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特点(第一篇)

第一篇人有自尊心

请永远记住:

1、一个人无论是贫民、乞丐,还是富人、贵族,都有自尊心,都由衷希望得到其他人全方位的尊重、重视、信任、赞美、敬佩。

2、一个人看重的事物得到别人的认可、重视,人会变得高兴、快乐;得不到认可、重视,人就会伤心、痛苦;如果被轻视、侮辱,人甚至会愤怒。人一旦伤心、痛苦或者愤怒就会做出冲动的事情,最终害人害己。

3、自尊心强烈的人会产生自负和自卑两种极端的心理。当一个人某项能力远强于别人,内心却得不到克制,会产生自负;当一个人某项能力远弱于别人,内心却得不到充实,会出现自卑。自负会令人骄傲,自卑会让人自暴自弃。二者皆蛊惑人心,令人失去理智。

4、人每完成一项自己重视的事物,都会有成就感,成就感会让人得到心理的安慰,会让人变得快乐。完不成,就会失落、伤心,会质疑自己,甚至怨天尤人。

案例1:唐代奸相李林甫没有什么才华,靠溜须拍马逢迎唐玄宗上位。有一次他主持科举考试,发现考生中有许多才华横溢之辈(如著名诗人高适、元结),他拍马不及,担心这些人录用后会威胁自己地位,于是这一次科举他一个考生都没有录用,汇报到唐玄宗处,唐玄宗很奇怪。不过唐玄宗发怒前,李林甫已不慌不忙解释说:“由于陛下圣明如古时圣贤尧舜禹,才华之辈争拥来效力,天底下所有的贤士都已经聚集在陛下身边,民间再也没有遗漏的贤人了。”唐玄宗听到李林甫将自己比喻成尧舜禹,心花怒放,夸赞李林甫几句,就没在追究科举的事情。就这样,数千学子前程被李林甫嫉贤妒能的狭隘心胸断送,也造成唐帝国因此丧失无数的报国贤人。

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荒谬绝伦,可是英明开创开元盛世如唐玄宗在李林甫厚颜无耻地赞美下,源于人渴望别人赞美的自尊心,完全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轻信弄言,并不对李林甫设戒心,导致李林甫肆无忌惮操弄朝政,将鼎盛的唐帝国搞得乌烟瘴气,最终还酿成安史之乱。

案例2:汉末奸雄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将汉末第一猛将吕布收归麾下,权势熏天,汉末诸侯无人可及。但是他虽看重吕布的武勇,经常召他护卫在旁,却经常因为小事打骂吕布,几次甚至用手戟投掷,差点当场将吕布格杀。吕布畏于董卓权势,几次三番被侮辱,表面虽不敢反抗,心中怨恨不已。他听说王允密谋对付董卓,于是主动前往告董卓的状。王允定下计策,让吕布造反。吕布开始还犹豫,王允说道:“将军忠诚于董卓,董卓却何曾把将军当成人对待呢?”这句话深深刺痛吕布内心自尊,旋即答应王允,依照计策回去就手刃了董卓。

董卓一世枭雄,汉末十几路诸侯,几十万大军都没有能将他击败,最终却死在心腹爱将手里,他至死恐怕都想不到不仅他有自尊心,吕布也有。他只顾自己痛快,发脾气的时候完全不顾及属下的感受,伤害属下自尊,最终酿成杀身之祸,也是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