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文| 陸林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帶著對784部影視劇的期盼,我們迎來了2019年春交會。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因此,獻禮意味濃重也成為今年春交會的特色之一。

作為近年來影視產業的熱門分類,尤其是在建國、建軍、改革開放節點扎堆的下半年,獻禮劇成為各大平臺排播的必備“菜碼”。

今年的春交會也在會場顯眼位置陳列了70週年推薦劇目。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雖說“獻禮”年年有,但無論是從社會效益還是商業考量來看,業界對獻禮劇的多樣化尤其是年輕化的需求都已日漸迫切。

這種趨勢在今年的推薦劇目中,已經頗為明顯。

相比較過去提筆不離重大事件、偉人事蹟的“獻禮”程式,今年的推薦劇目將更多氣力花在了在舊事中寫新意,於新事中尋傳統。宏大敘事的專業化與類型細分,已成果初顯。

在未來兩到三年的時間裡,獻禮劇的數量和關注度都將順勢上揚。影視Mirror整合已有資料和現場信息,對春交會70週年推薦劇目進行深剖,以期歸納主流敘事的最新發展趨勢,以饗大家。

從刻板印象到內容進化

從201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獻禮劇正在打破以往的刻板印象,以更加容易被人們接受和市場消化的面貌,出現在觀眾面前。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在春交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板塊的推介劇目中,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小人物下的大故事

打破假大空的懸浮現況,最佳手段就是迴歸真實,然而讓現實落地卻並不那麼容易的。

廣電總局近兩年提倡“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電視劇製作原則,也讓以小人物的故事切口,來反應大時代的風雲變幻,成為了獻禮劇在故事創作上的“標配”

已經播畢的《芝麻胡同》便是“以小見大”的典型劇目。

故事圍繞在醬菜鋪和芝麻胡同的一群普通人展開,劇中人物的命運轉折和悲歡離合,演出了老百姓的普通日子和大時代的變革。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而在推介劇目裡,展現改革開放、時代變遷影響下普通人家的奮鬥歷程的《新一年又一年》,講述九十年代初北漂青年生活歷程的《我愛北京天安門》,聚焦軍人家庭的《我在天堂等你》,側面描繪70到90年代家庭關係特點的《有你才有家》等劇皆是以用普通人當做千萬觀眾的縮影,來見證幾十年間的城市變遷、社會發展。

第二是舊人物下的新故事

“講前人之事,動後人之心”,展現時代精神與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同樣也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經典題材。

以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的新文學發展歷程貫穿的《覺醒年代》,主要講述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為首的一批名冠中華的文化大師為理想而燃燒的激情歲月。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其中觀眾們耳熟能詳的“舊人物”,脫離了課本中冷冰冰的偉人形象,以創業時所展現出的奮鬥精神,讓年輕觀眾可通過了解那段不易的歲月,體悟其中的價值。

最後,則是新故事下的傳統內核

雖然當前的獻禮劇,在娛樂外化和市場化的表現形式上較過往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但過去的主流價值觀和傳統文化內核仍然被保留下來,並在題材多樣化的情況下演變成了不同的呈現形式。

例如以以往突出革命先烈戰鬥風采的影視作品,將其內核放在現代背景,進而演變為和平年代下的危機與罪惡,一如展現緝毒警風采的《破冰行動》《不說再見》。

而取材於真實人物和事件的《極限飛行:試飛英雄》可以視為對觀眾所熟悉的主旋律式的“平民英雄”的現代化演變。

從政治任務到專業展現

隨著影視劇創作空間的不斷擴展,即使是這類被賦予了“政治任務”的主旋律影視作品也已經不滿足於單一色彩。

在今年春交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板塊的推介劇目中,對於各個行業縱、橫切面展現的作品,佔據了不少席位。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同其他題材相比,與新中國、改革開放一同成長起來的各行各業,有漫長的時間跨度,在幾代人的命運浮沉中,所展現出的是幾十年間的心路歷程以及行業的變遷。

這些劇帶著真實的歷史痕跡,在時代清晰、行業專業、故事動人的統一大前提下,也往往更易打動人心。

例如《奔騰年代》《風雨中關村》《北京以南》三部作品,以新中國成立、改革放開以來的行業發展為主打,分別在電力機車、中關村創業、中國鐵路與民族工業三大行業領域展開敘事,從不同層面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日新月異的變化和進步,讓觀眾真切體會到改革的意義所在。

與此同時,獻禮劇還同樣呈現出與現代化行業接軌的趨勢。展現新時代更為多元、豐富的行業發展,以及當下年輕群體的新世代面貌同樣是今年推介劇目的一個重要特徵。

如改革開放40年來的新興度假方式為切入點,勾勒出郵輪消費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海洋之城》,聚焦於兒科行業和臨床一線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以造車、賽車、汽車營銷為切入點的《越過山丘》等等劇目,皆以更加具有針對化和專業化的行業展現出新中國時代變化的細微側面。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除此之外,在推介劇目中,也不乏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週年等為主題的影視作品,為明後兩年的重要年份做準備。

比如,《富貴盈門》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時代背景,退伍軍人回村致富的夙願為故事主線,在探索新型鄉村治理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而《我拿什麼奉獻給您》則是以支援西南三線建設展開故事起點,講述西南能源建設大會戰那段轟轟烈烈的時光。

從形態整齊到類型細分

互聯網引領的是消費分級垂直精分,劇本才能魅力增值,觀眾對於虛構類內容的真實性與窺視性在持續上升。”學者冷淞在講到重大題材、主旋律作品如何做到具備當代精神以及如何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時曾提出這樣的觀點。

垂直圈層下的題材細分,讓獻禮劇從意識形態輸出到人群細分的巨大轉變,也有了越來越鮮明的分野,從中摘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無一不有鮮明的個性化元素。

如保留了傳統獻禮元素的《光榮時代》《新世界》《長河落日》《第十團》,在偉光正的旋律之外,更體現在同種題材下的類型細分。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光榮時代》講述建國初期萬象更新背後驚濤駭浪的反特+刑偵故事,以傳統題材嫁接更為流行而新奇的元素,顯然在年輕群體中也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世界》聚焦新中國成立前期的三個異性兄弟在親情、愛情,國家利益、個人信仰面前的選擇;

《長河落日》則首度以國際視野高度還原一系列歷史事件,展現中美雙方並肩作戰的深厚友誼;

而展現革命時期抗戰英雄的《第十團》則是對於傳統題材的進一步深度挖掘。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除此之外,近兩年來隨著年輕群體的逐漸壯大,越來越多的獻禮劇都在努力地向年輕人的文化需求靠攏。

如目前正在熱播的《青春鬥》,超脫於以往青春劇校園戀愛的單一視角,真實展現了一群帶著理想和熱情由校園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的十年青春歷程。

2019春交會.獻禮劇與“小趨勢”:慶祝建國70週年推薦劇目深剖

由胡一天、鍾楚曦出演的《青春須早為》將目光對準了95後的創業歷程,積極體現了少年強則國強的核心精神。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冰糖燉雪梨》則將冰球、速滑等冬奧會項目搬上熒屏,展現新中國年輕人不服輸的體育精神。

類型的細分之下,勢必會讓獻禮劇相比於以往,展現出更長久的生命力。

此次獻禮劇,從題材類型到內容表現形式再到主創陣容,都比以往更豐富多元。想必,未來熒屏將迎來的這場“紅色雨”會比以往更加多彩。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鐵皮小鼓

校對 | 黃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