剧场版的遭遇也极其相似,除了核心粉外,影片乏人问津……尽管得到了业内普遍好评,可一旦想要推而广之,就困难重重,属于典型的“叫好不叫座”。此外,斋藤还总结,在“引导电视版观众走向影院”这点上,自己还需下更大的功夫。

制片|“叫好不叫座”的无奈与反思 - 《年轻老板娘是小学生!》专题之斋藤雅弘谈制片

分析票房不佳的成因,除去公映首日为工作日的客观不利因素外,斋藤还觉得,作品标题及角色主视觉图的设计,某种程度上受到了TV系列的束缚。而标题中的“小学生”,对本应成为该片主要受众的成年观众更是起到了“劝退”作用。视觉图方面,尽管斋藤赞成高坂监督“尽可能忠于原著”的设计方针,但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甚至造成了一部分观众“事先未接触过TV系列,就会不知道电影在说什么”的错觉。首映当日为星期五,上学的孩子们又没法来影院观影。上述种种,导致不利的连锁效应反复累积叠加。

斋藤也很想扭转局面,只可惜,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两难课题。饱受诟病的作品标题,他也不是不想改,但根据事前展开的严肃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不改为妙。毕竟,大部分追随原著的核心粉,还是以作品标题作为辨认参照的。就此问题,斋藤与主创成员在内部争论了将近1年。一想到认定了原作标题不利于剧场版的推广,就等于置原作于尴尬境地,于情于理说不通,便只得作罢。且平心而论,相比票房收益,斋藤至少觉得,制作方为广大原作粉呈上了一部能够带去美好回忆的佳作,因而,对于当初的决断,他感到问心无愧。

电影公映1~2周后,来自各社交平台的应援声浪日渐高涨。此情此景,着实令斋藤感到宽慰,只不过,由此带来的影片受众群180度转变,是他始料未及的。据他透露,最早他们这边并没有开SNS账号的预定。据观察,即便是那些杂志刊载的超有人气的子供向作品的官推,也大都只有寥寥数百粉丝,因而觉得,低幼向的作品,开了也不见得能吸粉。而大部分深夜动画的官推,作品放映前的粉丝数大约维持在1万人上下。假如自家作品开设官推后,乏人问津,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印象,不如不开。

如此一来,各社交平台上的用户为寻求作品信息,全都汇集到原作令丈弘子老师个人推特那里,直接导致老师一人为电影宣传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这下、制作方也觉出了不妥,便赶忙开了账号,因而,初期阶段的各个环节显得十分被动。从3月末至9月末、约半年的公映档期内,官推粉丝人数在上升至5千人左右后,一度陷入了停滞。据斋藤回忆,公映后不久,粉丝数量曾一度激增,截止受访前总数约有1万多人。由这些数据,令斋藤深切感到,社交平台的用户们在以积极主动的方式,使劲为作品捧场。

制片|“叫好不叫座”的无奈与反思 - 《年轻老板娘是小学生!》专题之斋藤雅弘谈制片

电影公映约一周后,推特的评论转发数迅猛上涨,特别是当新海诚监督亲自发表评论之后,明显带动起一波浪潮。随后,《FRIDAY》的报道,起到了进一步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该文还被推上了雅虎头条。再有就是,声优杉田智和早先动不动爱将“小织(おっこ)”与“オッゴ”(MP-02A Oggo=奥干,OVA《机动战士高达 MS IGLOO -默示录0079-》中登场机体的名称)联系在一起,也为作品争取到了不少漫画、动画业内人士的声援。还有《穆珂》的作者水品孝之老师等,一批在推特上具有公众影响力的推主,在观看影片后的恳切推荐,也帮了很大的忙。

对于网络传播所能发挥的实际助推功效尚不明了的斋藤,随后又在“新宿Wald9”亲眼目睹,许多观众们只为来看高坂监督、丰田智纪P和自己3位大叔的共同登台致意的午夜0点启动场,在门票开售后10分钟内,便将票子一抢而空的盛况。那一刻,斋藤P的心中,曾闪过一丝胜券在握的曙光。

为趁势跟进,斋藤还不失时机地对外公开了动画制作的中间素材、以及线摄素材等资料,并有意识地增加了主创成员登台向观众致意的场次。在他看来,比起单方面的网络造势,还是采取网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法更为行之有效。本着“挣钱靠腿”信念,斋藤不遗余力地安排了一长串“见面上映”的场次。虽然,连当事人都难以界定“跑腿举措”的实际效果,但至少可以肯定,推特平台的扩散,以及雅虎头条的传播,的确收效显著。有一阵子,网络上甚至还流行过“年轻老板娘是毒液”的话题。比起斋藤这样的实操派,不少键盘侠更善于运用网络工具炮制各种顺应潮流的抢眼噱头。这也使斋藤逐渐认识到,虚拟操作,比上台致辞更能切中当下受众的心理需求。

制片|“叫好不叫座”的无奈与反思 - 《年轻老板娘是小学生!》专题之斋藤雅弘谈制片

在评价推特的转发功劳时,斋藤指出,首先此事得益于令丈老师的宽宏大量,加上漫画原作并未与电影宣传同期挂钩,倘若需顾虑漫画原作、周边商品的销售,肯定需要做出更为周密细致的方案。

当被问及,从此次剧场版推广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对于日后DLE开展企划将起到何种作用时,斋藤表示,尽管票房收益不尽如人意,但他还是要挺直腰杆说,制作方的诚意出品,确实打动到了观众。他的观点是,与其拐弯抹角地花心思、搞套路,还不如用实打实的用“直球”去赢得人心。DLE社内并未颁布露骨的NG政策。虽不排除因授权等各种原因,在创作时会舍弃一部分实在不可行的内容,但今后,公司还是会尽力为动画创作团队提供自由、良性的创作氛围,为观众奉上喜闻乐见的作品而努力。并且斋藤坚信,真诚的付出,能够获得观众的响应。当然,在商言商,作为反省,在今后企划制定之初,也会加强“盈利”考量。除此之外,斋藤还顺便透露,自己正在筹划与高坂监督再度合作的事项,要设法让这次剧场版集结的班底,更好地为下一部作品服务。

谈到个人的职业展望时,斋藤坦言,目前自己心中并没有太过具体的规划蓝图。不过,他一直很想做类似《太空三剑侠》(《宇宙船サジタリウス》)《名侦探福尔摩斯》那样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作品。说实话,这回的《年轻老板娘》,他也是有意识想做得偏“世界名作剧场”那样,单纯让孩子们看得开心的长篇系列。如今的世道,子供向作品,基本得找玩具厂商合作才能立案。但斋藤认为,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发达,或许能够探索出更多变现的新途径。斋藤衷心期待有朝一日,“名作剧场”式的节目能重获新生。但他也明白,自己怀揣的梦想,要是讲给社内那些成天以摆弄《秘密结社鹰之爪》为乐的员工们听,多半会被他们笑话的。

  • 《Febri》 Vol.52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a1c742e8d44a8fac?utm_source=tout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