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时孩子频繁来问问题,真的是为了偷懒吗?

优学家长汇

1

上周《放学后》开播,片中的孩子和家长的相处镜头,戳中不少爸爸妈妈的心。

第一期,有这样一个镜头。

浩浩写数学应用题,有些字还不认识,所以需要请妈妈来帮忙。

第一次问时,妈妈在做饭,妈妈没有犹豫,放下了厨房的活计,坐下来引导浩浩自己念题,然后帮助浩浩解决不认识的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妈妈决定让浩浩自己的先写。

家长课堂 | 做饭时孩子频繁来问问题,真的是为了偷懒吗?

但是浩浩一个人写作业没多久,就到厨房问妈妈作业。

家长课堂 | 做饭时孩子频繁来问问题,真的是为了偷懒吗?

妈妈解决完一个问题之后,要求浩浩之后再一次解决不会的难题。妈妈认为浩浩就是想偷懒,不想自己念这个题。

家长课堂 | 做饭时孩子频繁来问问题,真的是为了偷懒吗?

可观察员们分析的,浩浩不是偷懒。

浩浩需要的,是妈妈的关注。因为自己74分的考卷,浩浩心里低落、难过,希望妈妈关注到他的情绪,从而给予孩子安抚和疏导,鼓励自己,下次能考得更好一些。

2

孩子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无论是面带微笑、咯咯一笑、出言不逊或者是发脾气,都是源于内心的某种情感。

孩子对这些情绪、情感不加注意或不知该如何用言语形容,就只好用行动表达出来。

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娜娜,最近很不配合妈妈。以前她总是乖乖把手搭在弟弟的婴儿车,在弟弟和妈妈的陪伴下,步行去学校。

现在她只顾自己,往前奔跑。路上车水马龙,妈妈担心娜娜安全,但是弟弟还在车上,又不能追上娜娜。于是就对着娜娜大声喊叫,再跑就要打娜娜,但是这无济于事,娜娜跑得反而更快了。母女的不愉快,一直到娜娜走进校门,才暂时结束。

妈妈察觉到不对劲,周五女儿放学后,心平气和地和娜娜沟通之后才知道,娜娜的想法很简单,弟弟出生后,娜娜觉得自己是姐姐了,她能自己照顾好自己。

这时候的娜娜需要独立感和成就感,而不像坐在婴儿车里的弟弟。而妈妈的大声喊叫,让她更想离开妈妈,获得片刻的安宁。

当妈妈了解这些之后,首先和孩子沟通在马路上行走要注意安全,同时也承诺娜娜,会创造一些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

让孩子自主选择今天穿什么衣服和鞋子,和妈妈一起去超市采购,共同商量周末的家庭大餐要吃什么,娜娜在完成作业之后,还可以和妈妈一起准备弟弟的辅食。

3

每个人都有需要,需要爱,需要被接受,需要被关注,表达能力有限和情绪管理能力还需要提升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引导。

3月16日,江苏建湖县一名13岁男孩邵某,因不服从母亲杨某管教,与之发生激烈冲突,致其母亲杨某身亡。

家长课堂 | 做饭时孩子频繁来问问题,真的是为了偷懒吗?

目前警方未通报邵某作案动机,但是附近商家和邻居的反馈,母亲杨某独自带孩子,对邵某要求较严。

邵某喜欢宠物,杨某觉得儿子整日和宠物玩耍,导致成绩下滑,一气之下当着他的面把宠物狗摔死了。

家长课堂 | 做饭时孩子频繁来问问题,真的是为了偷懒吗?

孩子弑母,固然有错。但母亲不够尊重孩子,不去了解孩子为什么成绩下滑,为什么喜欢和宠物玩,只是简单粗暴地当着孩子面,漠视生命,残忍地摔死宠物狗,这样的教育方式,绝对是欠妥的。

4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当孩子觉得和家长在一起,感觉自己被家长关注,被家长肯定。

只有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孩子才会愿意和家长沟通,从而减少异常行为和情绪的出现。

所以,做饭时孩子频繁来问问题,他不是偷懒不想读题,他只是需要你的关注而已。

家长课堂丨学科宝藏丨优学TV

你关注的这里都有

优学家长汇,优秀家长学习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