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付超军:从员工到队长一路走来~

2008年,当时还是大学生的付超军,在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维修中心一厂实习,当时,看到厂区里停放的一汽奔腾汽车,付超军满心喜欢和羡慕,经常趁没人的时候围着汽车看了又看,还偷偷拿手机拍照,那时候,付超军心想:以后一定要好好干,争取也能开上一辆这样的汽车。

2009年,通过神东公开招聘,付超军正式成为神东的一员。当时得知自己被分到布尔台煤矿的时候,付超军很失落,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他,从没想过自己会下井成为一名矿工。犹豫了很久,付超军还是带着行李走进了布尔台煤矿,在掘锚队从技术员到副队长到书记再到队长,一干就是十年。

神东付超军:从员工到队长一路走来~

01

付超军带领的掘锚二队现在正在施工的12302运顺工作面距离井口有18公里,开车需要大约一个半小时。一路上,付超军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着车辆所经过的巷道是在什么时候由他带领队伍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好像车辆不是在井下窄仄的巷道行驶,而是在逛他家的后花园似的。一路回忆,一路讲述,突然,车辆停了下来。付超军用手指着车窗前面说:“这个地方我印象特别深。”2018年3月,付超军当时还是布尔台煤矿掘锚六队队长,他们在12煤工作面掘进时,碰到了强硬岩,掘锚机一碰到掘齿就断掉了,怎么办?当时矿里的备用方案是放弃这个巷道改道另一方向,当矿领导问付超军:“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他回答:“我想办法。”于是,付超军带领弟兄们在井下连续奋战了30个小时,打了2000多根道木,架设斜坡,甩开强硬岩,让设备照常前行,继续掘进。因为已经做过了矿务工程,眼前的巷道看起来跟普通的巷道没有太大的区别,看不出他嘴里所说的“凶险”。但是,当付超军停下车,用手比划着讲述当时的场景时,还是会让人在脑海中闪现出一幅画面,画面里是一群敢打敢拼的年轻人在与恶劣的地质条件作斗争,他们面容黝黑,满脸汗水,但眼神坚毅,信念坚定。

神东付超军:从员工到队长一路走来~

后来,付超军把那块强硬岩的一小部分送到呼和浩特市专业机构检测,这块石头的普氏系数达到了13.7,而一般岩石的硬度值是3。现在,这块石头一直被付超军摆在办公室里,他说他要一直把这块石头带在身边,让它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攻坚克难的劲头,等到自己退休的时候,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听,让他知道爸爸曾经干过的“厉害”事。“我就是想看看,到底是石头硬还是我们的干劲硬!”付超军说,当时不放弃就是不想服输,不拼一下,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02

说到拼,付超军工作十年只休过一次年休,那次还是因为身体原因去北京做手术才不得不请假。他说,自己从员工到队长这一路走来,感受最大的是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队里有70多名员工,就意味着有70多个家庭需要负责,员工们的工资收入如何能提高,怎样才能保障员工安全,如何提高员工凝聚力在付超军看来都是他的责任,是心头的压力,但同时,这更是他前进的动力。

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付超军首先从改革创新做起。“创新不是为了作秀,只是为了保护员工安全,为了我能睡个安稳觉。”付超军坦言自己的创新初衷。他说,因为工作面距离很远,矿里的地质条件复杂,有时候在车上,弟兄们都睡了两觉醒来了,却还没有到达工作面。大家的辛苦付出,付超军都看在眼里,他心想:“如果我带领的这帮兄弟,每天付出这么多辛苦,却挣不上钱,安全没有保障,那我还有什么脸干下去?”基于此,他开始带领员工开拓思路,集思广益,依靠掘锚六队“付超军创新工作室”这一良好平台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履带同步行走、机尾限位装置、声光语音报警、防挤人装置等一项项创新成果应运而生。但是,付超军并没有满足,也没有止步。

03

2018年,神东推行定额量化结算,通过到榆家梁煤矿、柳塔煤矿等单位进行对标学习,付超军学到了很多先进经验,又通过公司组织的经验交流会,让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学习回来后,付超军积极组织队干部和主要岗位工成立定额制定攻关小组,开始量化包干工作的全面推广。成立攻关小组、召开动员大会、举行应用培训、进行定额研讨……集全队之力梳理工序、核定工时、测算定额,借鉴红旗渠工程质量实名责任制,提高定额准确性,并将定额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修订,目前该队已形成2474项掘锚类定额。在定额量化结算工作成功推行之后,该队利用简道云工作任务管理实现了员工工作量量化提报,班长点评,跟班队长审核的流程模式,并且该队简道云系统被公司选入模板库,作为掘锚类模板在全公司推广应用。

2018年11月,因为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突出成就,布尔台煤矿首批10部防爆手机被分配给了付超军当时所在的掘锚六队,班组长以上的干部人手一部。“当时,我们拿到手机,感受到的是莫大的荣誉感,我们的付出获得了成绩,得到了认可,我们选择拼搏是对的。”付超军拿着手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神东付超军:从员工到队长一路走来~

爱琢磨,敢创新好像就是与生俱来流淌在付超军血液里一样,在大部分人还沉浸在喜悦和骄傲之中时,他脑子里想的是如何能把这份象征荣誉的奖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现在,在布尔台煤矿12302工作面,有五组监控探头覆盖了整个工作面,付超军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工作面员工的一举一动,他给这个系统取名叫“天眼工程”。他说,就算我不在井下,我还是放心不下井下这些弟兄们的状态和工作进度,有了这个“天眼”,即使我在家里,也能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就算没什么事,也得看一眼,就是图个心里踏实。

除了“天眼工程”,付超军还开发了一套远程视频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在地面与井下实时通话。付超军介绍,开发这套系统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地面开班前会的时候,他能够与井下跟班队干实现实时交流,由跟班队干汇报目前工作面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然后,付超军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调整当班人员分工和工作任务的布置。

04

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的历练让付超军收获了很多,他也变得越来越成熟,目标越来越明确。2018年,他获得了神东劳模的荣誉。在领奖的时候,付超军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十年,收获了很多,车子、房子、儿子,感谢你的支持,感谢布尔台煤矿这个平台,感谢神东的培养。今后,我会继续前行,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神东,对得起党。妻子给她回复了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现在,这条信息已经被付超军收藏在手机里。

神东付超军:从员工到队长一路走来~

谈起荣誉,付超军坦言:“对家人很愧疚。”他说,儿子今年7岁了,他接送孩子上学的次数不到5次。他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去幼儿园接孩子,但是到了学校才想起来,自己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当时他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在付超军的汽车后备箱里,一直放着一套踢足球的装备。踢足球是他最大的爱好,刚工作的时候,他会经常踢一场足球,大汗淋漓,痛快酣畅,他喜欢在绿茵场上放肆奔跑的感觉。但是渐渐地,他越来越忙,以前总一起踢球的小伙伴们在他多次爽约之后就不再“打扰”他了,他的那套装置也就被闲置了。

“虽然没时间踢球了,但我感觉我还是在不停奔跑,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而已,趁着年轻,放肆拼一把。”付超军笑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