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煙、船如織、花爛漫、人慾醉,南宋夏圭柳艇圖中的西湖盛景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局部 立軸 絹本 縱107.2釐米 橫59.3釐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夏圭的生卒年不詳,在南宋寧宗時任畫院待詔,作為宮廷畫家,他這幅立軸為我們再現了當時作為南都臨安西湖邊的春日景色。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局部1 從構圖上看,這幅畫與馬遠的《踏歌圖》有類似之處,在上半段的遠景中,用淡墨染出天空浮動的白雲,與煙霧迷朦中的樹林相接。整體採用平遠的構圖,但又層次分明,具有空間感和真實感。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局部2 在畫面中斷,則描繪了柳堤迴環,樹木疏密有致,與點景的小橋、人物相互呼應,畫面豐富、生動,富有韻律。岸柳,木橋,平渚盡收眼底。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局部3 與馬遠的《踏歌圖》類似,夏圭在畫面下段,描繪了茅舍、酒家和遊船,反映出當時真實的生活場景。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細部1 在對景緻的描繪中,夏圭把握了西湖的一些特點,如煙的楊柳,灼灼的桃花。同時,也對人們的生活場景,有細緻觀察,比堤上的兩部“肩輿”,用簡單的筆觸,卻生動再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細部2 在近景中,湖邊上的房舍和酒肆,都搭建在水面之上,鱗次櫛比,和“肩輿”中出行的遊人一起烘托出西湖春天覆蘇的熱鬧場景。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細部3 與馬遠相比,夏圭對於點景人物的處理顯得不那麼精細,但這正是他的特點:筆簡而形具。馬遠刻意將近景置觀者眼前,所畫人物五官清晰,姿態生動;而夏圭則將景物遠置觀者身外,畫人物僅圈臉勾衣、點簇而成,樓閣隨手勾畫。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細部4 夏圭這種對人物的畫法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這也影響了後來的倪瓚、黃公望和吳鎮等人。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細部5 《成淳臨安志》裡曾描繪說:“自中興以來,衣冠之集,舟車之舍,民物阜蕃,宮室巨麗,尤非昔比。”夏圭此圖,使我們可以結合圖像,感受下當時西湖周邊的繁榮情況。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細部6 夏圭此圖,尤其是下半段對世俗風景的刻畫,脫離了普通風景畫的窠臼,對於我們瞭解700年前杭州的面貌、人們的生活狀態,也具有參考價值。

【每天讀幅經典19】夏圭 西湖柳艇圖 此畫無作者名款,根據圖上鑑藏印和題跋可知,該畫傳至清初為梁清標所得,後入清官,乾隆皇帝在畫上題詩兩次,並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等。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