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炎:探索宏觀調控新路徑 使發展趨穩和蓄勢

新華社記者張歡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5-2016中國經濟年會”26日在京召開,會議以“引領新常態,決勝'十三五’”為主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表示,我國當前正值“十三五”開局之時,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在經濟向新常態轉換的過程中,必須探索宏觀調控的新路徑,使經濟發展趨穩和蓄勢。應調整經濟考核的指揮棒,將全要素生產率納入關鍵指標;建立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相平衡的調控模式;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動力和環境;從現有基礎設施“硬投資”中,撥出相當比例投向“軟投資”;重視我國經濟政策的外溢效應,主動獲取外部性紅利。

曾培炎談到,明年全球經濟可能呈現低增長、低通脹、低貿易、低投資、高債務的“四低一高”態勢,經濟復甦勢頭仍然偏弱,國際油價下跌會為全球經濟增添不確定性,美元進入升息週期或將加劇輸入型通縮風險,新興經濟體結構脆弱性或進一步凸顯。但同時,互聯網、新能源、大數據、共享經濟等多點突破與融合,正在孕育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新勢能。身處其中的中國,正值“十三五”開局之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在經濟向新常態轉換的過程中,不能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必須探索宏觀調控的新路徑,創新完善政策工具箱,使經濟發展趨穩和蓄勢。對此,曾培炎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調整經濟考核指揮棒。未來可以考慮將全要素生產率納入關鍵性參考指標,建立GDP增長與全要素生產率並重的雙目標體系,從而跨越全要素生產率下滑的陷阱,充分激發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破解經濟、資源、發展三角的困局。

第二,建立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相平衡的調控模式。“十三五”時期應該把握好總量與結構、需求與供給、短期與長期之間的多重平衡。要扭轉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短板的失衡,在總量需求與總量供給平衡的基礎上加大有效需求與有效供給間的平衡;要著眼長遠,將年度的宏觀調控目標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中,促進短期宏觀調控與長期規劃之間有效銜接,統籌約束目標的年度分解工作;要在做好總量調控的基礎上,加強結構調控、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精準調控、預期調控,推進宏觀調控的科學化和有效性。

第三,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動力和環境。一方面,選準補短板的突破口,實施企業設備升級改造,加大提高技術工藝水平的力度,加快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的進程,增加優質價廉產品的供給,滿足高質量,差別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推進新一輪市場化要素改革,有效降低勞動力、資金、土地、能源、物流等要素成本,通過基礎設施連通與共享經濟發展,加速各類生產要素跨地域、跨部門自由流動;善於運用全球的低成本、高質量要素;健全要素收入的合理分配機制,控制生產、流通、交易成本過快上升。

第四,全面加強對創新和“軟”基礎設施的投入。新常態不是不要投資,而是要高效的、有助於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投資,從人均資本存量看中國目前相當於美國1/5的水平,未來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但需要轉變的是,將原來主要集中於硬件基礎設施方面的“硬”投入,撥出較大比例轉向創新研發、人力資本,重大基礎創新、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產品等方面的“軟”投入。

第五,重視我國經濟政策的外溢效應,主動獲取外部性紅利。當前我國已經從區域性大國邁向全球性大國,“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加入SDR、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多邊規則重建、推動全球價值鏈重構等重大戰略舉措,意味著中國已經更深程度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中國連續多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當前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宏觀調控、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化等問題將會對全球和地區產生越來越大的外溢效應。因此,未來我國需要在規則制定和政策溝通及全球治理方面最大限度地獲取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與合作的收益。即中國在國際合作中不僅要支持國際發展,也要通過發展的過程獲得合理收益,中國在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維護全球經濟穩定的同時,也要為自身獲取外部性紅利作出更大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