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刘对平:14年奋战生产一线“统人心”!

三月的天气,春光明媚,连风都温柔了些。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综采二队生产一班班长刘对平夜班结束后,在温暖的阳光下,不由得伸了伸腰,舒活了一番筋骨,才坐上通勤车回宿舍休息。对于刘对平来说,这是一天难得的惬意时光。身高超过1米7的他,每天都要猫着腰穿梭在采高1米4左右的工作面的确有些局促。

神东刘对平:14年奋战生产一线“统人心”!


去年9月份,公司首个薄煤层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在榆家梁煤矿综采二队所在的工作面正式试生产。刘对平46岁了,他带领的生产一班员工的平均年龄也已经38岁,对于他们班来说,尝试新事物总是有些抵触。毕竟其中好些人都干了半辈子煤矿,用他们的话说:“熟门熟路地干活不好么,靠数据来运行,万一有个失误人员安全怎么保障?”班里兄弟的顾虑不能不考虑,队里的任务也不能不执行,面对两头难,刘对平有自己的法子。“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况且这事做成了,以后咱们煤矿工人少受罪。”带着这样的初衷,刘对平给班组人员做思想工作。考虑到新技术的应用不免会影响到大家的收入,为此他和队里争取奖励,“自动割煤两刀以上绩效奖励。”人的问题疏通了,现场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在最初的半个月里,人、设备、现场情况处在磨合状态,刘对平记得最多的一次一个班下来,停机重新输入数据达30次,大家免不得抱怨,但也不是没有成绩。班里的支架工白永军在试用一段时间后,对新技术点赞,“自动拉架的技术,可以从2个支架工减少到1人就可以完成了,而且一个人也轻松不少。”看到大家对新技术的认可,刘对平这才放下了悬着的心。在实践操作中,记忆割煤情况和地质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刘对平的心里又有了新的想法,如何收集更全面的数据,减少人为干预次数,实现更智能操作,是他在实践中思考的又一方向。

神东刘对平:14年奋战生产一线“统人心”!

薄煤层自动化技术在他们班组里的成功实践也印证了“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的道理。刘对平所在的班组在矿里是出名的团结,在矿里,每天中午都能见到他们在一起吃饭。“上完夜班也到了中午的时间,大家都招呼在一起吃饭,这是一种矿工情谊,这种情谊简单赤忱。”班组里的人这样说。其实,大家在井下一起互相帮助,互保联保,早已是兄弟般的感情。“有些话大家在会议桌前拘束,不好意思说,饭桌上就能敞开来说。”刘对平对于班组的管理也是遵循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原则。对于班组安全管理,他讲原则的同时也讲情理。班里的一名劳务工,之前干活总有些毛躁,刘对平就和他一起干活,监督他的同时和他讲情理。“班组里一半的人都是劳务工,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如若有些闪失,和家里人交代不了,自己心上也过不去。”不过,私下里的情谊并不能影响工作的纪律,刘对平日常工作中,总把安全管控放到第一位,尤其是夜班的巡查和日常的违规操作,对于存在得问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神东刘对平:14年奋战生产一线“统人心”!

当好一名班长除了要做好日常管理,“统人心”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这点,班里的员工不由得点赞刘对平。一次交接班中,上一班的采高割低,直接影响班里的任务,刘对平没有当“老好人”,和上一班负责人进行交涉。由于煤层变化,采高割低后采煤机无法割煤,只能通过来回推拉运输机,将运输机前的煤清理到底板,以此来增高采高,而且为防止顶板来压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项工作必须快速进行。在他的交涉下,当天的三个班共同完成了这次紧急工作。“好人让你当了,兄弟跟着受累,还出不了煤,不是那么个事。”对于涉及集体的利益,私下里很随性的他,也要站出来“惹人”。在他的影响下,班里的人对待工作都形成了齐心协力,不拖后腿的共识,班里已经有4个多月没有开班后的“问题追查会”了。

如今,刘对平已经在采煤一线工作了14个年头了,刘对平笑着说:“现在休班回榆林家里待上两天就待不住了,就想往单位走。”今年公司“四会”上,他的名字出现在公司2018年度劳动模范表彰的名单上,胸前的红花就是对他多年在一线奋斗的最好褒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