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穿山甲數量下降 它們能否野外放生?專家這麼說

3月15日,自治區林業局召開中華穿山甲放生野外論證會,來自華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單位的專家、代表參與。

在聽取了關於廣西穿山甲救護、放生個體基本狀況、放生地點選擇及放生後的監測方案等情況的彙報後,專家們認為,現階段放生中華穿山甲並非明智之舉。


廣西穿山甲數量下降 它們能否野外放生?專家這麼說


▲這是一隻被救治的倖存穿山甲(資料圖片)。

部門

設想放生一對中華穿山甲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瞭解到,2016年以來,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相繼救護了數只成年的中華穿山甲,但都是雄性個體,且其中兩個個體僅剩3條腿,無法滿足放生的要求。直至2018年1月,成功救護一對成年的中華穿山甲,經隔離檢疫和一年的飼養後,未發生傳染病,情況穩定。

廣西是國內穿山甲資源分佈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尤其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比較常見。但是由於商業貿易等原因,導致穿山甲遭受幾乎滅絕的捕獵,截至2000年結束的全國第一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顯示,廣西境內穿山甲種群數量僅有990只左右。2012年至今,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使用紅外相機進行持續6年的廣西穿山甲野外種群調查,目前,尚未在野外發現穿山甲實體。

2019年2月27日,廣西進行中華穿山甲放生地選擇調查的過程中,十萬大山自然保護區某護林員曾經拍到穿山甲。但因該地位於邊境地區,且是走私通道的邊緣上,是否為天然分佈及種群狀況如何,需作進一步的深入調查。

為此,救護中心向自治區林業局提出擬嘗試性放生一對中華穿山甲的設想。穿山甲野外放生可以支持廣西的穿山甲野外種群資源的恢復,若能成功,對於廣西乃至全國穿山甲野生資源的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