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都挺好》看到最后,没想到姚晨还玩了把情怀,把观众的关注点直接拉到了沙溢身上,让人怀念起《武林外传》了。不得不说,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爆款频出的同时,在玩“主角梗”的路上也越来越溜了。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馒头君之所以说是“主角梗”,因为在正午阳光的剧中,有时会借主角之口点一下他们自己演过的热播剧。一小段话、一个小场景,或许和正在播的整部剧关联不大,但是却能够让人瞬间想起主角曾经演过的经典角色。通过这种致敬的方式,让人倍感有趣。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都挺好》的结局里姚晨就提到了沙溢。当姚晨和沙溢这两个名字联系到一起的时候,马上就会把观众的记忆拉回那个老白和小郭的虚拟时空中。这种操作方式并不是正午阳光剧中的个例了。比如在口碑剧《琅琊榜》中,胡歌就顺嘴致敬了一把《仙剑奇侠传》。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琅琊榜》中,在夏江把梅长苏抓进悬镜司拷问卫峥去向的那段戏里。梅长苏谎称卫峥已经离开了京城,在他的口中实现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名字叫做李逍遥。这段戏里梅长苏和夏江虽然轻描淡写却实则暗藏杀机,冷不丁的出现这样一个名字,瞬间让人就有些出戏,联想到了胡歌的成名之作《仙剑奇侠传》。这大概是正午阳光“主角梗”玩得很隐蔽的一次,但也被很多观众所津津乐道。毕竟在原著中,这个小人物的名字其实是李逍,所以这绝对是在拍戏时,因为主角是胡歌的缘故而临时改编出来的。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而到了靳东主演的《外科风云》中,在这部剧最后大结局的时候,剧组直接把胡歌拉过来客串了一把。胡歌在剧中客串的角色依然叫胡歌,还声称自己有个哥哥叫胡涂。当胡歌询问靳东是否会招收研究生的时候,靳东直接来了一句:不要叫老师,叫大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玩了一把《伪装者》中的梗,毕竟《外科风云》播出的时候明家三兄弟的热度犹在。而这个情节更有趣的地方在于,胡歌之前明明已经说了自己的哥哥叫胡涂,靳东在玩致敬梗的同时也把自己给装进去了。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到了《都挺好》中,正午阳光又来了这么一回,隐性的将《武林外传》拉出来致敬了一把。可以说正午阳光在玩“主角梗”的路上是越来越溜了。或许以后会看到更多这样的情节,他们在热播剧中埋下一个又一个小彩蛋,让人在发现的时候忍俊不禁。

正午阳光这些年,拍出来的电视剧越来越受欢迎,大有为业界树标杆的架势。像《北平无战事》、《大江大河》这些有着正剧范儿的热播剧,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正午阳光是一个很严肃的团队。而实际上通过这些梗来看,这个团队并没有观众想的那么严肃,他们也有着轻松活泼的一面,也会偶尔抖个让观众莞尔的机灵。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当然,正午阳光这种程度上的梗,只是一种相当隐性的致敬,让观众自己去回味,这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做法。相对而言,那些总是在致敬、情怀和抄袭路上纠缠不清的影视从业者,就真的要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了。

正午阳光的剧之所以能够在电视剧市场上形成如今的口碑效应,那绝对是以质量取胜的典范。在口碑树立的过程中,剧本创作的精良是口碑的基本保障。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在这个动不动就翻牌各种经典剧的年代中,像正午阳光这样瞄准一些优秀的小说作品,将其改编成电视剧的做法,相对来说更容易博得观众的好感。而在电视剧中,诸如“主角梗”这样的操作,在带来话题度的同时,无疑也承担了一定的吸粉作用。这可以说是一种心机,但这一切都处在一种良性的状态。

相比有些影视从业者,通过翻拍乃至打着致敬旗号抄袭的做法,正午阳光无疑变成了某种象征电视剧制作良心级别的符号。

从《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阳光主角梗越玩越溜,这才叫致敬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虽然有时候致敬、情怀和抄袭放在一起很难区分的开,但是诸如《宫锁连城》之类的影视作品,相信观众的心中自有其评判标准。如今影视剧蓬勃发展,影视从业者的收入也变成了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但是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留下来的才最终能够成为金子。

小机灵不可怕,只要有底线有初心就好,相信被吹尽的狂沙不会是这样的有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