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近日,杭州日報發佈的一篇文章《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痛打4歲兒子!孩子光腳淋著雨,媽媽崩潰:我該怎麼辦..

.》,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2019年3月2日,凌晨3點左右,杭州某工業園區,在服裝廠上班的年輕單身媽媽王蘭(化名),因為自閉症孩子哭鬧不已,安撫數小時無果後,情緒奔潰,將孩子拉到了馬路邊上,無視旁人的勸解,對孩子進行痛打,甚至在警察介入後,也沒有停手。最後警方只好強制將母子二人分開。

據媽媽玉蘭說,在孩子哭鬧時,她已經好哄了好幾個小時,可孩子就是不聽。她一邊哄孩子,一邊擔心深夜會影響別人休息。聯想到自己單親媽媽又打工又帶娃的委屈,幾近崩潰,索性把孩子拎到一樓,揮手打起來。她下手越重,孩子哭得更響了……

經過勸解後,餘杭公安分局依法對其違法行為作出警告處罰。

但瞭解到王蘭過激行為背後的原因,喬司派出所領導當天向喬司街道相關部門反映,為王蘭申請了民政補助,街道婦聯也表示今後將以“姐妹幫扶”的形式跟這對母子結對,持續給予關心幫助。

繁重的工作任務,經常哭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再加上害怕打擾到周圍的同事的擔心……種種的壓力聚在一起壓垮了孤立無援的新手自閉症媽媽王蘭,甚至讓她說出了“

大不了同歸於盡”的話語。

這位媽媽的經歷讓很多自閉症家長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打罵孩子絕不是解決問題的合適方式,面對工作壓力和教育孩子的雙重重擔,自閉症孩子的媽媽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積極面對?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媽媽是怎樣做的——

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無論如何都要讓孩子上學的明明媽:

每天起床,都告訴自己又是新的一天

明明在四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症,當時他既沒有語言,也完全聽不懂別人說的話,沒有絲毫警惕心和危險意識,總是隨著自己心意四處亂逛。

這樣的明明比普通的孩子要難帶得多,在確診自閉症後,媽媽便辭掉了工作,全身心地照顧明明,既要料理他的生活起居又要陪著他去機構康復訓練。

但明明媽心中有一個堅定目標,那就是:一定要讓明明上學,不能讓他脫離社會。

目標清晰的明明媽,很少會把時間與精力消耗在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明明媽最先想到的都是眼下要如何解決,如何才能更靠近自己的目標。

有時明明在機構中長時間沒有進步,明明媽也會難掩焦慮,在孩子入睡後長聲嘆氣,甚至以淚洗面。可只要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明明媽就會收拾好心情,重新出發。

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明明7歲時“混入”了當地的小學讀一年級,明明能力並不夠好,但因為擔心學校會因為孩子的自閉症而拒絕讓他入學,明明媽沒有向學校說明孩子的情況,也沒有申請陪讀。

可媽媽又擔心明明會在課堂上“搗亂”引起老師的反感,就只好在明明上課時趴在教室窗戶外偷看,一有什麼情況,就把明明及時帶出來。

一天上午,忽然天降大雨,等到中午放學時,明明媽往常回家要走的那條坑坑窪窪的小路已經完全被水淹沒了。

可想到明明吃過午飯,下午2點還要上學,明明媽沒等雨停,騎著自行車帶著他就扎入了雨簾中。

儘管明明媽騎得很小心,可意外還是發生了,轉彎時,她不小心撞到了前面汽車的保險槓,兩人連人帶車一起摔進了泥水裡。

一爬起來,驚魂未定的明明媽就立刻回過頭去看明明,所幸孩子既沒有哭,也沒有受傷,明明媽這才放下心來,在周圍人的提醒下,發現自己的手被劃傷了,血淋淋的,很是嚇人。

在和車主協商解決完車禍事件後,明明媽卻沒有聽從周圍人的建議去醫院包紮,因為這個不愉快的“小插曲”,已經耽擱了不少午休時間。

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她可不想讓明明遲到,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萬一被從學校趕出來,明明媽真不知道要送他去哪裡。

回家的路上,明明媽看著雨中泥濘的小路,她覺得自己和明明的人生也是如此的泥濘難行,但明明媽毫無不猶豫地踏上那條小路,也從沒有在人生的道路上投降。

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脾氣"火爆"的寧寧媽:

一定要給自己留出獨處的時間

“不會讀嗎?教過你幾遍了還不會!”,寧寧媽最近一週都在教寧寧讀繪本故事,可寧寧一遍又一遍地出錯,逐漸消磨掉了寧寧媽所有的耐心,怒火一觸即發。

一旁的寧寧爸感受到了“危險”的氣氛,急忙來接替媽媽的育兒工作,讓媽媽去一旁休息,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

寧寧媽是個火爆的脾氣,假如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寧寧媽就會逐漸變得煩躁,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和效果,所以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寧寧媽就會“忍,硬忍,實在不行換人”。

寧寧媽是教育孩子的主力,但寧寧的爸爸、奶奶、爺爺會輪流“上陣”幫忙教育孩子,分擔寧寧媽的負擔,讓寧寧媽有更多獨處和放鬆精神的時間。

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寧寧媽很同情杭州單親媽媽的處境,寧寧媽覺得無論生活壓力多大,家長們也一定要給自己留出獨處的時間,去和朋友聊會天,看個電影,或者只是聽幾首曲子,喝一杯茶 。

家長可以向家人、朋友求助,每週給自己空出一些喘息時間,也可以送孩子去幼兒園,報興趣班,既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東西,還能讓自己獲得大片的自由時間。

自閉症孩子的干預與康復活動是一場長達一生的馬拉松長跑,假如家長們一直繃緊了自己的神經來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就好像給自己的生活埋下了一顆不定期的情緒炸彈,不知道哪刻它就會突然地爆炸。

家長們只有先安撫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處於積極的狀態才能逐漸將孩子從泥潭裡拉出來,幫助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逐漸走上正軌。

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喜愛交友的楊兒媽:

加入家長組織,尋找同路人


楊兒媽是深圳市四葉草自閉症家長支持中心的副理事長,對於杭州單親媽媽的遭遇,楊兒媽很理解,作為一個剛剛開始與自閉症孩子相處的新手媽媽,要同時面對生活壓力和照顧自閉症孩子兩大難題,情緒就很容易崩潰。

她覺得這位媽媽目前最好是能夠為孩子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安置場所,一方面環境複雜的廠區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安全;另一方面,孩子目前已經四歲了,正處於干預的黃金時期,最好能夠讓孩子去機構接受專業的干預,如果孩子能力好一點的話還可以考慮送去幼兒園和普通孩子一起學習。


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楊兒媽建議新手自閉症媽媽要向當地的家長組織靠攏,和其他家長一起抱團取暖,分享自閉症干預方面的專業訊息和行業內的最新消息。例如小齡自閉症患者憑藉殘疾證每年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津貼,從新聞信息上看,這位媽媽似乎並不知情。

相似狀況的自閉症患者的家長們聚在一起互倒苦水,彼此開解,對於自閉症家長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安慰。而且家長組織一般還會定期組織一些親子活動或家長娛樂活動,對於緩解家長們的精神壓力有很大幫助。


編者後記:


杭州日報的這則新聞,讓小編想起了2018年2月18日,江西南昌一位單親媽媽因為孩子弄丟了5元地鐵票,怒打孩子而上了熱搜的事件。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媽媽為什麼如此狠心?5塊錢很多嗎?

可5塊錢對於那位媽媽來說確實很多。

她離婚了,沒有得到任何撫養費,每個月撫養孩子需要花費1000多,可她一個月的工資卻只有900。

她們真的是狠心的“壞媽媽”嗎?這個問題不能直接蓋棺定論,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也愛著自己的孩子,但生活的壓力讓她們幾近崩潰,從而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光是活著,她們就已經拼盡全力,再加上需要照顧一個自閉症孩子,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打罵孩子顯然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還是一種錯誤、犯法的行為。在情緒崩潰之時,我們要做的應該是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正視面前的難題,尋找出路。

在這方面,“大米和小米”曾經報道的文章,也可以給各位家長提供一些參考:

《曝光一批自閉症父母在日常中的錯誤溝通方式!》

《十餘年為自閉症兒子奔波治療,傾家蕩產後夫妻攜子自殺!》

《一張清單,列好了“孩子確診,家長可以做的事”!》

《孩子被確診自閉症,把我們都變成了堅強的“瘋子”!》

《孩子被確診自閉症後,我是這樣挺過來的!》

《處理壓力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和家長情緒問題做個鬥爭》

大米和小米也一直致力於為各位家長提供最專業、科學的干預支持,並且加緊腳步去往祖國各地,為更多的家長分擔育兒的壓力。

請大家相信所有不能讓我們完全跌倒在地,再也無法起身的挫折,都只會讓我們更加強大。

對於文中媽媽的做法你有什麼建議?

在帶娃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讓人崩潰的事情?

你又是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問題的?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整理 | 梁雨 圖源 | 網絡及杭州日報


微信ID:damihexiaomi2015

凌晨3點,杭州單親母親情緒失控馬路邊痛打4歲自閉症兒子

“大米和小米”起源於原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姜英爽(大米)於2014年創辦的自媒體平臺,專注於自閉症及發育障礙(ASD)領域的科學知識、方法論等傳播。

經數年發展,已成長為融自媒體平臺、線下干預訓練中心、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務、家長線上支持課程平臺等為一體的綜合性ASD兒童支持服務實體。

如果您正在為自閉症兒童尋找科學有效的干預機構或者孩子上學而發愁,這裡有一群譜系資深媽媽和高級老師幫你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